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海洋-第9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新德里,戚凯威的部署给了牧浩洋很大的协助。
面对几十名印度各地的代表,牧浩洋明确提出,队的目的是推翻印度前政权,在印度建立一个能够和平共处的新政权,许诺在战争结束后进行大选,并且协助印度进行战后重建。
当时,牧浩洋还明确提到,绝对不允许任何邦与任何部族闹**。
这个时候,戚凯威的部署挥了作用,因为闹**的不是印度西北地区的省份,而是东北地区的阿萨姆邦。
说得间接一点,牧浩洋的许诺足以让印度人相信,中国不但不会分割印度,还会保持印度的完整性,并且会打击印度的分裂势力。这样一来,等于拉拢了那些还有所猜疑的印度部族领袖。
现实上,印度各个部族最关怀的就是国家的完整性。
毫无疑问,一个分裂的印度,根本没有成为大国的基础,而对于已经存在了一个世纪的印度来说,分裂肯定无法让人接受。
安抚了印度部族领袖后,牧浩洋提出了要求,即各个地方临时政府、以及各个部族必须在战争时期担负起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社会秩序的重任,印度的未来属于印度人,队不会长期占领印度,因而任何破坏社会稳定的行为,只会给印度人形成伤害,丧失的是印度的利益。
能够说,牧浩洋在新德里的活动,取得了严峻收获。
四月九日,在各个地方政府代表到达之后,印度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由前新德里市长贾马兰担任临时总理。同时成立的,还有内政部、警察总署、治安部队总司令、公共事务部等几个政府机构。
临时中央政府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恢复新德里的秩序,修复损坏的公共基础设备。
对印度民众,特别是新德里的居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因为这不但意味着将电力、自来水、煤气等生活资源将恢复供应,还意味着医院、学校等服务性公共设备将恢复运转,更意味着成千上万的印度人能够获得工作机会,也就能够通过劳动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
当时,印度临时中央政府的第一批公共项目就需要招募十五万工人。
这就意味着,将有大约一百万印度人能够获得比配给还要多的生活物资,而这些人产生的消费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现实上,这已经是在战后重建了。
只是,当时为印度的基础工程买单的不是临时中央政府,而是占领军,支付的也不是现金,而是拿到配给点兑换物资的军用券。当然,这笔账最终还是得由印度当局偿还,只是要等到战争结束之后。
同样的措施,在占领区内的其他城市也相继开始推广。
结束战争状况,进行战后重建的最好办法,就是创造工作机会,让遭到战争惊吓的平民百姓能够获得谋生方式。不管怎么说,占领军提供的配给,只能维持基本生存,而任何人都有改善生活条件的愿望。
只需能够将这个愿望调动起来,就能使占领区内的印度人看到希望。
有了希望,也就有了未来。
只是,由此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即印度的物资供应远远跟不上消耗,而占领区又远离港口。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物资运送的问题又浮上了水面。
要想处理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控制更多的铁路线,特别是铁路干线,把铁路的运输能力挥出来。
四月十日,牧浩洋飞到了昆明。
他没有阻止戚凯威在东线动进攻,只是要求戚凯威调整西线的作战部署,即第十三集团军不再向东推进,攻占恒河平原的作战行动由第四十二集团军负责,第十三集团军则南下扫荡德干高原。
当时,牧浩洋提出了一个明确目的:尽快攻占孟买。
虽然孟买是印度的第一大城市,人口过二千四百万,而大孟买地区的人口总量更是在七千万以上,但是孟买也是印度最大的港口城市,拥有一座年吞吐能力过两亿吨的大型商港,还有印度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更重要的是,孟买是印度西海岸地区的铁路、公路与航运枢纽中心。
