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对策。
穆春江独自发了一会呆,有点想明白了,就算是长平公主把藏宝地点记录在了日记本上,她也不会傻到原封不动的直接写下来,虽然她不懂得密语,但完全可以比较含蓄的把最有价值的线索隐藏在字里行间,所以,要想有突破性的发现,必须要认认真真的通读这本日记,只是草草的翻一遍就想要得到重大发现确实不太可能,反正传说中的这本陪葬书籍已经在自己手里,拿回去后慢慢研究,总算还有希望,况且,直到现在,自己和吴俊也没有损失什么,大可不必愁眉苦脸。
想通了,穆春江的心境平静了许多,皱着的眉头疏展开来,他把日记本重新装回到樟木盒子里,往怀里一揣,见吴俊和大头正站在坑边冲着里面指指点点、交头接耳,于是也走了过去,站在吴俊的身旁询问道:“聊什么呢?”
吴俊看了眼穆春江,见他不再象刚才那么沮丧,自己的心里也踏实了一些,他指着墓室,跟穆春江说道:“是这样啦,我有一个打算,想听听你们两个的意见。既然古墓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我们不如把在工地上发现古墓的事情报告给市文物局,如果这个古墓对于研究历史有很大的价值,说不准文物局还会奖励我们的!你们说这样好不好?”
大头首先抵触,“告诉他们丫的干嘛呀?这事儿你一汇报,文物局立马就得来人把这里给封存了!所有施工作业全都得停止!哪天开工可就是他们说了算了,这可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工期!要是再倒霉,这个古墓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市里来个通知,停工!写字楼改博物馆!弄得跟他妈兵马俑似的,咱们可就全完了!”
穆春江和吴俊对望了一眼,觉得大头讲得头头是道,看来他的大脑袋里装的还不全是“草”,大头所说不无道理,可是建筑业有明文规定,甭管是在施工现场发现了古墓、文物,还是炮弹、枪支,都必须保护现场,在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这么大一个墓**放在这里,想要掩人耳目肯定是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一味的掩盖真相,真要是让政府部门找到了自己,那么事情就变得严重了,工期不仅同样被耽误,巨额罚款也还要承受,日子不好过啊……
三个人蹲坐在土坑旁,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商量起来。经过一番利弊的权衡,最终三个人达成一致意见:上报文物局!
顶风作案不值当,原本买下这块地就是为了发掘这本古书,既然已经得手,其它的一切事情完全按照章程照办就是,就算是由此给公司造成了损失,想必国家政府机关也会给予一定补偿的,自家的公司刚刚成立,承接的第一个项目还是规规矩矩的做比较好,免得被曾经落败的竞争对手抓住把柄,将自家置于死地。
事不宜迟,既然已经达成了一致,再拖着也没什么意义,于是三人分了一下工,由大头和吴俊在现场看守着古墓,穆春江驱车前往市文物局报告。
文物局对此事高度重视,这也要源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如果是在文革期间,别说是发现了个古墓,就是谁家有什么古香古色点的东西都得被“红卫兵”土匪般连砸带摔的毁掉,美其名曰“破四旧”,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些古物不仅不是“四旧”,而且还是研究、商业价值极高的文物,毁坏文物无异于毁坏历史,而保护文物才是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公民应当履行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文物局领导当即派了几名经验丰富的文物专家,跟随着穆春江一起赶到了广安门外的工地,仅仅经过初步研究后,结论就被确定:这是明末清初崇祯黄帝的女儿长平公主的墓葬!取证很简单,墓室四壁的青石上篆书着墓志铭,以悼念的方式对长平公主的生平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大头下去的时候只顾查看是否有金银财宝,对石壁上的字视而不见,所以才会一无所获。
正如三人所推测,文物局当即对古墓进行了封存,请当地公安部门配合,二十四小时对墓坑进行守护,下一步的抢救性发掘以及是否在此修建博物馆,须经文物局研究上报中央后决定。其间,文物局的专家询问了穆春江一个问题:为什么整个工地上没有一个坑,而单单长平公主墓这里被挖出了一个大坑?这是巧合,还有有意的行为?
