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旗杨-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元意外的看着刘二,意外道:“我还以为你会和他们一个个的打过,证明自己比他们中任何一个人强呢?”
“开什么玩笑,和一百的人打架,我找死啊。我也是手下有过百多人的大人物,怎么会这种蠢事。而且队率在走的时候,专门给我了一句话……”说道这里刘二突然停住,一副我不告诉你的样子。
陈元知道他是在等着自己,却也不能不跳上去,他对杨奇的话太好奇了。“我从城中的酒铺中找到了一罐好酒,今天我们喝了它。”
“这是你说的,”听到有好酒刘二嘴角的口水都快留出来了,既然得到了好处,刘二自然是不在掖着藏着了“官职,权利也是自己的拳头。好了,别忘了你说的,我去看看其他人怎么样了。”说完就去巡视杨奇负责的这段城墙了,杨奇还是老样子,坐在那里擦拭着自己的武器,一把弓和一支长矛。杨奇这个队率既然不负责任,那刘二陈元他们就只能自己把架子拉出来了。
“权利,职位,都是自己的拳头。”陈元低声说道,“队长到真是看的明白。”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当自己还是一个小兵的时候,为了不被老兵欺负,得到更好的条件,只能是用自己的实力按他们的规则行动,夺的他们的尊敬和畏惧。但是当一个人有了一定的地位后,就已经不用再按照那种小人物的规矩来办事。不仅是不必要,更是不值得,如果有高位者还要按小人物的规矩来,只能是被人看轻,没有威信,更会给下面留下可欺的印象。
便拿刘二处置这件事来说,如果按照那些青皮的做法处理,先不说刘二过不过的去,毕竟是一百人,就算是只有两三个人是头目,刘二失败的可能就很大。而且打败他们就心服了,很显然不是,就拿数十年后益州的一件事来说,一个叫诸葛亮的天纵之才为了让一群蛮人心服,就打了大小数百仗。七次抓住叛军首领,却要七次放出。这其中花费的时间、物资还有心力,是何等的庞大。又有多少人的鲜血把土地染红才做到的。这样日后那些蛮夷之辈,还曾多次反叛。
难道他就不想一次性解决,非要耗上大量的时间物资和人命。非也,不过是无奈罢了。原因不过是那些人不在体制之内,法律不能治,军队不能驻,文化不能通。只能是靠着他们首领的敬畏之心来安定其境。但首领一旦换人,或者平定之人归天,自然是要反复的。总不如法制来的长久。但已是很好的方法,至少数十年内能保的一方平安。
人家诸葛亮天纵之才自然可以如此做,但是刘二就不行。因为情况不同,一个是在体制之外,一个是在体制之内,二者不可相混。诸葛亮做的刘二做不得,要让那些人心服要花费的时间就不是杨奇他们等的起的,如果也要来个七擒七纵,那还不如直接杀了省事。他们那些人虽说是青皮,做了许多不法之事,但是还在大汉的体制内,现在进了军队更是在军队的这个体制之内。而军中却又是最重上下之别,军中讲究的就是服从,服从,还是服从。因此刘二他决不能大擂台似的解决这件事。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解决的,先不说他们有多少服的。如果刘二这样做了,在他们眼中刘二就失去了长官应有的威严,或许有人说所谓长官威严是狗屁,将领要和士卒打成一片,这才是狗屁。没有威严的将领,将令不行于诸军,各军皆不奉命。扯得有点远了,大意也就是如此,如果刘二如此做了,那就没有威信,下面的那些青皮自然是阴奉阳违。这和杨奇需要的就相差甚远了。
刘二要做的就是靠着军法,和自己的地位(除了陈元之外,队中唯一的一个什长),压服他们,树立自己的权威。至于他们服不服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要能够服从命令,不服从者军法从事。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军中要的不是所谓心服,而是行动的服从。有着庞大的军事体制的支撑,还要做那种小丑一般的打斗,那就只能说那人太过无能了。如果一名将领上任之后,就按下面的人想法,跟人比武打斗。最后即便是胜了,在那些士卒眼中如何,就算你是勇武无双。在他们眼中也不过是一个可以摆布的高品质布偶而已。放眼看去,从古至今哪有大将刚入军营和人比武的,最多也就是一些勇将在闲的没事的时候,和手下的人打着打发时间。
