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篡清-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月二日,复州前线地清军依克唐阿部、徐邦道部、赵怀业部几十个新旧杂错地营在日军的一次攻势下就已经大溃。
九月三日,日军迫近复州,白发老将宋庆部先头数营总算赶到了复州城,在宋庆督战之下,总算勉强击退了日军先头部队地进攻。但是复州左近,村坊镇里,全部被日军扫荡席卷。日军征清第二军主力从旅顺源源而至,摆开了攻城大炮。
九月五日。日军发起总攻击,复州万余清军失利,大队退往盖平。而盖平那里已经有一支第二军分出的小支队,在日本舰队掩护下驳运上陆,本来还有点秩序撤退的清军在盖平前一下崩溃,依克唐阿,赵怀业,徐邦道,宋庆等在部下保护下死战得脱,再退牛庄(现营口)和田庄台一带。收拾余烬,准备再战。
过了牛庄和田庄台一带,出黑山,就已经踏上辽西走廊,而锦州就将在日军的兵锋之下!
地图之上,日军青色箭头张牙舞爪一般,攻击速度极为疯狂。在楚万里他们总参判断,唯一能延缓日军的前进速度的,就是他们的补给能力了。日军第二军携带地火炮众多,所以攻击据点的能力相当强大。但补充这些弹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从接到的最新消息来看,日军已经停顿在盖平一带,征发粮草。等待补给弹药。就算如此,瞧瞧地图,从安州赶往辽西走廊要多远,而日军离辽西走廊几乎就在咫尺之间了!谁也不知道,宋庆,依克唐阿他们,能不能撑到徐一凡赶至!
在徐一凡的记忆里,在他那个时空的甲午,好像日军在东北打到了牛庄田庄台,在山东拿下了威海。全歼了北洋水师之后。两翼都受到威胁的煌煌大清,就再也支撑不下去了,只好求和。
唉,时间紧,任务重阿…………谁让自己非先得当这个徐武穆…………
仔细的看了一会儿地图之后。姜子鸣抬头,眼中精光四射:“大人,是不是要派我们骑兵先期归国,一路大张声势,联络地方。对日军侧翼形成威胁。牵制他们对辽西的攻势?”
聪明!
徐一凡在心里大赞了一声,不愧是积年的老马贼。这虚张声势,骚扰袭击地本事足足的。
“安州到辽南,足足一千五百余里距离,你确保能及时赶到,对日军形成威胁其侧翼态势?”
徐一凡死死的盯着姜子鸣,目光严肃,刚才的随和,甚至还能和部下开两句男人间黄腔的好脾气,完全不见了踪影。
姜子鸣淡淡回答:“回大人的话,如果只是虚张声势,标下有办法。如果是冬天大雪封路,或者春季翻浆,那是怎么也来不及了。现在夏天路硬,还有努力的余地。”
徐一凡看了姜子鸣良久,而姜子鸣就在他逼人的目光下一动也不动,神色坚定。
徐一凡头也不回的下令:“给国内去电,转告辽南前线作战诸军,我徐一凡,就要到了!让他们坚持住!子鸣啊子鸣,你可不要让我白说大话!”
姜子鸣身子一动,又稳稳站住,只是默然行礼。徐一凡捶了捶他的肩膀:“下去准备,你们明日就大队先遣出发,一应前敌事宜,我给你便宜行事地权力。再给第一镇全军,第二镇一部修整两天,我接着就誓师归国!”
姜子鸣大声领命,要走不走的当儿,突然回头:“大人,我们走了,南允容他们谁来镇抚?”
徐一凡摆摆手:“我已经在整顿中朝抗倭联军第一军了,他们接替你的任务,今儿你还要和袁大人交接一下,南允容那里地备细,你和他全部交代了…………”
“中朝抗倭联军第一军?袁大人?”
徐一凡看他一眼,耐心和他解释。历史兜兜转转,徐一凡在准备转移注意力,准备回国经营的时候,总算又把朝鲜镇抚的权力,还给了当初在朝鲜带着庆军当了几年呼风唤雨人物的袁世凯,这次比上次的权还要重,徐一凡走后,袁世凯就是半个朝鲜的太上皇!
