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旗杨-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这些叛军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但是他们却用尸体铺平了一条通向汉军军营的道路,四周的壕沟之上架设的木板,已经把这些壕沟变成无用之物,鹿角等已经被破坏的差不多,营墙之下已经只剩下零零落落的一些鹿角而已。而且最让杨奇心疼的是汉军士卒的死伤,这些谁都不会重视的叛军废物(想要多少有多少,到周围村落之中转两圈就能聚集上万人马),却让汉军损失了不少人马,仅仅杨奇就因此有三百余人死在营墙之上,虽然营墙之下倒下的叛军不下于两千人,但叛军都是一些抓来的壮丁,而汉军却是百战老卒,怎么看来都是汉军吃了大亏。
杨奇压下心中的愤怒,从胸中长长的吐出一口气,脸色阴沉的走下营墙。军营之内却已经没有往日的景象,一队队的士卒在军营之内不停的走过,往日整齐的训练声也在军营之中消失不见。反而是在军营一侧的军营之内,哭泣声和嘶喊声不停的传来。杨奇向着那里看了一眼,叹息一声,就不在注意此处。杨奇也知道那里是何处,军营之内能够发出这种声音的地方,也就只有伤兵营一处而已。当年杨奇可是在那里住过不少的时间,又怎么会对那里不清楚。杨奇军中虽然仅有三百余人死在营墙之上,但是受伤者却不在少数,也有数百人之多,不过还好大多都是轻伤,最后也就是有一百来人可能再也上不了战场而已,其余人大多是休息两天就又可以重新冲入战场之中。
杨奇走入自己的大营之中,解下头盔,随手扔到了床上。杨奇身体也随后向着床上倒去,身上的铠甲在撞击之下发出剧烈的响声。杨奇随意的躺在胡床之上,看着营帐那雪白的顶部。脑海之中却在不停的思索着,董卓不让杨奇出击,现在看来是正确的,如果杨奇现在出击,也只能是杀散一些炮灰而已。而且还有可能被叛军抓住机会抢占营门,如果真的如此那杨奇的罪过就大了。
不过杨奇思来想去也只能确定一件事情,那就是今后的几天之内杨奇是不会有什么事情可做了。叛军是绝不会舍得让他们的精锐骑兵去撞军营的,那也就只能是用这些被裹挟的百姓消耗汉军的实力。
而祖父董卓,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张温来到之后,就小心谨慎了许多,许多事情都要有张温的军令才能够去做。否则就会按兵不动,静静的等待着。按董卓现在的样子,董卓也是不会自己动手攻击叛军,而那些被裹挟的百姓如果能够攻入这有着数万大军的营寨,那董卓和手下的数万士卒,包括杨奇都要直接抹脖子了。
杨奇不明白董卓为何如此小心,实际上按杨奇看来,叛军虽然来势很大,但实际上却有不少的疏漏之处,杨奇自问或许不能击溃叛军,但斩杀个数千叛军还是可以做到的,既可以提高士气,又有利于防守。总比现在这种两方相互消耗时间要好上许多。
杨奇所想的事情,董卓又如何会不清楚,董卓在张温到来之后就一直按照军令行事,也是有着董卓的图谋。叛军之中韩遂等人的能力,董卓又不是不知道,绝不是易于之辈。如果小心行事还罢,若急切行事恐怕就会落入圈套之中。但朝廷催促的甚是紧急,张温也没有小心行事的时间,反攻立即就会展开,而且张温还会追究尽快的结束战争,这恐怕就免不了要有一些损失和挫折了。
董卓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做出这种平庸的举措,为的就是为之后做准备。汉军若是战败,那董卓就是奉命行事,罪名也都容易推倒主帅身上。若是胜了,董卓的那份功劳也是跑不了的,因此董卓并不着急。董卓不急,现在却有一人急切无比。
第一百二十二章 孙文台
美阳城中,张温看着三辅地区的地图,脸上露出沉思的表情。叛军已经来到美阳城下,在董卓的大营受到攻击的时候,美阳城下同样聚集了大量的叛军。虽然未曾攻城,但是数万大军在城下也使得城中的汉军不敢轻易行动,也不能对董卓他们提供支援。
张温现在是急切无比,朝廷把张温派来代替皇甫嵩的原因,张温自然是清楚无比,就是因为张温在朝堂之上对叛军的策略是坚决的反击,把叛军重新打回西凉去。正是因为这一点,张温才会被皇上看重,接替皇甫嵩主持对叛军的事情。
