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你以前参加过战争。”来雨年级比较小,也就之比杨奇大了一些,现在不过是十九而已,还没有弱冠。听到他的感慨,杨奇有些疑惑。
“那到没有,不过我家就在这咸阳城内,去年好像是三千鲜卑人。他们在城下攻了几次,最后就退去了。在那之前可没有这一次的动作大,我记得就是运了一些干粮、水、箭支、和树木、柴抟……今次的动作太大了,这种全城动员的样子我就只是在以前见到过,那个时候我才这么高。”说着用手在前面不停的比划着,最后放到自己的腰部稍下的地方。
杨奇看着来雨说的高度,心中也是一惊。那个时候到现在怕是有十几年了,这一次怕是没有那么简单。杨奇脸上神色不变,“上一次的你还知不知道鲜卑人来了多少人。”
来雨一阵思索,最后不好意思道:“事情时间长了记不起来了,不过那一次城破了,我还记得我母亲带着我逃难时的情景,我们那个时候一直逃到太原郡。不过后来战争停了,我们又被遣送了回来。”
来雨所说让杨奇也吸了一口凉气,咸阳并不是什么军事重镇,虽然咸阳背靠黄河,咸阳城南有一座渡口,但是渡口不大,一次不过是过个十几人而已。而且过了黄河就是武都郡了。在黄河的那一边,先是大片的水泽,而后是大片的戈壁和荒漠。这里实在没有什么战略价值。而且在之后就是匈奴人的驻地——美稷,同时还是汉军的主要战力度辽营的驻扎地。
咸阳城对鲜卑人来说就是一块鸡肋。打下咸阳城只能得到一些粮食和奴隶,和中原甚至并州南部的城市比起来差远了。并且由于咸阳市边郡城市,设有县尉,同时还被允许常驻有一曲士卒。守卫和中原的城市比起来,比一些郡城还要强。因此鲜卑人南下的时候,经常会选择放过这里,然后留下一些人马看着就是了。反正以城中两千人的汉军,其中骑兵最多五百人。这些人守城还行,进攻就不行了。鲜卑人只需要一千人就能把城中的两千人看死。
来雨小时候的那场战争咸阳失守,也就是说鲜卑人对整个云中郡是志在必得,同时有攻下咸阳有余的兵力。这只能说明几条,第一,鲜卑人人多,绝不是普通的两三千人,否则打下咸阳城得不偿失。鲜卑人多到不在乎那些损失,人数至少也要有几万人。第二,和第一相同,鲜卑人人太多了,需要的粮食太多,不得不打下咸阳城,靠里面的粮食维持军用。第三鲜卑人动用数万人的目的绝不是一个云中郡,既然要南下就不会允许背后还有汉军存在。
而现在咸阳城中居然会和那一次的准备相同,那就有些令人深思了。
杨奇想了想把脑中的念头放下,现在已经身在城中,想那些有的没的,已经不重要了。“来雨,谢谢。”来雨说这些绝不是只是随口聊聊,说这些不过是为了告诉杨奇这一次鲜卑人的攻势不简单,让杨奇自己多加小心。这份恩情杨奇怎么样也会记于心中。
来雨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不过心中已是知道杨奇明白了。本来这些事直说就行了,可是因为马上就要打仗,军中禁止流言。来雨如果直说被人抓到后,恐怕会被判个扰乱军心。因此不得不如此做来。
城外三十里处,汉军的一处哨所之中。
“老李,你说小山怎么还没回来。”一名汉军士卒在箭塔之上看着远处,对着一旁的另一汉军说道。
“老马,你担心什么,小山就算碰到敌人了,还跑不过吗?他可是长了四条腿。”李姓的汉军士卒开玩笑道,可是脸上的神色却表明他可不是像嘴上说的那么的轻松。
两人见此也都不在说话,只是专心的看着四周。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李姓士卒突然感到自己脚下的箭塔有些晃动,耳中隐隐似有奔雷之声。“老马,你听,是不是有什么声音。”
老马脸上神色一凝,跑到箭塔之外,向着远处看去,没有发现什么。老马顺着绳索从箭塔上滑下来,拿出一把匕首插入地中,耳朵直接放置在匕首之上。老马从胸中呼出一口闷气,站起来,脸上的神色一片惨白。
“老李,快点烽火,快点!”老马急喝道。
老马刚刚喊出就见远处的树林之中突然间飞出无数的飞鸟。树林的平静一瞬间被完全打破。隆隆声从树林之中经过大地向着箭塔传来,两人脸色苍白的看着树林中打的变化,而后见到自己这一生中最难忘的景象。无数的骑兵从树林中奔涌而出,一批批的如潮水一般向着箭塔涌来。箭塔很快就被淹没在这钢铁洪流之中,一道黑烟从被黑色的洪流淹没的箭塔之中缓缓升起。
