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岳-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御花园,没有悦耳的丝竹,一路行走,也不见一个宦官、宫女。
柔福抬头疑惑的看了一眼十叔。福王拍拍臂弯里孩子的小手,说道:“九叔知道你不喜欢应酬,今夜一个外人也没有请,就咱们三个人。”
亲人的体贴,让柔福冰冷的心,升起了一丝暖意。
花园中心的小轩里,只挂着一只灯笼,不很明亮,但柔柔的光线让人觉得很舒服。高宗皇帝赵构坐在桌旁,桌上的菜肴不多却很精致,正中央大盘里是一块黄澄澄的团圆饼。看到弟弟和侄女进来,皇帝只觉得眼前一亮,由衷的赞叹道。
“福丫头长大了,称一句国色天香,也不为过呀。福丫头今夜可不许抬头看月亮,要是把月亮羞走啦,普天之下就无月可赏喽。呵呵··”
柔福苍白的脸上泛起几丝红晕,低声的娇嗔说:“皇帝叔叔就会取笑人家。”
看到孩子回来后第一次露出了笑容,本该高兴的福王却在心里拧了一个疙瘩。
传说中的美女貂禅,有闭月之容颜,却沦为他人利用的工具,在一代枭雄董卓和他的义子吕温侯之间挑起争端。
福王不禁警惕的看向九哥,暗道,他不会把乖柔福,也当成一件工具吧?。
高宗皇帝对弟弟异样的眼神,视而不见,含笑对着柔福道:“你皇后婶娘身子不好,今个就不来了。你十叔呢,老是扭扭捏捏不肯将师太娶回王府,所以吗,今晚只有我们两个老头子陪你喽,福丫头会不会觉着气闷呢?”
看到十叔被皇帝叔叔捉弄,一付郁闷至极的怪模样,柔福暂时忘记了心头的烦恼,笑的花枝乱颤,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小轩里。
欢笑过后,心里舒服了好多,柔福怎能不知皇帝叔叔的苦心。姑娘站起身来,执起桌上的酒壶,甜甜的笑着说:“两位叔叔,还是和往年一样,让柔福来斟这第一杯酒吧。”
高宗、福王一齐微笑着点头,眼睛随着亭亭玉立的女孩,款款的围绕在桌旁。
这头两杯,是斟给远在北方的祖父、祖母,第三杯是大伯的。
走至桌子的正位,柔福轻舒玉腕,心里默默的祈祷着。愿三位老人家身体安康,多福多寿,更盼我大宋王师早日收复失地,将三位老人迎回家园。念及王师,不由得想起震哥父子,一丝针扎般的痛楚掠过姑娘的心头,纤纤玉手一阵轻颤,溅起几许酒花洒落在桌面。
轻挪脚步,女孩移到紧邻的两只空杯前。从柔福记事起,每逢节令庆典,五只空酒杯,总是摆在酒桌的最上首,也总是由她为这五只杯子斟满酒。
嗨···已经好多年没有你们的消息了,远方的爹爹、娘亲,你们还好吗?。
也许是积年累月的盼望都已成空,想起父母的柔福已经没有了太多的伤感,芳心深处反而有几分自艾自怜。生也好,死也罢,母亲一生都在追随着父王的脚步,不离不弃。作为女人,何尝不是一种完美的幸福呢。
我的幸福又在那里呢?
少女痴痴的问着自己,纤手定在空中,清香的御酒溢出了闪亮的金杯。
“嗯吭···”直到高宗皇帝出声,柔福才蓦然停手,瞧着桌上的酒渍抿嘴赫然。
皇帝摇头失笑,抬起脸仰望着一轮满月,感慨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古人诚不欺我呐。就算是帝王之家亦不能幸免。”
“九叔,不许说这些扫兴的话。”柔福嗔怪着为他斟满酒杯,“此情此景应该说,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您说呢,十叔。”
福王满目慈祥的看着少女为自己到酒,点头说:“没错,应该罚你九叔。”
回到座位的柔福本想放下酒壶,却意外的发现自己的面前也摆着一只杯子,不禁小吃了一惊,抬头看向两位叔父。高宗兄弟二人顿时被女孩的俏模样逗乐了,皇帝鼓励道:“福丫头如今已是大人,就陪两位叔叔喝一杯吧。”
“浅尝即止哦,可不能多喝。”福王急忙关切的叮咛着。
柔福嫣然一笑,举壶为自己满满的斟上一杯酒端起来。“八月中秋,阖家团圆,柔福祝愿两位叔父大人贵体安康,百病不生。也愿我大宋国运昌隆,南北早日聚首。”
说话间,福王的阻止声中,她已扬脖将酒倒进了喉咙。
“哇!好辣呀。”一团火热的辛辣顿时游走于全身,柔福小脸上也立时红晕飞扬,女孩苦着脸吐着小舌头,小手也恨不得变成蒲扇使劲的扇动着。
“哈哈哈···”高宗皇帝朗声大笑。福王急忙夹起一筷子菜,递到柔福嘴边,埋怨说:“这孩子真顽皮,那能喝的这么猛,快吃口菜压压。”看着孩子把菜全部吞进嘴里,福王仍在絮叨着。
“好啦,十弟,孩子已经大了,自己有分寸,用不着像个老妈子似的。来,咱们哥俩也喝上一杯。”高宗举起杯道。
‘叮’金杯相碰悦耳轻灵的脆响中,皇帝动情道:“十弟,又是一年月圆,你辛苦了,九哥敬你。”
福王心中一颤,摇头说:“九哥,不说这些,今个咱们只喝酒,不醉不归!”
