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说孙坚,不可能。”杨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孙坚,但很快就有推翻了自己的想法,孙坚虽然是被张温亲自要来的,但也不过是一名军司马而已,而且更改上面的命令,这可不是小事,孙坚未必就有这种魄力。
“是不是孙坚我不知道,我对张温身边的人并不熟。不过我只知道一点,张温会突然发疯的可能绝不存在。你觉得呢?”
杨奇也是苦笑,张温突然疯魔了,那到好了,可惜世事不如人意。
“当然也不排除其他人为了调拨董大人和车骑将军的关系,而所做出来的。情报太少,不能判断。”成公英看着茶碗之中的茶水,低声道。
杨奇先是一怔,随后点点头。杨奇在董卓身边,耳濡目染的多了,也已经不是政治小白了,在和董卓谈过之后,杨奇就会把政治上的对手当做战场上的对手,经常会琢磨他们究竟会琢磨出招,一来二去也明白了一些。如果真的有人在背后发力,以张温那士人脾气,是绝不会说出来的。至于究竟是哪一种可能,正如成公英所说,情报不足,难以判断。想来董卓那里应该有详细的情报,甚至董卓已经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但董卓显然也是希望借此机会打压张温在董卓军中的影响力,因此也绝不会公告出来。
向着其中的那些弯弯绕绕,杨奇就一阵的头疼。
“按我说你就别管这些东西了,董卓自然会处理好的,怎么也不需要你一个小小的校尉去思考这些东西。我如果是你就会想办法去向董卓多要一些雒阳的资料,尤其是雒阳之中究竟什么人是可以结识,这对日后都是非常重要的。”
“说的好像我一定会去雒阳的。”
“我们打赌如何,我就赌你一定会去雒阳。”成公英竟是想要就此和杨奇赌上一赌。
杨奇微微皱眉,“你确定?”
“本来就是如此,还有什么确定不确定的。”对杨奇成公英也是没有什么好脸色,想来也是,任何人面对差点把自己杀死的人,最后还要在那人的麾下做事,任谁都不会有什么好脸色。杨奇对此倒不是很在意,否则事情就有的瞧了。
成公英看着杨奇的脸色有些不愉,坐正道:“大人,哦,是中郎将大人,恐怕早就想要派人留在京城,既能够传递消息,也能够做一些‘事情’。”成公英再次打住,不再向下说去,至于是什么是事情,两人也就心照不宣。
“留在京城人选,当然是要仔细一些,以前虽然有一些,但一直都没有什么好的名目。当然这都是明面上的人,暗中人员的来往,用川流不息来形容在贴切不过了。不过有些事情,却还是要官面上的人来做的。以前是没哟机会,现在有机会了,中郎将大人会放过?就算圣上没有见你的打算,下面只要有人提一下,勾起圣上的好奇心,去雒阳也就名正言顺了。”
“你的意思是说,祖父希望我去雒阳。”
“自然。”
杨奇默默的坐下,不再言语。
最终董卓还是遵从了张温的命令,当董卓宣布军队前去郿县时,杨奇才是明白成公英口中大义所在的威力。
不过最后这一拳却是打在棉花上,无处着力。郿县竟然被韩遂放弃了,但汉军到达时候见到的只是一座空城而已,城内的百姓紧闭房门,藏在家中,街道之上偶尔卷起的一片的树叶和废纸,犹如鬼蜮。
进入郿县,董卓和众人脸上却没有任何欣喜,兴奋的神色。面前的这一切太诡异了,诡异的让人不得不小心对待。先是北宫伯玉不战而逃,接着又是韩遂弃城而走,这一件一件,对汉军来说无不透露着阴谋的气息。看不懂,对汉军来说就是阴谋,比战场厮杀更让人担忧。
兵不血刃的打下郿县,对董卓军来说是一种隐隐约约的担忧,对张温来说就是郁闷了。对张温来说,让董卓却啃韩遂这个硬骨头,韩遂是绝不能仅仅用一个硬骨头就能够表示的,自然是不安好意。士人和武夫似乎是两个天然的对立阶层,理念和价值观的不同,使得两方似乎永远都是势同水火,乱世武夫压文人一头,太平之世文人又高于武人。董卓既然选择了军队,也就是选择了武将,张温身为士人,自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寒门的武夫拥有更多的权利,最后和他们并列于朝堂之上。因此在不影响他的大计的情况,适当的削弱董卓,他也是乐见其成。