哥仨早就知道文物局一定会提出这个问题,于是按照商量好的口供予以回答:昨夜三人在工地赏月时,忽见一颗流星划过天际,一物坠落此地,砸出了一个小坑,三人不知此究竟何物,于是今晨找来挖土机,试图将此物挖出,不想,天空坠落之物没有发现,倒是挖出了一个古墓,出于对国家文物的保护意识,三人迅速将工人放假休息,以免发生哄抢古墓文物的事件发生,而后迅速通知文物局,这是不是冥冥中的一种天意,还是传说中的天煞星下凡?究竟如何解释,还请文物局的专家予以澄清……于是穆春江把“千古之谜”推回给了文物局专家。
如此神神叨叨的事,文物局的专家不敢全信,也不敢不信,对于穆春江提出的“千古之谜”更是无从解释,只说是让他们不要迷信,要相信科学,一切答案等到古墓被完全发掘出来的时候,自然就会得到解决,而后文物局专家对于三人保护国家文物的高度意识予以了表扬,还声称如果古墓的科研价值很大,会向上级申请给予三个人特别奖励,现在,还是请三位也离开古墓现场,免得影响专家们的工作……
就这样,穆春江、吴俊、大头被请出了工地,究竟何时可以再次开工不得而知,只能等候文物局的通知,三人无所事事,开着车回了公司,是否可以在广安门外这块土地上继续完成宏伟的、现代化的写字楼项目前途未扑,三个人都变得有些闷闷不乐,通知公司员工和施工方负责人:暂时停工,回家休息,养精续锐,以备后战。
穆春江和吴俊分手后,揣着樟木盒子回到了住处,他准备利用这几天空闲时间,好好的研究一下长平公主的这本日记,说不准在日记里的某个字里行间,隐藏着埋藏明代宝藏地点的重要线索,千辛万苦的找寻出了这本日记,自己一定得好好的研究,嫌麻烦自此放弃可不是自己一贯的行事风格。
第九十六章 期房
长平公主没有养成每天记日记的习惯——这是穆春江经过两天的研习后得出的第一个结论。
这个结论下起来还是比较容易,只要看一下每篇日记不连续的日期就可以得出,之所以花了两天的功夫才得出了这么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究其原因,是因为其它的结论实在是没什么可下的,里面的内容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长平公主去昭仁殿逗她的妹妹昭仁公主玩啦,长平公主的哥哥朱慈烺来寿宁宫看望她啦,长平公主的爸爸送给她一件礼物啦,长平公主的某个侍女不小心打坏了东西挨骂啦……总之,看得穆春江直想睡觉,不停的在心里琢磨:按说古代皇宫里的烂事不少啊,长平公主怎么就不能记录下一两件让自己看上去感兴趣的事儿呢?谁和谁通奸了或是钩心斗角的战斗了一番都行啊,怎么偏偏弄了这么些芝麻小事的跟这起腻,看这本“古书”索然无味,要是能写成《金瓶梅》那样嘛,也还看得过去……
实际上穆春江心里也清楚,日记前面的内容都是长平公主小时候发生的事情,一个小女孩能记录些什么?可不也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吗,要想看出点内容,得往后面翻,等长平公主长大了,尤其是在国破家亡之后,矛盾冲突才会剧烈起来,可是前面的内容他不能放弃,要调查取证,就必须踏下心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所以尽管觉得无聊,他还是耐着心的一页一页速度极慢的反复阅读,生怕由于自己的疏忽而遗漏了重要线索,这样一来,两天的时间他也就只能得出上述唯一的一个没什么大用的结论。
工地被封存后的第三天,在旭日公司里留守的大头接到市文物局的电话,喜获佳音:经过文物局专家的充分调查、研究,长平公主墓的发现对于研究明末历史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由于公主墓已经被严重损坏,在此重建墓**、修建博物馆的意义已经不是很大,经过多方论证,抢救性发掘迫在眉睫,初步估算,耗时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一个月之后,工地可以重新施工,在此期间,旭日公司可以把工程的其它项目提前进行,以免延误工期,对于发掘工作给旭日公司带来的诸多不便,还请公司领导予以谅解,另外,由于古墓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市文物局已经向上级单位提交了奖励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