“好玩。嘻嘻··”微微有些醉意的柔福,闻言也凑了过来,兴奋道:“我也要碰杯,我也要不醉不归。咯咯···”
同一轮明月下,同一座临安城,梅家桥畔。
从儿子的叙述中,岳飞知道了一双小儿女的种种经历,不免要生出几分感慨,又想起那些动荡的岁月。
在那一段时间,有一个名字,不论在朝野还是军中,都被人们传颂着。在整个大宋惶恐不安,大溃退的背景下,这个名字犹如一面旗帜,激励着诸如岳飞这样的军人,激励着晏孝广那样的义士,激励着他们不屈的抗争。
这个人就是大义凛然,以身饲虎的肃亲王赵枢。
二帝被掳,肃王被推举主持大局。此时正是金军铁骑多路席卷而来,宋室的各路守军兵力分散而节节败退。虽有宗泽、岳飞等将拼死顽抗,却也是独木难支,无力挽狂澜于即倒。
在北撤的洪流中,三省六部以及朝廷的诸多要害部门也夹杂其中,而且他们的机构臃肿,行进速度亦是相当的缓慢,最终被金军团团围困于磁州。
为了保住朝廷的根基,已经南返的肃王毅然北上。提出了以自己夫妇为质,以金军占领的疆域为界,与金国议和。这就是令无数大宋军人痛心疾首的,磁州之盟。
亲历此事的老丞相李纲,亲口告诉过岳飞当时的情形。
议和过后,被困磁州的众人获准从南门离去。绵延数里的人流,装载着卷宗的车队,缓缓的城门下通过。因为知道事情的原由,南归的人群无一人面带欣喜之色,愤怒、羞愧、悲怆的气氛弥漫在整个队伍里。
当三省六部的长官,以及诸位大员到了城门时,意外的见到肃王登上了城头。
肃王夫妇衣袂飘飘的立于城楼,注视着这一群宋朝的重臣。肃王没有开口说一句话,只是用眼睛凝视着他们。几位文臣之首都已泪眼模糊,却都死死的咬住下唇,直到咬的血迹斑斑,也没有让金人听到他们的哭声。
此情此景,肃王欣然而笑,抱拳拱手与众人遥遥道别。
说到此处李纲已是老泪纵横,无法继续下去。岳飞等一干听众,无不紧握铁拳,生生好似要把一口的钢牙咬碎。从那天起,岳飞就觉着北伐之心更加坚定,因为他好像看到,遥远的北方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自己,那就是肃王的眼睛。  
第七十三节
“苦命的女娃啊。唉···”
父亲的叹息声里,岳震侧目看去,不禁一阵自责与内疚。将军虽说强打着精神,却已无法掩饰满脸的疲惫,连日奔波的父亲真的很累了。
“好了,父亲咱们回去吧,孩儿把心里的话都说了出来,感觉舒服多了。”
岳飞也站起来,可能是坐的太久了,腿上的血脉竟有些发麻。他探手扶住了儿子的肩头,看着小二还有些稚嫩的侧面,仍然觉得不放心的问道。“真的想通了啦,可不可以告诉为父,今后你与帝姬将如何相处呢?”
岳震转过头,平静的和父亲对视着。
“我没有想通。但生活不会因为我的困惑就停止下来,孩儿不愿意把自己的苦恼传递给疼爱我的亲人,柔福也是一样,我们的生活还要继续下去。您说呢?”
父亲怔了怔,不觉低下头去,避开了孩子水一样清澈的目光。
难道我真的老啦?怎么无法跟上小二的思路呢。将军暗自思索,随即苦笑着摇头说:“想不通就不去想,未尝不是一种好办法。”
儿子反而开导起了父亲,遥指那轮圆月道:“对呀,正所谓,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朝夕更替,季节轮转,日子不会因为我们不开心,就停下脚步。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先暂时抛却愁情烦事,静下心来,享受这一刻稍纵即逝的美丽呢?”
岳飞看着一个小孩子家,摇头晃脑一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