酬功如此,也尽够了。一个半路投靠的人,徐一凡就放手畀以方面。盛军整编之余剩下的那两三千人,徐一凡也没给他们禁卫军第三镇的番号,而是鼓捣出一个中朝抗倭联军出来,袁世凯将代替姜子鸣,镇抚北朝鲜大部。那两三千前盛军,将和南允容的杂凑武装混编。加上大同江一带留守地第二镇一部,既可以遮护自己的地盘,也可以用这个联军名号,加大对南允容这个傀儡政权的管束镇抚能力。两三千盛军,加上老于朝事的袁世凯,肯定比姜子鸣有力得多。
别人都没觉得徐一凡这个安排有什么,袁世凯还感激涕零状的来谢委,一副忠诚勤奋地样子。现在虽然是徐一凡委的黑官黑差遣,战事平定之后,按照徐一凡的功绩,他便宜行事委的这些手下,朝廷必然有个对应的交代。一军总统,负担方面,战后前程不可限量。
可是就徐一凡自己心里明白,下意识里,他就对这忠诚勤奋地袁老哥,有点忌惮……
公元一八九四年九月八日,禁卫军直属骑兵标及配属朝鲜花马队共八百余骑,携百余面上有徐一凡到四个大字儿地大旗,作为禁卫军旋师国内的先锋,先遣出发。这些骑兵,全部调换了新式地毛瑟马枪,还给了姜子鸣几千两金子,十几万白银作为经费,不够之处,徐一凡已经承诺,只要姜子鸣开白条出去,他一概报销。
八百骑兵,怒马如龙,踏过鸭绿江,返回国内!
今天字数少了一点,大家凑合吧,实在状态一般。明儿平安夜,奥斯卡也不出门儿了,依旧更新。
第四卷 不一样的甲午 第五十八章 展开
 更新时间:2009…10…16 14:46:26 本章字数:7429
东北,吉林将军领地内,中朝边境的安东县。
这个地方,就是后世的丹东市,自从同治十三年边地开禁以来,每逢夏季水涨,这个小小县治,就变得人烟繁盛,中朝边境的密密原始森林砍下来的原木,都借着鸭绿江水放排,在江口装船,直运向大清的各个海口。同治十三年前,这里不过是一个叫做沙河子的破败村庄,还有一个小小驿站,现在却已经有了一点繁华县治的气派。
但是甲午开战以来,往日络绎不绝而来的各种木材商人,放排的船工,山货商人,收购高丽参的东货商,都已经不见了踪影。日本军队在朝鲜,在辽南掀起两地战火,黄海海面挂着膏药旗的军舰往来穿梭,谁嫌命长,来这里做生意?
还不仅仅是商人绝足,在安东县,本来就驻有吉林将军领的关外旗兵好几个佐领,还有吉林练军几个营头,近年朝事不稳,还有一个徐一凡在搅风搅雨,中朝边境可屯重兵的不过就是安东县这里,鼎盛的时候足足驻有二三千各路兵马,追着大军屯扎专门做军营生意的商人也不在少数。日军登陆辽南以来,光绪连连电谕关外诸将领。吉林满洲将军恩铭奉命唯谨,不管打不打,样子总要做到,这里的兵力全部抽调一空,准备回援辽南。
诸般动作之后,安东县城整整空了一大半,中江台税局的那些税狗子也害怕战火,溜号回了腹地。来安东开饭馆。开客栈,开大车店大烧锅的那些客商,也纷纷锁门回去躲兵灾。
平日里到了中午这个时候儿,正是街上摩肩擦踵,熙熙攘攘的景象,各个饭馆都是挤不动的人,煎炒烹炸,香气四溢。现在街上,却是冷冷清清的。除了几个老头子靠着墙角晒太阳,就看见一彪人马,勒马站在县城土围子门口。翘首南望。
这彪人马,哪怕夏天都穿着皮袄,这是东北常年在外的人们必备地装扮,晚上露宿。谁知道会不会降温,冻着了没医没药的了不得。现在日正当头,不少人都讲皮袄一截袖筒卸了下来,搭在腰上,露出了插在腰带上面足有二尺长的长匕首。这些汉子骑着的都是辽东骏马,马鬃毛都长长的,没有修剪,立在那儿不住的刨蹄子喷气,也不知道等了多久。每条汉子都背着大枪,有湖北造的五粒快。有德国的毛瑟,花旗的雷明顿,还有四瓣火老式土枪,铁板开司独头弹快枪,林林总总。什么都有。
除了那些满脸胡须老深,一看就是大架杆子爷们儿地骑手,还有穿着厚棉布皮面长衫的粮户装扮的爷们儿。东北地面,谁不知道粮户和大架杆子之间关系如何。大架杆子强了,可以给粮户上保险票收钱。粮户强了。可以指示大架杆子保庄守产,保护他们地商队商号。更有的粮户干脆就是马贼,官兵来了是老实庄户,官兵走了庄丁就摇身一变,做起没本钱的买卖,对经过商队收税征钱。
今儿这场面,马贼爷们儿不说了,吉林本地,中朝边境的那些出名地大粮户,放排的头子,挖参的老把头,基本上都到了!在人们等候的时候儿,还有源源不断的人马到来,多是枪马齐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