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阙-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琰亲王停止了对他的责问,走过来摸了摸我的衣袖说:“快回去吧,雨太大了,回廊两边没遮没拦的,雨都飘进来了。”
我抬眼问:“王爷,宋大人怎么啦?”
“没事,他想让本王回嘉峪关,说匈奴人这些天冒雨在那边布防,好像要加大力度进攻了。可我怕雨下久了这里闹水灾,不敢走,他就不高兴了。”
“他不高兴?”我失笑:“您是王爷,是他的主子,在您面前,哪有他闹情绪的道理。”
琰亲王又无奈又宽容地一笑道:“多年的君臣,已经跟朋友一样了。他的性子也跟公主一样,有什么就说什么,火了就发火,生气了就跟我甩脸子,就因为他这份耿直真诚,才成了我最倚重信赖的助手。”
看来,皇家兄弟的品味是一样的,母后也说皇上就喜欢她敢顶嘴。
生怕我对宋方有成见,琰亲王又炫耀似地告诉我说:“先帝在世时,曾亲自下旨征他为官,被他称病拒绝了。有一次我带他进宫,先帝还当面封他御史之职呢,他情愿冒着抗旨不遵的罪名,也不肯奉诏。”
我再次忍俊不禁,宋大人的忠诚给了王爷多大的安慰啊,所以,脾气再臭也是个性,床头打床尾和的闹剧哪怕天天上演,他也是乐意的。
这不,看着宋方消失的方向,琰亲王眼中露出了最真挚的担忧与关切:“长乐,你叫个人去请御医,让他给宋方看看,淋一身水来又淋一身水去,小心着了风寒。这节骨眼上他可病不得。”
正文 第八十六章  策反反被策
 更新时间:2009…5…25 0:11:15 本章字数:3840
交代完长乐去请御医看宋方,琰亲王多此一举地跟我解释:“本王是怕他生病了误事,如果本王去嘉峪关,他就得留下,这里必须有人坐镇处理,密切关注渭河水位。”
说到水位,我也无心取笑他了,蹙着眉说:“昨天晚上我还梦到这水殿被大水淹了呢,早上起来特意观察了一下荷花池的周围,好像并没有通向外面的水流。”
琰亲王道:“有的,是暗河,当初为引水入池,动用了几百民夫挖了三个月。不过公主放心,即使发洪水也不会淹到这里来,本王的寝宫,肯定是绝对安全的处所。”
我忧心忡忡地摇了摇头:“王爷真的觉得这里绝对安全吗?一旦发生大洪灾,老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到时候去哪里征集军备物资?匈奴人根本不用打,直接长驱直入了。”
见他面色沉凝,我再接再厉地说:“如果只有皇上的地界下大雨,王爷这里风和日丽,也许王爷可以不费吹灰之心就把皇上赶下台。不需要别的法宝,王爷只需把关中出产的粮食往灾区拉,在各个道口施粥,多修造几个难民营,难民们就会感恩戴德,从此追随王爷。可现在的问题是,王爷的地盘似乎成了重灾区。”
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天爷还是帮皇上的。如果京城那边并没有闹水灾,西京一旦沦为洪泛区,必定得向京城求援。即使皇上统辖的地区也闹水灾了,那边到底国土广大,比琰亲王偏安一隅,家底子要厚得多。
但人总是这样,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只听见琰亲王不悦地抢白:“何以见得本王的地盘就一定会成重灾区?这雨说住就住了的。”
我下意识地捂住嘴,为自己刚才的话深深懊悔。琰亲王也算是修养不错的了,要遇到个脾气暴躁的,比如某人。这会儿恐怕已经动怒了。乌鸦嘴,走到哪里都是不受欢迎的。
难怪从古到今见之典章的著名说客寥寥无几,这活儿不好揽那。动作慢了吧,怕贻误时机;快了吧。又怕心急吃不上热豆腐。比如我今日这话就说得忒快了点,才下了两天雨,怎么就沉不住气,在这里大放厥词呢?可千万别引起琰亲王的反感才好,到时候弄巧反拙就糟了。
于是我赶紧陪着笑道:“王爷说得也是。这雨说住就住了,陇西一带是河流地上游,不容易闹洪灾地。”
一面说,一面闭目合掌祈祷。
琰亲王总算笑了起来:“你在做什么?”
