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阙-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羞辱在。
我不想用上这个词,但我真的觉得,无论谁被当成傀儡都会有羞辱感。若说年纪小,史上多的是小皇帝,有的几岁就登基,到十五岁,照理,可以亲政了,国君十五岁就可以行冠礼。
不过呢,如果十五岁再加上体弱多病,不让小皇帝亲政的理由就比较充分了。
我不知道太后到底是怎么想的,她个性要强,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却并非权势欲特别强烈的人。她自己也说过,当初会谋夺皇后之位完全是被逼的,因为她不争,别人就会将她踩在脚底下。既然她有这个实力,为什么不给自己争取更好的生存环境?
女人身男人心,再配上一张绝美的脸,这样的女人能征服天下所有的男人。所以她先征服了我父亲,后来又征服了先皇,登上了一个女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峰。
只是,她做太后就已经够威风了,为什么还要把皇帝架空,自己独揽大权呢?虽说朝政是她和琰亲王共同把持,但根据我的观察,连琰亲王都是看她的眼色行事的。朝堂上的最后决策者,肯定不是琰亲王,而是太后。
至于皇帝,既然不愿意被当成傀儡,为什么又要装病——或者说,配合太后的要求装病?
装病的确可以减去一些当木偶的尴尬,只是躲得了一时,躲不过一世,皇帝终究是要亲政的。现在不树立勤于国政的贤明君主形象,到时候怎么顺利接掌朝政?
和皇上一起踱回里屋后,我挥退从人,坐在他对面问:“皇上是不是盼着能早点亲政?”
他回避着我的眼光说:“姐姐还没完全康复,我连朝都不想上了,还亲什么政呀。一切都等你好了再说。”
这分明就是间接承认了。我劝道:“既然这样,你就要让母后和朝中大臣们明白你的心意啊。”
“有人不明白吗?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已。”说完这句,他头一低,眉眼间露出了懊悔的表情,也许是觉得自己冲口而出的话有些欠妥吧。就连傻瓜就听得出来,他指的这个人是谁。
虽然的确是事实,我心里还是很难过,因为我真的不想看到母子之间上演争权夺利的悲剧。但愿再过几年太后能功成身退,把权柄移交给已经成年的皇上。但愿皇上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励精图治,做个好皇帝。
我假装没听懂他的话外之音,还顺着他的语意说:“也许有那样的奸佞之辈,但决不是大多数的人,更不是所有的人。皇上老是不上朝,希望你不上朝的人自然称了心,但那些对先帝忠心耿耿,对皇上寄予厚望的人则会寒心。”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有疑惑,也有隐约的激动,声音却压得很低地问我:“那你呢?如果我始终装病,任大权旁落,甘当傀儡,你是称心,还是寒心?”
“我会忧心。母后曾说过,她希望我能早缔良缘,有家有孩子,这样她才能安心,因为她再疼我也陪不了我一辈子。人终究只能独自面对自己的命运。母后和王叔能代你理政的日子有限,再过几年你就要自己来,要努力当个称职的皇帝,这样我们的国家也才会长治久安。皇帝不问政事的国家最容易走向动荡,因为谁都想成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那个人。”
“就听你的,等你好了,我就上朝去。”他笑着答应我。
我忙声明:“我现在就好了。”1⑹ k  小 说 wàp。1⑹κ。cn 文字版首发
他眼神闪了闪:“再等几天吧,等你能像以前那样行动自如,走路不需要搀扶的时候,我再找个黄道吉日回朝听政。”
我摇着头笑了起来:“皇上要上朝听政,任何一天都是黄道吉日,根本不需要挑日子的。”
“呃,其实我是想找个日子为姐姐的康复庆祝一下,到时候弄个火盆让姐姐跨过,去去霉气,以后永远都别再受伤。”
我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跨火盆,在民间是刑满释放或流放的人回家时才要跨的。”
“啊,那是我听错了。”皇上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耳朵。
“没关系的,皇上的心意我领了。”
正文 第四十三章 悠悠母女情
 更新时间:2009…5…16 12:20:24 本章字数:3420
  这天的晚膳,我主动提出在紫薇阁用的,不能老是叫太后往我这边跑,她已经够忙够操劳了。
  起初,御膳房准备在我的瑶光殿临时辟出一间餐厅,专门给太后和皇上用膳,但被太后否决了。她说:“公主伤成这样,我哪里还吃得进那些山珍海味?这段日子我吃素,不沾荤腥,御膳房也不许宰杀动物,给公主积点德,这样兴许她好得快些。”
  太后都吃素了,其他人谁还敢吃荤?弄得整个瑶光殿一月未闻肉味,那些平日里吃香喝辣的大小总管们不知是怎么熬过来的。因此,在去紫薇阁之前,我特地让人送来几桌酒菜,以作为他们辛苦侍疾的犒赏。
  路上我想起来问皇上:“祁云海一案,现在审得怎么样了?”
