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攻打伏尔加格勒的战斗并没有因为兵力充足而变得易如反掌。
至少在,一月下旬,这场会战打得极为艰苦,差点演变成为一场导致中国陆军遭遇初次惨败的灾难。
第一百七十七章大兵压境
第一百七十七章大兵压境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T!~!
..
第一百七十八章 进攻心切
第一百七十八章进攻心切
问题就出在原本应该由第三十九集团军担纲的南方集团军群这边。大文学
从三个集团军群的组成结构上就看得出来,魏成龙尽量让一个甲类集团军与两个同番号的乙类集团军在同一个方向上作战,以此加强各集团军的协作能力,并且确保甲类集团军在集团军群中的地位。可是在南方集团军群中,充当主力的是第四十二集团军,协助的则是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一三九集团军,而不是第一四二集团军与第二四二集团军,因而在协作上肯定存在问题。
这还不是能够忽略的小问题。
要知道,在集团军群中,最高指挥官就是甲类集团军司令,而南方集团军群有两个甲类集团军,因而有两名最高指挥官。虽然魏成龙已经做了安排,即由第四十二集团军司令全权指挥,但是间接协助的集团军是第一三九集团军,而该集团军司令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前任参谋长。
由此导致的问题就是,第三十九集团军司令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
在作战上,这个问题很快就暴露了出来。
后来,有人认为魏成龙把第三十九集团军撤下来是非常不明智的安排,因为这会导致前线作战混乱。
只是,以当时的情况,这恐怕是魏成龙能够做出的最好的安排了。
原因很简单:南方集团军群的作战任务最重。
如果有充足的时间,魏成龙会把第四十二集团军、第一四二集团军与第二四二集团军全部派上去。即便再给他几天时间,比如在一月底才发动进攻,他也能让中央集团军群与南方集团军群对调。
可惜的是,魏成龙没有这么多的时间。
如果让第三十九集团军在前线打主力,魏成龙肯定得担心,这支状态不佳的集团军无法承担起最为沉重的作战任务。大文学
现实上,随后的战斗就证明了他的判断。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魏成龙只能让第四十二集团军上去顶替第三十九集团军。
那么,南方集团军群的任务为什么会最重呢?
原因就是:在该方向上,南方集团军群需要应付来自三个方向上的敌人,得同时在三条战线上作战。
这一点,在魏成龙的部署上也反应了出来,即第二梯队的五个集团军中,有三个部署在阿斯特拉罕方向上,而另外两个方向上只有一个集团军充当总预备队,预备兵力仅为南方集团军的三分之一。
现实上,这个部署,最终改变了这场会战的结果。
当然,在会战初期,还轮不到总预备队上阵。
战役打响之后,中央集团军群的主要任务是强攻伏尔加格勒,把俄军的伏尔加方面军限制在主要战场上,并且设法迫使撤离到伏尔加河西岸的美军向伏尔加格勒运动,在这里跟中央集团军群打消耗战。北方集团军群的主要任务是在萨拉托夫方向上展开,防止俄军攻击队的右翼战线,并且面对随时有可能南下的乌里扬诺夫斯克方面军与乌拉尔方面军,在战线北方建立起一道防线。真正的主攻方向在南面,即从已经控制了的阿斯特拉罕向西发起进攻。
按照魏成龙的部署,南方集团军群将首先沿着公路,向埃利斯塔进军,然后向斯塔夫罗波尔推进,争取在二月上旬攻占克拉斯诺达尔,到达黑海北岸,控制黑海地区最大的港口新罗西斯克。完成这个任务后,第四十二集团军将挥师北上,攻打罗斯托夫,对守卫伏尔加格勒的美俄联军进行战略包抄,争取在二月底攻占米列罗沃,然后从西往东进军,完成对伏尔加格勒的包围行动。在此期间,第一三九集团军将留在克拉斯诺达尔与新罗西斯克,在支持第四十二集团军的同时,面向南面展开,第三十九集团军则将在适当的时候,从阿斯特拉罕与斯塔夫罗波尔南先,攻占高加索山脉以北地区,特别是马哈奇卡拉、格罗兹尼、矿水城与涅温诺梅斯克等交通枢纽城市,切断南高加索地区美俄联军的退路,完成对高加索地区的战略包围行动。大文学
其实,这不是魏成龙的计划,而是戚凯威的计划。