可是很多从下面士卒提拔上去的士卒,很多都不会明白这个,只有经历很多事情或者自己的权威到达一定程度后才能够明白这一点。但之前所做的事,造成的影响却不是那么好消除的。尤其是那种大搞结义兄弟的,更是遗祸无穷。
只有那些在世家中长大的才会专门学习这个,他们称为权谋。世家子弟从来不会自己冲出去,树立自己的权威,而是运用自己手中庞大的资源,吸引、恐吓、分化而聚集人大量的人手,来进行争斗。这也是世家子弟优越与他人的一点。也就是这样,世家子弟才能纵横于朝堂之人,成为大汉的决策者。
“队率到是明白的很彻底。”陈元如是想到。
其实陈元真的是高看了杨奇,杨奇从小不过是个孤儿,这种高深的学问,他怎么会懂得,不过是为了省力罢了,既然有手下那就好好的利用不是更好。至于这些新兵在杨奇眼中他们实在算不上什么,所谓的杀气和那些老卒比起来,就是滴水和桶水的区别了。他们只要服从命令就是了,至于所谓的心,杨奇不在乎。所以用新兵营的那一套不是很好,他是怕刘二那一套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的理论复活,才提醒一句的。
城下鲜卑人的营地依然是安安静静的,杨奇看了一眼安静的局面,心中不由的有些触动。这种安静的局面在鲜卑人刚刚开始攻城的时候,应该是每一个士卒都愿意看到的,没有一段时间能够安静下来,每个人都是大口的呼吸着空中的空气,准备好下一次的拼搏。现在城下依然安静,但是城上已经没有开始时的朝气。城上众人的样子便如那刑场上的犯人一般,等待处决。
“咕咕咕”的声音从杨奇的腹中发出,感到腹中的不适杨奇皱了皱眉,然后继续擦拭着自己手中的长矛。杨奇虽然力气比常人大上数倍,但是也有一缺点,那就是食量。其实说起来杨奇的食量并不是很大,最多也就是普通人家的两倍而已,要不然以原先家中的条件真的是养不活了。但有一点却是让杨奇烦恼不已,那就是饥饿的速度,却要比常人快上三分。放在平时也算不得什么,就算是快上三分也就是半个时辰的时间,忍忍也就过去了。
但现在是什么时候,粮仓被烧,城中缺粮的时候,这两天喝的都是清水,就算是有些干粮,也都是藏着掖着,等到紧要关头。虽说时间长了,把身子弄坏了,到时候什么也不是。但总还是比到时候饿的拿不起武器,跑不动路要好。
现在虽然刚刚两天,有的饭量大些的士卒已经是受不了了,相比之下的杨奇更是难受。只是从小的生活,让杨奇对挨饿是有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倒也不是非常难受,只是肚子不定时的叫上两声,却不是杨奇能够管理的。
现在快到正午了,杨奇的五脏庙又开始敲钟了,声音便是一旁巡查回来的刘二也是听到了。若是平时以刘二的性子,还要笑上一笑,只是现在脸上只有担忧。杨奇的肚子从昨天午时开始就不停的响着,到现在已经有十二个时辰了,中间虽然也有饭食,别人吃着都不济事。对杨奇来说和喝水没什么区别,肚子依然如旧。就连昨日下午平了兵变的时候,肚子也是响个不停。
他们这些老人都是有些担心,杨奇虽然不管事,但是杨奇却是主心骨,尤其草原之行后,众人对杨奇有着一种说不出的信任,就连陈元也常说,他虽然多读书,但感觉之敏锐,却是比不上杨奇。有武力,又能判断危险,除了对军纪的要求严些,也不经常管事,这样的长官上哪里找去,换了一个人他们未必有这么舒服。
经历过这么多事之后,杨奇也在他们心中建立了信心。他们相信只要杨奇在,就不会把他们往死路上带,就像草原上一样。有些时候一件事就会把一个人的印象深深的印在心底,很明显杨奇只是做了一件事,就已经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了这种印象,而且抹也抹不掉。恐怕就连杨奇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的一次小心之举,居然会给他们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时间渐渐流逝,已到了酉时,城上的士卒已经开始逐渐散去,今天又是平静的一天。杨奇见时辰已到,站起身来,说道:“我们也会去。”
在转身的时候,正好看到在一侧的鲜卑大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