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雄见大家对他的伟论不感冒,就先不提那个。
“这个似乎不必担心,徐晃将军若移军咸阳,可与郿坞相呼应,加之裴元绍将军的野军可收奇兵之效,主公大可安心!”郭嘉说道:“主公藏兵于野的方式可谓是令人大开眼界,不单是可随时断敌军之粮道,奇袭,截其信使使之鼓励。倘使用在攻城战上,即便是兵力不敌离城撤走,只要藏若干死士于城中百姓间,亦同样可趁敌人疏忽之时大收奇效。”
华雄点头道:“这样倒也是不错!那说说天下战略吧!如今咱们要做的,一则是照计划进行,二则防备袁绍和曹操这两只老虎乱咬人,所以必须和其中一家交好,袁绍势大。加上好对方,咱们这回接待袁绍的时候不妨制造些小道消息给袁绍,让袁绍对曹操多点嫌隙,激化他们地矛盾,这个要好好想想什么样的小道消息能激起袁绍对曹操的敌意。”
华雄继续说道:“其三呢就是咱们现在得规划后今后的大势和方向,我方占了长安,得了雍州一地后,现在的皇帝照我的估计会去洛阳。过段日子还是会被别人迎去。至于是谁。我们不管。另立新君是我们预定的对策,至于你们担心的一个正统问题,不用担心,我给你们看一样东西!”
说完华雄打开任红昌带来地箱子,从里面取出硕大而沉重地传国玉玺,天子六印,其中以传国玉玺最重最大。非到立太子传位之类地大事而不用。
也不知道是传说还是史料,据说传国玉玺就是当年的和氏璧,乃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称帝时将其铸造成传国玉玺,后来也就成为皇权的象征。
过去的华雄只在一些图片中见过,而如今的华雄将其自洛阳偷来,本来只是抱着新奇的想法留做纪念,可时至今日,这玩意却能为他带来巨大的作用。
大家看到传国玉玺。一时间还没认出是什么样地印。只觉得军中印绶似没有如此大,等到华雄将玉玺用双手托起,沾了朱砂后在地图上长安这一带盖上去。顿时一个清晰的传国玉玺图样出现在地图上。
“这——这是——”郭嘉见到这图案,神色微微一凛,眉头蹙起,仔细地观察起来,随即略显惊讶地说道:“这似乎是传——传国玉玺?”
探问的口气,大家的目光都看着华雄,等待他的答复,似乎想不明白传国玉玺怎么会在华雄手里,要不是他们都知道华雄的底细,恐怕会直接跪下来三呼万岁,传国玉玺的象征就如同铁铮铮的皇帝坐在眼前一样,皇帝轮流坐,天子六印也是偶有更换,但其中唯有传国玉玺是从无变更地。
华雄说道:“有传国玉玺,咱们地皇帝就有足够的说服力,谁要说他迎的是流走地原皇帝,可以,把皇帝带到咱们的地方对质,光靠嘴皮子说没用,或是拿印玺证明。不过到了咱们的地盘,咱们的皇帝就能给对方安一个冒充的罪名,大军杀之,我想没人会那么笨地把皇帝迎回去又送到咱们地盘上对质!那皇帝之争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说先帝死了,有人说先帝没死,到时候就是国有二君,皇帝的作用就被大大冲散。”
郭嘉忽然面带疑惑地说道:“主公,这传国玉玺——可是真的?怎地会在主公手上?”
华雄笑道:“当然是真的,这么大一块玉石又哪是随便可以仿造的!至于怎么会在我手里,这个就不用深究了,因为所以,不说也可以!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怎么样?有了这东西,立新君还有问题吗?”
陈宫和郭嘉同时摇头,在他们心里都是为华雄的话汗颜几分,互望一眼,同时思忖道:“有传国玉玺,就是在赶皇帝时造个假诏说皇帝禅位于你都可以了,更何况另立新君!”
华雄颌首道:“那就好!如今雍州这一片土地没意外是手到擒来,可天下大势却还未定,咱们可不能在占了这块土地后安心发展内政,打算和对手拼国力!一定要谋划天下,谋定而后动。”
开玩笑,关中之地再怎么也没中原之地人才多,三国鼎立后,大家就一直拼国力,可是蜀汉也好,东吴也好,加起来也拼不过魏国的国力以及后继人才,最后被灭,即使蜀国有千古智
亮,但正所谓人力有限,单他一个人要管一个不容易就十分困难了,更别说要逐鹿中原,他毕竟不是神嘛!
