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躯就是一个孩子用手一推都能弄个跟头,可就是这个老人家,不仅生育了八个孩子,还用她那每天看着都要结束的躯体把他们养大,直到成人。
王光和强子是在上小学之后认识的,之所以处的来,是因为他并不把王光的家世看的那么重,不象上学前的玩伴因为父亲的地位虽然对王光很畏惧,但都厌恶他。
上学的第一天,他们们就发生了一场决斗,当然,强子那缺营养的身体,怎么能和王光这吃八件糕点长大营养过剩的身体相比,几个回合就被王光干爬下了,可那小子很勇猛,和王光缠斗到直到老师把他们拉开,还奋勇的向王光这个他当时根本撼不动的身躯,虚空的踢了两脚。
第二天他们就成为了好朋友,至于什么原因,不知道,可能是惺惺相惜吧!所以第一次分桌的时候他们就强烈要求在一起,老师经过了几番思考最后还是同意了。说实话,当时王光对他,比对他家老头子还好,什么东西都和他共享。但他知道,强子和他在一起并不完全是因为这些。
至于强子能和他共享的只有贫穷了,那时虽然很小,他们却很在意那份友情,并且终于在王光转学去县里读书的前一夜,他们歃血为蒙,一个头磕在了地上,成为了一辈子的兄弟。
王光懒的理强子,一下午都在郁闷中度过,老师讲什么也听不进去。放学的时候也显得无精打采,并怀着极大的悲愤心情回到了家。
家里三个大一点的姐姐都已经出嫁了,而且都有自己的工作,四姐读的是小中专(就是从初中考出的那种)市财政学校,马上就要毕业了。五姐在县城读书,已经高三了。所以家里就剩王光哥一个,老太君基本上是每天都围着他转,至于父亲,那时候很少回家吃饭的,他有数不清的应酬。
老头子还没有回来,家里就老太君一个人正在做饭。老太君每天见他回来都很高兴,就好象他十天半个月没有回家一样,王光最感觉奇怪的是,从小到大,她没有对自己说过一次重话,更不要说打自己了。
王光母亲是传统的中国女性,相夫教子对她来说是一生最大的责任。她也不怎么出去,每天的任务就是在家等儿子和丈夫。做饭给他们吃是她的工作,在她认为,象她这样的女人,能有一个象这样的男人就是她一生最大的幸福。
王光父亲除了脾气暴躁一点,偶尔会臭骂她一顿,还真没有象其他北方男人那样动不动就打她。在王光的印象中,父亲骂的最多的就是她愚蠢,却从没有动过她一个手指。
母亲已经是五十岁的人了,但在农村,因为不用风吹日晒,和同龄人相比看着也就四十出头的样子。老太君放下手里的锅铲,用她那胖手在王光头上爱抚了一下:“大宝子,去洗手,马上开饭。。。。”
王光对她这个习惯性动作很反感,极其不耐烦的把头偏了偏就去洗手。因为她不分场合,基本上是在她身边,只要不是很忙,就会这么做。王光计算过,不到五分钟,她那个胖手就会出现在自己头上,简直就成了她的小宠物。
他们娘俩吃完饭,母亲就去看她那个12寸的匣子。他们家是镇上第一个买电视的人,王光对那东西不怎么感冒,因为那时候动画片很少,他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把作业写完了。
那时的中国的教育其实在现在看来很简单,弄一个半封闭的大院子,找一些外表看起来种地的穿的差不了多少的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把一些无知的孩子圈起来,且美其名曰:义务教育。第一是防止孩子们流入社会受到伤害,第二是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全民扫盲。虽然大部分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是一种机械行为,但同时也是为了孩子能以后不至于写不全自己的名字,算不请自己在队上每年的工分。
但那时候有一点确实是现在无法比拟的,就是那时的教育真的是义务教育,初中以前的所有费用也就那么趋趋百元人民币,放到现在可能也就是一个初三学生一个月的资料费,这我说的还都是农村标准,如果放在大都市可能要翻几倍。这里面有社会进步的原因,有教育受重视的原因,有人民币贬值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管理原因,说深一点是人为原因。
王光从来不反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和社会都有不同的历史使命。王光对自己所经历的教育的理解就是:九年的基础教育还是过长,六年就足够了,初中的大部分学业都可以在小学完成,高中可以是四年,那段时间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候,要给他们充裕的时间感悟人生,如果觉的知识面不够,可以把大一的课程加进来,总之一点,二十岁之前把人给我放到社会上去磨练。
这其中还要提一点,就是英语,王光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它,如果不是到了北京,可能他这辈子都不会看见一个真正的外国人,而且学了那么多年英语,到现在也只是记得几句日常用语而已,但在记忆里在升学的过程中,它耗去的精力要超过一半,大学时候的过级考试更是让人痛苦不堪。直到现在王光还弄不明白的是,许多著名学院的中文和历史系本科毕业生都很很难找到工作,一些不知名学校的外语专科生倒成了抢手货,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连****的具体时间都弄不清楚,但并不妨碍他们成为97——03这段历史时间的弄潮儿,难道是人类只有忘记了自己的历史,人类社会才能取得巨大的进步?