  他摇了摇头说:“我每天陪着你,没管这些事,跟你知道的一样多。”
  我忙道:“你不是说我好了之后,你要去亲自审一审吗?这几天就去吧,早点把案子结了,把祁云海放出来。一个戍守使,老关在大理寺也不是回事,嘉峪关一带囤积的几十万大军长期没有主帅,也怕出乱子。”
  皇上突然目光锐利地看着我:“你这么希望他无罪释放,是不是你看上他了,所以想他早点出来好娶你?”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亏他怎么扯上的,我哭笑不得地说:“皇上,您的想象力实在是太丰富了。”
  他还是不依不饶:“那你为什么这么关心他?你自己算算,这些天你都问了他多少次了。你身上的伤可是他的人刺的!这伤疤还没好呢,你就忘了痛。”
  我耐着性子给他解释:“‘他的人’,与‘他本人’,完全是两码事。打个比方,我的瑶光殿里有人犯事,难道就是我犯了事,也要治我的罪吗?就算连坐也分亲疏的,祁云海不过是可怜那些人,才收留他们,给他们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他自己常年在外,又没跟这些人一起生活,即使是以前的旧交故知,也早就生疏了,哪可能了解到他们的全部动向。”
  “总之,你就是舍不得他!听听你这口气,多为他打抱不平,多疼他啊,你又跟他见过几面,就这么了解他,这么相信他?”
  我彻底无语了,在满地翻滚的醋坛子面前,再说任何话都有被歪曲的可能,我索性闭嘴。
  好在,紫薇阁也到了。
  有了之前的教训,餐桌上我只字未提祁云海的事,只是在膳后借口体虚无力在春熙宫留了下来。
  晚上母女俩就寝的时候,我才开口向太后打听这件事。
  太后的态度还是没变多少,坚持认为祁云海在此案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使不判重刑,也要革职查办,让他解甲归田。
  我问她:“那镇东戍守使由谁来接任呢?”
  太后说:“这个人选我还在考虑中,琰亲王想提拔他的副手,我属意的是另一个人。”
  “谁的副手?琰亲王自己的,还是祁云海的?”
  “当然是琰亲王自己的。他也有他的道理,这些年,几个戍守使渐渐羽翼丰满,就有些自大自专起来,暗地里培植势力,再任其发展下去,一旦形成裂土而治的态势,朝廷就危险了。”
  “可是”,我担心地说:“琰亲王已经掌握了朝廷的精锐部队,京畿之地的安危也全在他的掌握中,如果东部的驻军也落在他的手里的话……”
  太后道:“这也是我担心的。不过事情要一分为二地讲,从某一方面来说,如果让皇室亲王统领中央军队,再加上整个东部的驻军,当然更有利于朝廷的稳固;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亲王有异心,妄图取皇上而代之的话,这样就等于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说得难听点,叫自掘坟墓。”
  我沉吟了一会道:“要说呢,这琰亲王也似乎不是很有皇帝野心的人。”
  太后马上让我阐述原因:“为什么你这样肯定呢?”
  在自己的亲娘面前,我当然是怎么想就怎么说了:“如果他很有野心,想自己坐上皇帝宝座,他就会在乎自己的继承人问题。一个将来要做皇帝的人必须有后代,否则光杆司令一个,一人吃饱全家饱,就当上了皇帝又有什么意思?琰亲王一直不肯成亲,在我的理解里,这是个喜欢洒脱崇尚自由的人。权势可是最大的束缚。”
  太后提出质疑:“那他现在又为何把持朝政?”
  拜托,把持朝政的是您吧,琰亲王不过是二号人物。即使是这个二号人物,也是他一步一步顺理成章走过来的。
  我说:“他的皇帝兄长不在了,剩下孤儿寡母,皇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