自己是有班底了,三大牛谋在手,超级武将为辅,可要是只顾发展内政,时间拖下去,三国牛人辈出,曹操一安定下来拉到的人才越来越多,自己能不能拼赢实在是个大问号。
知道天下大势,又晓得地图和各方势力扩张的主要方向,不算计一下那就太不象话了。
陈宫和郭嘉顿时陷入沉思起来,战略大计即便是他们这样的牛人也无法说出就出的,天晓得诸葛亮地三分天下酝酿了多久才从娘胎里爬出来见刘备。更何况华雄所说的形势他们还无法完全消化。
华雄也不催促,他也知道这种事急不来,这时陈宫说道:“主公,自主公前番与宫说了此事,宫便一直暗暗思索,但此事牵连着实太大,若是要先期谋划,太多难以预料之数让人无法提前定下对策!不过如主公所说。既然知晓大势。就不能坐观敌人成长。以宫所想,虽无确切大计,却可知我方当为之事乃遏止敌人势头,其中尤以曹操为最!”
“想法应该是这样,不过如何去做才是关键啊!”华雄看着陈宫说道,心中颇觉庆幸,自己手下有陈宫这么一个和曹操打了死结。也在历史上多番胜曹操的战术的人着实是不错,天下诸侯在他眼中,就一个曹操最难搞而已。
事实也的确如此,中原诸侯,就只有袁绍和曹操有一拼之力,可最后还是被曹操以少胜多,打了一个漂亮的官渡之战,自那之后。三国鼎立就形成了。
要不是赤壁之战被钻空子成长起来的东吴结合诸葛亮在内一堆牛人算计。而那个时候曹操当时手下能与卧龙凤雏周郎媲美的牛人不是不熟水战就是不完全忠于曹操。
两荀是不熟水战地,同样在算计人心上欠缺点功力,对年轻一辈地牛人也不太了解。
而贾诩因为明哲保身地原则。自知不是曹操的原始班底,韬光养晦,少献谋决,暗藏锋芒,自然对赤壁之战的帮助也不大,而且他一辈子这样下去,虽然是明哲保身地得到善终,却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他的才能无法如郭嘉般大放异彩。
至于那个徐庶就更不用说了,终身不献一计,就算是看出点什么来,也不可能告诉曹操。
赤壁之战曹操几乎没牛人可与敌人对抗,最后落得个败局,若不是这样,三国鼎立的局面绝对撑不了几年,痴人说梦而已,而且那时候刘备还仅仅是借荆州而已。
可即使这样,魏国依然是三国里最强的一国,由此可见曹操手下能人之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并非是空谈啊!
陈宫说道:“若我方得了雍州之地,虽然有洛阳百里之隔,但曹操恐怕还是会对我方有所顾忌,有道是先下手为强,三分豫州以压制曹操是势在必行!如此一来,曹操便是四面环敌,袁绍以并冀青幽四周挡住曹操的东北二向,而我方以雍凉二州及部分豫州之地遏止住西南二向,袁术则在东南方,可谓是四面楚歌。”
华雄闻言眉头微微一锁,嘀咕道:“三分豫州倒是可行!可是这样一来曹操必然会结合两袁之一,想要和咱们达到平衡,那咱们就拉拢袁绍?”
陈宫笑道:“这是自然,可不管曹操如何,袁绍只要想南侵,就必然要与曹操开战,曹操与袁绍地平静只不过是暂时的!而袁氏兄弟不和,咱们只要对袁绍许诺全力自豫州对付袁术,袁绍必然全力进攻曹操,而我军只要在南方对曹操予以牵制,则曹操必败无疑。”
华雄眼前一亮,暗自思忖道:“对啊!袁术那家伙虽然拥兵二十余万,但手下可说一个能人都没,刘备当年领五万兵就把称帝的袁术给干掉了,自己手下总不可能连刘备也不如,对付袁术那根本就是青菜豆腐,小菜一碟!只要自己占了豫州这一块无主之地,钳制住曹操的南方发展,当初险胜袁绍的曹操现在敢不敢和袁绍开战都是个问题!可开战不开战由不得曹操,他占的地盘挡住了袁绍的南面,袁绍绝对不会和他握手言和!”
想到这,华雄顿时一巴掌拍在桌上,喜道:“好,三分豫州,这第一个战略举措通过!”
紧接着华雄又把目光投向地图,拿起玉玺在地图上豫州的地方盖上一个章,接着又在凉州上补了一章,说道:“那接下来讨论汉中和益州这块地方!”
曹操地方针定下来,那下一步就是刘备了,曹操是以个人能力强,手下能人多而成为最强,刘备是人格魅力足,手下能人不多,但却只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