王光小学和初中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好,是非常好,其实不是有多聪明,现在想来,中国的初级教育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仅代表个人观点)。在半封闭式的学习环境中,知识结构单一,思维不开阔没有创造性,五年的时间只有那么一点点知识量,你说能有什么难的。唯一有一点含金量的就是作文了,可对于王光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他小学的作文基本上都被老师当范文了。
由于父亲的原因,学校对他格外重视,得到了学校和老师的重点培养和照顾,基本上参加了学校能组织的一切活动。而且还在历次活动中充当重要角色。如今的他,不仅是班级的班长,而且还是学校的大队长,相当于大学的学生会****。
不的不承认那段所谓的辉煌日子锻炼了他,造就了他。因为学习好,因为学校的重视,他得到了同龄孩子无法得到的诸多机会,参加各种能参加的活动,频繁的与老师接触,甚至都涉及到了一些政治(无非是一些竞选等)。当同龄孩子还在为有一个从未谋过面的远方叔叔在县城而沾沾自喜时,他已经代表学校乡镇多次参加了县里举行的各种活动。
父亲没有忘记今天中午的事情,晚上回来就骂他:“我说你就不能少给我丢点人,是不是这俩天没有归拢你,你就忘了自己是谁了。”
王光这个时候一般是不会吭声的,这时候辩解,只能使老头子更愤怒,不能表现一点的反抗意识,沉默是金。
他父亲看了一圈也没有看到扫帚,也就放弃了,估计又被他母亲给藏起来了。看来今天老头子心情不错,大手一挥:“别看了,去你自己的屋学习去。”
王光连忙下地回自己的房间,挨着客厅的房间现在是属于他的,去年老头子终于“发怒”了,把他从母亲的被窝里驱逐出去了,还批评母亲对他太溺爱了。要说母亲也是,一直搂着王光睡,为此他不知道被李里那臭丫头龌龊过多少回。
第三章 王光其人(中)
现在他有了自己的房间,可以做很多事情。父亲基本不怎么考察他的学业,所以在他自己的小天地里,他可以为所欲为。他有数不清的小人书,有些是自己买的,有些是姐姐门给买的,最近俩年他对小人书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在爸爸的几个下属那里弄了几套书,虽然很多字都不认识,但读起来很过瘾,所以对小人书那种低级的东西已经看不上眼了。
他弄来的第一本书就是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也就是写那著名的小李飞刀的那本,从此他就喜欢上了古龙的书,虽然他觉得金大侠的小说更严谨一点,可他还是喜欢古龙的风格,他觉得看古大侠的小说很刺激,有一种剥丝抽茧的感觉,而且古龙对男女感情的描叙是那么的让人向往。
他还看了几本外国的名著,其中有一本司汤达的《红与黑》也让他很入迷。那个于连,那个充满幻想执著梦想的的于连,那个既想和现实抗争,又缺乏勇气和信心的于连,最后他终于象一个男人似的去了。王光常常在想,自己的这一生会不会也象于连一样。
迷迷糊糊中被母亲叫醒,他极其不情愿的起来,胡乱的洗完脸,就和父亲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