只是世事总是出人意料,最近董卓的运气也是出奇的好,让董卓攻打淡水营寨,就出了一个杨凤直,攻打郿县,韩遂居然主动退却。在接到战报之后,张温哑然失笑,道:“果然算人者,天不助。”
若是其他人发生这件事,定然是想着把这功劳往自己身上拦去,甚至会立即想办法把董卓调走,让自己的军队接管郿县的防务。只是张温身上的那股傲绝天下的气质,却让他绝不会做出这种小人行径,送往雒阳的战报之上,一五一十的写的很清楚,当然为什么派董卓前去,这却是不会写出来的,张温虽然正直,去不是傻瓜,该怎么写,什么不该写张温还是知道的。
在张温为董卓南下郿县烦恼之时,杨奇和成公英也在商议此事,成公英想到的第一个可能就是,“以彼之道还治彼身”汉军曾经为了拖延时间,就是要等叛军之内矛盾的激化,这本来很是成功,最后却被韩遂轻轻化解。现在很像是当时的翻版,韩遂和北宫伯玉接连送给董卓一件件的大功,现在也就罢了,若是时间长了难免张温会有所猜忌。只要知道汉军内部的情况如此做也说得过去,至于二人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什么机密消息,叛军之中虽然说不上是全民皆知,但叛军商城对此却是清楚的很。
不过杨奇很快就把这个可能放弃了,因为叛军付出的太多了,多到让人不可思议。仅仅一个郿县就让人很是震惊了。如果从地图上看,就能够看到郿县,美阳和武功,组成了一个三角形,而郿县就是这个三角形的顶端。这个三角形如果完全在汉军的控制下,就能够起到完全截住叛军东进的道路,而且三角形也便于汉军相互驰援,现在能够收回郿县自然是好处多多。
“情报太少,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后来成公英又想到了一些可能而已,但正如他所说的情报过少,而且在战争之中每次要传递消息都不容易,西凉的情报传到汉阳自然花费不少的时间,等汉军反应过来时,却已经失去战机,往往都是马后炮。就算是这样,这些情报犹自不能按时送到,对汉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凉人,克冀县
杨奇和成公英二人相对而坐,低头看着地图相对无言。成公英右手点着地图道:“思来想去,面对现在叛军的形势,也只能是猜测。”成公英面对杨奇三番五次的询问,而且每次语气越加的严厉,终于还是开口了。
“北宫伯玉退兵,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他有机会重新夺得大帅的位置,有把握把韩遂从位置上赶下去。为此才不愿与你们消耗,好保存实力。但韩遂实力之雄厚,现在的北宫伯玉即便还有些隐藏的力量,也绝不是对手,威望和希望的所在,即便北宫伯玉有着通天的手段也奈何不得韩遂。”
“但北宫伯玉既然敢于违令,自然是有了把握,却是让人好生想不透彻。”成公英抬头就立即低了下去,杨奇的眼光似乎要吃人似的,仅仅看了一眼,成公英感觉一股血腥之气扑面而来,借着这股血腥之气,成公英也想起了战场之上,浑身浴血的杨奇脸上那平静的表情,颈后的寒毛立即炸了起来。
成公英决定还是老老实实说出来的好,“咳,刚刚也说了韩遂比北宫伯玉强也就是强在那无人可比的声望之上,西凉各州羌人和豪族的希望俱都在韩遂身上,这才是韩遂能够收降北宫伯玉的关键。北宫伯玉若想要反击,必须先打破这由西凉无数豪族给北宫伯玉捆上的枷锁。”
“若此分析,也就简单了,北宫伯玉胆敢如此,不是得到了西凉大部分豪族的支持,就是韩遂的声望受到了冲击。第一个可能,实际上也就是不可能,北宫伯玉若是能够得到西凉大部分豪族的支持,也就不会落得现在的地步。那也就只有韩遂的声望因为某也事受到了打击。韩遂的威望开始时,虽然比北宫伯玉好上不少,却也不会像现在这般,所到一处,各地豪族响应,这好像是在杀了金城太守陈懿之后才是开始的,到围了刺史左昌之后,声威才是隆重起来。韩遂的威望一部分是原本就有的,还有一部分就是打仗打出来,未有一场败仗得来的。”
杨奇听着成公英所讲,在一侧微微点头,杨奇跟在董卓身边这几年,那些豪族的秉性也都清楚,如果不是韩遂屡战屡胜,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