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体的时候,说不得一个冬天之后个儿就窜高了。”
李纨虽然觉得不必让兰哥儿休学在家,但也没说什么。
贾母就回头嘱咐熙燕,“让佑哥儿也回来,现在天越发冷了,他们书院有没有改时间?还是这么一大早就走,孩子身子弱哪里受得起。”
熙燕就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和湘云说话的宝玉,笑道:“他们先生要求严格,我这几天也觉得太早了些,只是佑哥儿倔强,非说读书本就是这样,还说他不知比别人幸运多少倍,说他们先生说过,这天下不知有多少寒窗苦读的学子竟是连肚子也填不饱的。”
贾母深以为然,“所以咱们出生在这样的人家都该感恩才是。”
王熙燕也觉得自己很幸运,这一世她一出生就不知道比多少人幸运了,她是挨饿受冻过的,这世上再没有比饥饿和寒冷更加恐怖的事了。
对前世来说,这一世的磨难几乎算不上磨难了。
“我也是这样和佑哥儿说的。”
贾母更喜欢熙燕了,她觉得和熙燕很说得到一起去。
宝玉则不屑,“他们既连饱肚都做不到还去读书,不是连累家里人吗?读了书考了官又如何?难道又转过身来剥削那些曾经和他一样穷困的人吗?”
熙燕看着宝玉,叹了一口气,这时候的宝玉就和她读小学时一样,愤世嫉俗,对那些人抱着升官发财的公务员满是愤恨,几乎只要一提到当官的,在她的脑海中就是受贿不干正事的人群,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增多,见到了越来越多的事,心态才慢慢的放平和,再回想当年的偏激,只能说是少不更事了。
而现在的宝玉就处了这一种情况内,如果现在有人对他说教,他就会愈加反感,对自己的认知不仅加强,还会对官场更加厌恶。
所以熙燕只是笑笑,并没有反驳,她知道,现在的宝玉还只是幼稚的,他并不能独立的思考那些事。
宝钗却是微微皱眉,劝道:“宝兄弟这话却是说错了,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他们读书做官也是为了造福百姓,也让家里过得好些。佑哥儿和兰哥儿小小年纪就知道读书上进,宝兄弟也要多学学他们才是。”不要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宝钗张张嘴,见老太太和王夫人都在这里,也就将最后一句话咽了回去。
王夫人感激的冲她点点头,拉过宝玉,“你宝姐姐说得对,你看你,才上了几天学,又跑回来,也亏得老爷不在,要不然还不知要闹成什么样呢。要我说,你明天也回去上学吧,你看兰哥儿都能去,佑哥儿更是每天那么早起床,你比他们大,难不成还比不上他们?”
宝玉扭扭身子,不乐意的看着老太太。
贾母就道:“行了,他老子教训他,你也教训他,整天跟老鼠见了猫似的,还嫌吓得不够呀。我们这样的人家又不巴望着他科举,读不读都是一样的,而且宝玉又不是不读书,你看外头的人不都夸他聪明。”
熙燕见宝玉红着脸低下头去,难得的笑开来,摇摇头,见王夫人表情尴尬,就转开话题道:“老太太,宝玉就是个静不下来的,我看还不如拿了绳子捆起来,让人拿了书在他耳边念,在眼前给他看,说不得一两年后他就考了个状元回来,到时给老太太换一个诰命。”
贾母乐得哈哈笑,指着宝玉道:“这个办法好,回头就叫人把你捆起来,看你还往不往外跑。”
说得众人都笑起来,屋里的气氛重新回到温馨。
熙燕坐在贾母身边满意的看着,不管暗地里如何汹涌,只要这表面还能维持平静,只要贾母还凌驾于所有人之上,就暂时没人敢打这帮女孩的主意,包括她的。
量好尺寸,熙燕黛玉和湘云就一起回去,湘云在前面跑,黛玉和熙燕走在一起,“你的事如何了?我见你这几日总发愁,问你,你又不肯说。”
熙燕叹了一口气,“这事和以往不同,实在是太大,就连庄嬷嬷我也没敢透露给她知道,姐姐,你要是知道了,说不得以后会有危险,既如此,不如不告诉你。”
“我们深闺里的女孩,什么事能有危险?”
“那林姐姐看我这几年跟你商量的事哪一件是深闺里的事?”
