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篡清-第2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慈禧又哼了一声:“小日本调了多少兵,筹了多少饷?我们能调多少兵,能筹多少饷?他们怎么来,我们怎么迎?皇上,你也说个道道出来啊?”
这下光绪是真的怔住了,他身边的人物,包括整个大清上下,只看到的就是大清大而日本小,一百个当中倒有九十九个认为此战怎么打都必胜。谁也没留意他们的兵到底是怎么布的,朝鲜现在到底是怎么样一个局面,要打仗的话得筹多少饷,怎么筹饷…………
光绪身边,可没有象徐一凡身边那样一个参谋本部做全盘筹划,反正打仗也是李鸿章的事儿不是么?慈禧等着他回答,光绪想想,也只有含糊回答:“老佛爷,民心士气都是如此,筹饷调兵想必也是顺手儿…………各地督抚都有电来了,说小日本欺人太甚,他们都会尽力筹饷调兵,老佛爷,这气不可泄啊!”
看着满地跪着的大臣,再想想这些日子看的督抚们地折子,慈禧突然就是满心烦躁。尖声地喊了起来:“由着你们去闹吧!反正我是归政荣养了。过个生日都过得不安心!皇上你真是孝顺得很!”
一句话就说得光绪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直挺挺的戳在那儿不敢说话。
慈禧一摆手:“下去吧!宣战,筹饷,调兵,都由着你去闹,到时候不要让我收拾烂摊子就成!皇上,我就一句话。打仗不是书生叫叫就成,你还是好好儿的和李鸿章商量一下,打也要打一个模样儿出来!”
~~~~~~~~~~~~~~~~~~~~~~~~~~~~~~~~~~~~~~~~~~~~
天津。北洋大臣衙门。
短短一两天下来。李鸿章的老态就明显得再也掩饰不住了。
往日这位大清重臣身板笔直,声音洪亮,谈笑间气度阔大。但是随着日本宣战。驻天津日本领事冷笑着将这个消息在联合调停会议上面宣布,并且夹着皮包走人之后,一直还在竭力维持的李鸿章一下就苍老了不少下来。
整个战事的担子,一下就全部压在了他的肩膀上面!
谁都知道,北中国地筹防。二十年来都是李中堂一人为之。而日本宣战,主战场就在北中国和朝鲜。都是他李鸿章的地盘!
时势之下,不应战已经不可得。但是一旦应战有什么闪失,他李鸿章一生功业,就付诸流水!中法战事之后,李鸿章已经背上了全天下的骂名,那次好歹是在南方,而且对着地是法兰西这么一个强国,对小小日本地挑衅,他绝对失败不得!
日本宣战的消息一旦传到,李鸿章马上就回衙门坐镇,电报和雪片一般发出,各个口岸,各个地方,一连串的筹防筹饷地命令发出去。重中之重还是朝鲜,他一连串的电文发给叶志超,只许胜,只许稳住朝鲜局面,不得失败!他要什么增援,李鸿章拼了老命,掏出老底也要给他送到!万一失败,在他李鸿章下台之前,他还满有把握砍了叶志超的脑袋!
这一忙就是不知道东方既白,昏头脑涨的就听见杨士骧的声音:“中堂…………北京那边传来朝廷地消息,皇上带着大臣们请了慈训,看来就要对日宣战了…………朝野风潮,都是非要应战不可,退不得了…………说不定明日就要对日宣战…………”
李鸿章抬头一看,就看见杨士骧也是眼圈黑黑的,整个人仿佛都瘦了一圈,报着一叠文电憔悴得仿佛随时都能倒下。
李鸿章心头一暖,这个莲房,这一年来也跟着他吃了不少苦,殚精竭虑地筹划不说,还在朝鲜差点被徐一凡收拾了!
想起徐一凡他就犯堵,朝鲜的事情,徐一凡那一万兵是绝大的助力,但是现在怎么也拉不下脸来要徐一凡帮忙,就他李鸿章的范围。现在既然赶上架了,他就不能倒下,要撑着场面,向徐一凡示弱,那就表明他李鸿章对战事没有把握,那么弹劾的折子马上就要如雪片一般!
他李鸿章不仅是在同日本作战,也是在和国内作战啊…………
风雨飘摇,千疮百孔的大清,实在打不起一场近代化的战争!现在他李鸿章能指望的,就是他养育数十年的北洋子弟,能激发天良血诚,为他好好卖命!