在最初的战争计划中,戚凯威就明确提到,在渡过伏尔加河之后,将首先对付高加索地区的美俄联军,解除伊朗遭到的战略要挟,最终迫使美俄联军从伊朗撤军,然后再挥师攻打莫斯科。
明显,魏成龙只是在执行戚凯威制订好的作战计划。
问题是,在决定提前攻打伏尔加格勒的时候,戚凯威已经放弃了这个计划,只是要求堵住高加索地区的美俄联军,而没有要求歼灭这股敌人,他的企图是把主力放在北面,为进军莫斯科做准备。
可见,中国陆军的两位高级将领都在进攻战略上存在分歧。
至于基层部队,就愈加不说了。
更要命的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司令官玉廷罡少将是戚凯威任命的,而且在担任集团军司令之前是戚凯威手下的作战参谋。
不可否认,玉廷罡是一员战将,而且很有头脑,可他却对戚凯威忠心耿耿。
玉廷罡与戚凯威的关系,使魏成龙在制订进攻方案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即没有明确规定第三十九集团军南下的确切时间,只用了“适当的时候”代指,而这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一月二十日清晨,气温回升后,地面进攻正式开始。
北面,战斗打得非常顺利,在第六十五集团军的率领下,三个集团军在当天就控制住了战线,并且开始构筑横向长度超过五百公里、纵深达到一百五十公里的防区,做好了应对俄军战略反扑的准备。
必须承认,第六十五集团军非常善于在较大的战场范畴内作战。
别忘了,在调派过来之前,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一六五集团军在远东作战,而且是在最偏远的地区活动。
随后,北方集团军群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战场中央,第三十八集团军率领的中央集团军群打得非常勇猛,仅用了两天时间就打到了伏尔加格勒,控制了列宁斯克与伏尔加斯基,把美俄联军赶到了伏尔加河西岸,提前三天完成了既定的作战计划。
这个时候,中央集团军群应该停下来,等到一月二十六日再发动进攻。
要知道,如此大规模的会战,每一个集团军群都只是会战的一部分,都应该严格按照作战计划行动。不按计划行动,不管是延迟、还是提前,都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改变战场局势。
到一月二十二日,南方集团军群只推进了不到两百公里,还没有到达埃利斯塔。
按照计划,中央集团军群应该在南方集团军群攻占了埃利斯塔之后,再向伏尔加河西岸进军,以此对美俄联军形成两线压力,让美俄联军无法同时在两条主要战线上作战,从而获得歼灭美俄联军的机会。
现实上,在这个时候,作战计划分成了两个部分。
一是美俄联军死守伏尔加河,南方集团军群将加快推进速度,争取尽快攻占至关重要的斯塔夫罗波尔,在这里歼灭美俄联军的主力部队,再向克拉斯诺达尔进军,而中央集团军群要到这个时候才应该以攻占伏尔加格勒为主要目的,并且在机会成熟之后,围歼伏尔加格勒守军。
二是美俄联军向南驰援,南方集团军群则将放慢进攻速度,中央集团军群则应该在这个时候至少派遣一个集团军从阿赫图宾斯苛渡过伏尔加河,攻击美俄联军左翼,配合南方集团军群在埃利斯塔北面打一场围歼战,然后单独围攻伏尔加格勒。到此,南方集团军群再向斯塔夫罗波尔推进。
由此可见,不管出现哪种情况,只需两个集团军群按计划行动,结果都不会差。
问题是,中央集团军群提前三天发动了攻打伏尔加格勒的作战行动,使得整个战局都发生了变化。
当时,指挥美俄联军作战的不是诺日罗夫,而是布鲁希洛夫。
受哈萨克斯坦会战惨败影响,诺日罗夫回到莫斯科,去修复他与俄罗斯总统之间的信任裂痕。虽然他的努力产生了作用,俄罗斯总统依然认为他才是俄罗斯的救星,但是在远离前线的莫斯科,诺日罗夫发挥不了影响力。
布鲁希洛夫没有返回莫斯科,而是留在沃罗列日。
一月十九日,布鲁希洛夫还去过伏尔加格勒,只是在当天傍晚就离开了。
当时,布鲁希洛夫就意识到,队很有可能立即发动进攻,而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队要到二月份才会再次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