“我在为此地的百姓祈福,骂自己是乌鸦嘴。赞王爷开口便是吉祥之语。总之,好的不灵坏地灵,啊,不对不对,是坏的不灵好地灵,天,我今日这是怎么啦?光说错话。”
琰亲王脸上笑容萎谢,但还是语气温和地说:“别喊天了,本王早就说过。不信那些神神叨叨的东西。本王从来只相信自己!所以公主大可以放心,即便这里真的变成了重灾区。本王也决不会以为是公主说了某句话造成的。”
难得他如此开明,我便斗胆问了一句:“如果西京真的……王爷有何打算?”
“这雨再下两天不停,渭河水位暴涨地话,本王会考虑公主的建议。本王不信人间的神棍,但尊重天意,人心可逆,而天道不可违。若京城那边安然无恙,独这边遭灾的话,本王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说得严重点,这叫天要亡我。”
觑他神情惨沮,不再如初见时那般意气风发,再仔细打量,居然于鬓边发现了星星点点地白发!到此刻我才惊觉这场暴雨带给他的压力之大,一切的轻松都是装出来的。亏他还每天笑容可掬地陪我做这做那,一应饮食起居皆亲自打点,极尽周全。撇开谋反者的身份不谈,其实他也挺不容易的。
心里一阵恻然,我真心诚意地安慰道:“别这样悲观,十二年前的那场大洪水,淹了多少地方,倒了多少房子,死了多少人?最后还不是挺过来了。后来的七八年,年年丰收,各地的粮仓都装不下了,真正地米烂陈仓。现在想来,老天爷就是这样地,让人间遭过灾受过难后,又会补偿,给人几年富庶的日子过。”
琰亲王沉默半晌,才深深叹息道:“但对本王来说,机会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没有了。”
我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他也很快意识到自己地失言,略带尴尬地转开视线,假装去看雨中残荷。
他这样说,等于公开承认自己心怀异志,并且把匈奴入侵造成的混乱当成一次谋朝篡位的大好时机,如果因为天降洪灾使他穷于应付,从而乱坐失良机的话,以后只怕再也没可能了。
如果这会儿是在京城,光是这番话就可以定他的罪了,但如今我在人家的地盘上,就亲眼见他在勤政殿上坐朝,臣僚们三呼万岁又如何?从他出走西京的那天起,一起就基本上明朗化了。他和皇上,即使能暂时达成和议,联手共击匈奴,将来的兵刀相向还是免不了的。
明知不可为,我还是尝试着劝道:“就算不当皇帝,王爷依然是非常尊贵的身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王爷若在危难关头主动跟皇上求和,以后回朝,他照样尊您一声王叔的。”
琰亲王摇头轻笑:“音音,如果不是对你有一定的了解,我会以为你在帮着皇上诱捕我。别傻了,皇上是什么人,你比我心里更清楚,只要我露出了一点反意,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你以为我跟皇上合作成功后他还会留下我吗?不会!他会马上调转刀口对付我。”
我忍不住回他:“您还不是一样?击退匈奴后,您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跟皇上争夺那个本属于他的宝座。所以不是他要杀你,是你要杀他,他才不得不自卫的,没人会引颈就戮吧。”
“公主你搞错了,不是本王容不下自己的侄儿,是他容不下本王。”
“那么。始作俑者又是谁呢?皇上一开始对您可是尊敬得很。他甚至对当皇帝根本没兴趣,那时候天天装病不朝,您应该还记得吧?如果您不出走。不处心积虑谋夺他的江山,这场叔侄之争根本不会发生。”
琰亲王露出了难以置信地表情:“你以为他装病不朝是对当皇帝没兴趣?恰恰相反。他就是太有兴趣了,所以不满太后和本王越俎代庖,他那是负气的表示!不让他当名副其实的皇帝,他就撂挑子,让我们背上架空皇帝的罪名。其实。我原本真是想好好辅佐他的。”
这番话,前一半我还信,以皇上正式亲政后地种种表现来看,负气之说基本成立。可最后一句就太搞笑了,他当我是白痴吗?
我不禁笑出声来。
琰亲王也知道自己说了一句太明显地谎言。急忙自我辩白:“本王会这样做也是出于自保,就像你说的,谁会引颈就戮?若本王一直留在京城,再过几年,等皇上羽翼丰满了,他照样会杀了我的。天下至尊只有一个,他怎能容忍一个类似摄政王地王叔存在。就连你的母后,将来都……”
“都怎样?”
“没怎样,也许不会到那一步吧。太后到底是女人。再能干,对他地宝座也不会造成什么威胁。何况还有母子名分存在。以子弑母,无法向天下人交代。”
我听得心惊胆颤:“你是说,皇上可能会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