看着李鸿章温暖的目光,杨士骧眼眶就是一热,强忍住了,最后还是迟疑着道:“中堂,您瞧,是不是我走一趟平壤,去找一下徐一凡…………”
李鸿章扬手:“小车不倒只管推吧,现在我哪离得了你?我相信叶曙青,恩情在这儿,严刑峻法在这儿,他还想保住自己功名权位脑袋,就得卖命!我李鸿章不是对下无恩的人…………”
正说话间,就看见一个幕僚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满脸的喜色。看见李鸿章和杨士骧在那里,就扬起手中的电报,大声的道:“中堂!中堂!叶军门急电,牙山大捷!牙山大捷!”
轰隆一声,却是李鸿章推倒了桌上的砚台,一时间,老人脸色苍白,眼睛里面竟然有泪光闪动。
第四卷 不一样的甲午 第三十二章 奔流(中)
 更新时间:2009…10…16 14:46:07 本章字数:7134
元一八九四年七月二十四日,从朝鲜传回牙山大捷消超叶军门的布署指挥下,聂士成全军四营奉军,从成欢至牙山,枪炮如林,回环轰打,摧破日军逾万。日军所谓大岛部队者已经溃不成军,据称毙命者日酋十余员,日兵数百名,旋旅而退。聂士成军伤亡也逾百余员名。因为弹药消耗过大,而且伤员需要安顿,在日军仓皇而退,牙山前路无忧,所以暂时整军,向南撤往仁川修整。
叶志超的电文还自豪的宣称,“经此一战,日军破胆矣!”
此电一到,国内欢腾,李鸿章附电称聂士成所部奉军,素称淮军劲旅,士成劲气内敛,胆大心细,深孚军心。叶志超运筹之功,也极可称道。请朝廷奖出力官兵,以鼓士气军心。
光绪简直乐得见牙不见眼,他才从慈禧那里得到了开战的许可,本来还心中有所惴惴,怕军旅之事,国朝十余年未曾经,日人来势汹汹,正不知道胜负如何。叶志超捷报一到,顿时心就落在了肚子里面,聂士成不过四营兵,就击败日军逾万,就算打个折扣,也是相当大的胜利。既然如此,两万五千在朝淮军,足以稳守而有余!
既然朝鲜能保住,本土自然无忧,在朝鲜不管打成什么样,都只对帝党有好处。这份捷报一上,帝党大呼求战的声音更高上了一层。光绪立即电谕,聂士成实授直隶提督,赏云骑尉世衔,回国即补。其他出力员,责聂士成速开保单。而叶志超有统辖展布之功,赏头品顶戴,三眼花翎,加级记录三次。盼其指挥若定,确保朝鲜,归国之后定颁懋赏。
同时也电谕李鸿章。不论如何艰难,要李鸿章确保朝鲜陆师饷道,以能源源接济,不至匮乏,方能连战连捷。
除了他们,还有对徐一凡的吩咐,李鸿章不好给徐一凡下电令,光绪可没这样的顾忌。电谕徐一凡禁卫军所部,必须负担起保护好叶志超所部淮军后路责任,开放大同江口,负责转运补给物资————丰岛海战之后。就连光绪也知道北洋水师无法直下到仁川附近。但是这份电谕也等于变相否定了李鸿章的保船制敌的计划,北洋水师必须从老窝出来,掩护海路补给船队直抵大同江口,从陆上转运到叶志超那里——至于李鸿章和徐一凡如何协调,该做怎样的具体补给计划,北洋是不是能和徐一凡和衷共事,这可不是天子该管的事儿。
当日下午,光绪摆驾太庙祭天祷祖,默祈祖宗神灵保佑。当日晚间,光绪诏告天下。日人凶顽,侵我宗藩,为社稷计,为万国公法所承认之中国朝鲜宗藩体系计,大清帝国自今日起,不得不奋起迎战,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
~~~~~~~~~~~~~~~~~~~~~~~~~~~~~~~~~~~~~~~~~~~~~
啪的一声。徐一凡将朝廷转发给他的电谕扔到了桌子上面。自从那次淮军进逼不成,反而委徐一凡为朝鲜北路会剿钦差大臣之后,作为让步,已经将电报线拉到了平壤,意思就是说以后朝廷有什么变动。一定会电谕告知徐一凡的禁卫军,就是想让徐一凡不要再无所约束地闹得太过份。
所以朝廷的电谕,这次徐一凡也第一时间恭读了。
回答这份电谕的,也就是一声冷笑。
“先战成欢,再战牙山,现在又整军回仁川…………一路向北。这还算是胜仗?李鸿章也是沉浮江湖多少年,怎么还看不明白这个?”
徐一凡隐约记得历史上面叶志超讳败为胜,虚报了牙山大捷。虽然那个时候的历史他记得有点七七八八,不能太做数。可是这份叶志超的战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对,哪有打了胜仗,还放弃了牙山这种屏障仁川的要地,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