如果能够夺取孟买,就能处理海运难题,也能处理铁路运输难题。
当然,前提是控制从孟买到新德里的几条铁路干线。
以孟买港的吞吐能力,以及铁路干线的运输能力,足以处理新德里、乃至整个印度西北部地区的物资运输问题。
问题是,要想迅攻占孟买,陆军肯定办不到。
四月十日的时候,第十三集团军还在斋蒲尔附近,而且主力部队已经在新德里东南的阿里格尔集结,正准备按照戚凯威的部署沿恒河而下,赶在第四十二集团军与第十五空降集团军之前扫荡恒河平原。
如此一来,最快也要到四月十二日,第十三集团军才能全部转移到斋蒲尔。
问题是,斋蒲尔离孟买差不多有八百公里,行军里程在一千四百公里以上,期间三分之二的地区在印军控制之中。
虽然巴军离孟买更近,但是其主要任务是攻占卡奇地区。
明显,在占领卡奇地区之前,巴军不会进军孟买。
这样一来,能够调动的就只有之前在肯帕德湾登陆的两个陆战师了。
能够说,牧浩洋来得非常及时。在戚凯威提出问题之后,他就立即联系了庞跃龙,让两个陆战师留在肯帕德湾附近。
问题是,这样一来,能够用在恒河河口地区的就只有两个陆战师了。
只有把登陆战役推迟到四月底,才有可能获得另外两个陆战师。在此之前,庞跃龙手里只有两个能够调动的陆战师。
面对这个问题,唯一的处理办法就是推迟登陆作战时间。
当然,用不着等到四月底,只需陆军在印度东北部地区取得严峻胜利,把印军主力吸引了过去,或者站稳了脚跟,陆战队就能在恒河河口地区上岸。按照戚凯威的许诺,大概在四月下旬就能达到这个目的。
可是即便如此,也得考虑为陆军处理后勤保障的难题。
在跟黄瀚林通了电话#39;》,获得了元的授权之后,牧浩洋在四月十日夜间飞往孟买,亲身找到孟加拉国国防军总参谋长,希望孟加拉国能够提前开放港口与铁路线,并且在后勤保障上给予支持。要知道,在此之前,孟加拉国只许诺,在队攻占印度东北地区、或者在恒河河口登陆之后,才正式参战。孟加拉国这么做,也主要出于安全考虑,即印度军队很有可能主动攻入孟加拉国境内。
为此,牧浩洋不得不做出保证,而且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保证。
按照他的许诺,只需孟加拉国开放港口与铁路线,中国就会派遣第十五空降集团军的部分部队进驻孟加拉国西部与北部地区,建立一道面向印度的战略防线,并且派舰队进入孟加拉湾。
到此,戚凯威制订的作战计划完全变了样。
第一百零八章因势利导
第一百零八章因势利导T!~!
..
第一百一十章 败局已定
第一百一十章败局已定
其实,打到四月二十三日,第三陆战师攻入孟买时,这场战争就没有什么悬念了。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
在新德里沦陷后,印军士气一落千丈,即便不考虑装备上的差距,印军官兵也没有信心击败队。
当时,印军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打,而是如何稳定军心。
根据中国国防部在战后公布的一份调查演讲,在四月二十日之前,在没有交战的情况下向队投降的印军官兵就过了十五万,大部分都是逃兵,而且这些官兵大多来自印度西北地区。
现实上,印军的情况比此严峻得多。
为了稳定军心,印军在三月底就把宪兵派往各个营级部队,授权宪兵能够在未审判的情况下枪决逃兵。虽然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是根据一些学者统计,印度在战争期间至少枪决了数千名逃兵。
问题是,这么做根本没有用。
高压措施能够阻止部分士兵逃亡,却不能提升士气。更重要的是,宪兵不可能随时都跟在军人身后。
在前线地区,一些部队以至有半数以上的官兵当了逃兵。
间接向队投降的只是少数,大部分逃兵都藏在民间,有的还想方设法的返回了占领区内的故乡。
到了四月下旬,印军不得不施行愈加严厉的军法来整顿军纪。
当时,印军总参谋长明确要求宪兵看好基层军官,并且采用连坐制度,即各级军官都得为下级部队负责。说得间接一点,如果班长当了逃兵、排长就得负责,如果排长逃跑、连长就得负责。
如此严厉的措施,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到四月下旬,印军逃兵的数量大大减少。
可由此导致的问题是,士气愈加一蹶不振。
比如在孟买的战斗中,很多印军根本没有用心作战,一些士兵以至躲在战壕与工事里面不肯出去。
打到这个地步,印度不败才是怪事。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牧浩洋坚持己见,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