黛玉顿时不语,熙燕在外面的田庄铺子她都知道,以前她不懂,以为熙燕只是单纯的想找她拿主意,可是渐渐地她就发现熙燕是教她如何处理这些事。
黛玉虽不知道为何,但也知道对方这是为她好,也就认真学起来。其实这些并不难,以前在扬州她母亲也带着她在身边教过一些,她这几年又处处小心,免不了就要观察周围的人,她也是见过凤姐儿处理的,所以接手并不难。
“可是王家那边又找你麻烦了?”
熙燕摇头,“这倒不是,姐姐别问了,不过我也不知忘了什么事,这几日总觉得心突突的。姐姐帮我想想,可是忘了什么大事。”
“能有什么大事?佑哥儿的束脩交了,虽然天气开始冷了,但佑哥儿也没生病,给姑苏的信也写了,你祖母母亲那边庄子的账册也看完了,事情也交代下去了,我实在是想不出来了。”
王熙燕停下脚步,黑暗中,黛玉没有看到她的脸色不对,“林姐姐,你可给林伯伯写信了?”
“写了的,照你说的,没半个月写一封信给父亲,怎么了?你有话要对我父亲说?”
熙燕当年和黛玉熟后就常劝她写信回去,一开始是一些问候语,再后来是黛玉的日常作息的事,其中还参杂着熙燕从医书中抄下来的几个养生的方子。
后来熙燕更是让黛玉写一些佑哥儿功课上遇到的难题请教他。
熙燕觉得,让林如海更加牵挂黛玉也许他会活得更久些,心里有了牵挂的人总是不舍得离开的,而且写信可以发泄人的情绪,林如海劳累之后能和黛玉写信说说话,说不定会让他的心情变好,从而身体也会强健些。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熙燕还让黛玉总是写些苦恼的事情过去,比如和姐妹们口角了,先生没有夸她之类的事。
熙燕的解释是,“你总是报喜不报忧,只怕伯父会更加忧愁,不如略微写些忧愁,那些无伤大雅的事,伯父见了只会更加放心的。”
作者有话要说: 我再也不吃罗非鱼了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三十六章
熙燕停下脚步,她想起来了,今年最大的一件事应该是林如海病危!
熙燕看了一眼毫无所知的黛玉,叹了一口气,关于林如海生病,书中只有几句话,却跨度一年之久,她明明已经尽量提醒林如海注意身体了,不知道这件事能不能推迟一些,现在正是夏家的困难时候,她有些分身乏术,但又不愿放任黛玉独自一人去面对。
更何况,当初她是计划和黛玉一起去一趟扬州,顺便回一趟姑苏,那两位老人的事情也该解决了,他们重情义,她总不能毁信誉吧?
她和弟弟亲自去接人,总有办法将几位老人接到京城来的。
黛玉察觉到她的心思浮动,问道:“怎么了?”
“没事,我们快回去吧,湘云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熙燕拉着黛玉快步走。
湘云早就跑进了黛玉的房间,在床上打了个滚,这才拿了些绸缎出来,熙燕见了阻止道:“大晚上不要做针线,小心以后眼睛看不见。”
湘云不乐意的瘪嘴,“家里几个姐妹要过生辰,怎么也要送贺礼过去才是。”
“叫你白天只往外面跑,来了十几日还没玩够。”黛玉一把抢过东西扔在篮子里,道:“明儿我帮你一起做,不过是几个荷包,做个两三天就完了,何苦去熬夜。”
“我明天也没什么事做了,我也帮你吧。”熙燕和黛玉都知道湘云哪里是为了姐妹过生辰用的,恐怕是怕家里两个婶娘问起要做了交差的。俩人也不拆穿。
湘云使劲的抱着黛玉,“好姐姐,你们真是太好!
“作死了,还不快松开。“黛玉气急,就用手去挠她,湘云咯咯的笑着,倒在床上,也用手去挠黛玉,黛玉最怕痒,惊叫连连。
熙燕就上前帮忙,一起按住湘云,湘云叫道:“你们两个欺负我一个算什么好汉?”
黛玉笑着接口,“我们本就不是好汉,只不过是小女子罢了。”
闹了半响,三人的头发都有些乱,也不特意去收拾了,叫人打了水来梳洗睡觉。
熙燕也正打算入睡,佑哥儿却跑了过来。
熙燕将他拉到自己身边,摸摸他的脸,问道:“怎么还过来?”
佑哥儿不好意思道:“姐姐,先生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几位师兄弟打算后天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