第十九章 恐惧
杨奇大口的喘息着,平息着因为剧烈喘息而产生的胸部刺痛。杨奇身上缠满了绷带,伤口的处已经麻木,已经没有第一天时的疼痛,杨奇也不知道这种变化是好是坏,不过现在却不在影响行动,勉强算是好的。杨奇看着潮水一般退下的鲜卑人,杨奇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丝疲惫。
这已经是鲜卑人今天的第三波攻击了,鲜卑人的死伤已经越千。不过相对的汉军的死亡人数也超过了千人,几乎是一比一的死伤。这在守城战中还是很少见的,主要的原因还是守军人数不足,各种器械不足。像床弩等大型器械咸阳城中一个也没有,要不是鲜卑人也没有什么攻城武器说不定咸阳城已经失守了。回想这两天的守城经历,杨奇还是不由得有些后怕。
鲜卑军过处箭楼的残骸已经被烈火包围,箭楼上的狼粪点燃后发出浓烈的黑烟,直冲天际。而后便如接力一般,一道一道的浓烟接连升起。
“呜”的号角声在咸阳城墙上响起,接着“咚咚咚”的战鼓声也在城中响起。听到号角声和战鼓声的响起,城中和城外的汉军士卒,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进入城中。百姓也纷纷进入城中,城门一时间堵塞了起来。
“砰”的一声四处城门紧紧的关了起来。包着铁皮的横栓被狠狠的放了下来,彻底关住了城门,而后城门的士卒有用钢铁包裹着的直木顶住城门。
回城的士卒在城中的校场之中集合,而后在各自队长的带领上了城墙。咸阳城城墙长月二里,宽约一里50步。士卒一步一人,共有两千人上了城前,剩余的一千士卒中二百人分守城中各处,其余为预备队。县衙之中的除贼捕掾吏(也就是后世的捕快),全部出动,维持城中的治安,防止有人趁火打劫。
城中的百姓也纷纷被发于武器,征发到城墙之上。大约每五十步男子十人,成年女子二十人,老小十人。合计每五十步四十人,再加上士卒五十步共有九十人。杨奇驻守在东门,看着城门上忙碌和紧张的众人,还有那些一把年级还要参加守城的老人,心中微微的有些不忍。杨奇对于战争的伤亡早就有了预想,但是看到这些年纪紧紧十几和年纪过百的老人,心中还是有些不忍。因为他从中看到了自己爷爷的影子,还有自己以前的影子。
杨奇虽然不忍,但是他却做不了什么,现在的杨奇还不过是个小小的什长而已。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死在哪里。杨奇想到这些突然想起了其他的事,一时间沉思了起来。
城墙之上现在战云密布。“隆隆隆”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杨奇被惊醒了过来。杨奇向着北方望去,就见到东北方向一条条的烟尘飞荡而起,飞尘高而尖。犹如一条条的张牙舞爪的土龙向着咸阳城冲来。
鲜卑军在城外四里处停了下来,当飞尘都落了下来后。一座整齐的骑兵方阵就出现在众人的眼前。正面面对咸阳城的骑兵长达两千布,也就是七里长,比咸阳的城墙还要长上一些。两步一人共有千人,后面是整整齐齐的五排。也就是这一次鲜卑人来了至少五千人。
当鲜卑军完全出现在众人眼前后,不论是县尉王嘉,刚刚回来的方军侯,还是上城来鼓舞士气的县长大人——卓茂,都是深吸了一口气。五千人,这些鲜卑人也太看得起人了。就是每年各自部落自己出兵,来个一两千人城中都要担心鲜卑人会不会杀进城来。每次鲜卑人到来,不论人多人少城中是绝不敢出战的。现在突然间来了五千人,看着面前那些铺天盖地一般的鲜卑人,就连已经对鲜卑此次出兵的人数有过了解的众人,也是一阵失神。
至于那些普通的士卒和百姓更是不堪,士卒还好些,都是打过仗见过血。虽然紧张和害怕,但是还是坚守在自己的地方。但是那些被征发的百姓就不同了,虽然生活在边郡,屡次受到鲜卑人的侵害,但不代表他们就要上战场,也有勇气上战场。他们都习惯了汉军士卒的保护。今次可以说是几年来,唯一一次上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