张温也清楚的明白,如果张温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西凉的战争,皇甫嵩的结果也就是之后张温将要面临的结果。张温自然是不想步皇甫嵩的后尘,这样就需要张温快速的解决叛军的问题。
但事情真的那么容易解决,叛军也有着十数万人,和汉军的人数相当,要想快速的解决叛军的问题,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当年十万黄巾贼围困南阳,南阳城中数万汉军士卒最后还是被黄巾军攻破城池,太守秦颉也不得不退守其他城池。黄巾贼大多可都是一些没有任何战斗经验的农民而已,结果仅仅是在一些士卒的带领之下,在加上不畏生死,就可以攻城略地,扰乱整个天下。
西凉叛军却又不同,西凉叛军之中多是边郡的守卒,和西凉的羌人。西凉的羌族虽说已经归化百年之久,但是实际上羌人依然保持着其祖先的特性,和北方的鲜卑匈奴一样,都是马背上的民族,一个羌人部落之中和北方的民族一样也是全民皆兵,和中原的汉人比起来,其中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十万已经习惯了和平生活的普通百姓,都能够让汉军龟缩在城池之内依靠着城墙做着抵抗。这些野性未失的西凉羌人组成的军队,自然不是那些黄巾军所能够比拟的,黄巾军就是靠着一股不怕死的气势,几乎就是打下了整个天下。相比之下,各个方面比黄巾军都要强上许多,即便是对世人震撼最大的不怕死,西凉军也要强上三分。
即便是现在聚集在美阳四周的汉军都是汉军之中的精锐,叛军也是当年黄巾军一样的军队,叛军主将只要不是什么傻瓜。汉军从击败到击溃叛军,至少也要有着数月之久。
想到这里张温的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一个川字在张温的额头之上显现出来。
沉稳的脚步声在张温的房门之外响起,“大人,孙坚求见。”
张温抬起头来,脸上带着微笑道:“文台来了,进来吧。”
一名身着玄色铠甲的汉军将领走入房间之内,其人身材高大,容貌俊伟,一眼看去便有此子绝非凡人的感觉。
张温见到孙坚进来,让孙坚站到张温的身侧,张温指着桌面上的地图说道:“文台,你来看。”地图之上用两色的笔墨密密麻麻的标注汉军和叛军的势力范围,还有之前一段时间之内汉军和叛军分别进攻的方向地点。
“文台,有什么感觉。”张温低声问道。
孙坚看着地图上的标注,沉声道:“一片僵局,大人,请看。”孙坚用手指着汉军驻扎的地方,道:“我们利用地势卡住了叛军前进的道路,使得叛军若要继续前进必须打破我们的封锁,也就是逼着叛军强攻有着完备的防御措施的我们。”
“但现在,叛军并没有选择进攻,和以前一样,只是进行小规模的试探,甚至连拉上来的军队,都已经不是叛军的正规军队,而是从叛军占领区域之内,强征的百姓。我们现在即便是击溃再多次这样的进攻,对叛军也没有任何威胁,当然同样叛军对我们也没有任何的威胁。如果叛军集中全力攻击一处的大营,或许还有着一丝冲破封锁的机会,但叛军却也是兵分三路。叛军之中最为精锐的两只部队,一支是由跟随韩遂和之后投降的西凉戍军组成的部队,这一支部队驻扎在川口镇,切断了我们和渭河水营之间的联系,而且叛军在河面之上架起了营寨和栅栏,已经完全切断了周慎将军在水路之上支援我们的道路,现在美阳城中的一切都要依靠陆路上的运输。而川口镇更是给了叛军一个进入三辅之地的缺口,虽然叛军不可能大规模的渗入,但是派遣一些骑兵部队,还是可以做到的,最近运粮队屡屡遭到进攻,就是因此。”
“叛军另外一支精锐部队,就是那些有西凉各个羌人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军队。这些公马娴熟的羌人组成的骑兵部队,来去如风,战力也是不凡。前些时日,城外的大营险些被攻破,正说明叛军军队的精锐。这支军队卡在我们和北面董卓之间,使得两军互为犄角之势的方案,几乎失效,仅仅靠着城外那两座不到五千人的营寨,根本发挥不了作用。袁滂将军虽然攻坚还可以,防守却要差上一些。”
“按你的意思,也就是我军处于不利状态之下?”张温反问道。
“看上去,确实如此,但实际上却是两方实力相同,或者我军更要强上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