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熙燕半张着嘴巴,“这,这也太戏剧了吧?”
“戏剧?”
“哦,我是说这也太有缘分了吧,那做媒的是谁?”
黛玉的脸更红了,“就是你未来婆婆呀。”
“老夫人是苏家长房嫡女,若是她肯做媒,那苏子涵就算不是嫡支,家里肯定也很受重视,只是不知道家里情况如何。”
黛玉知道的要更多一些,今天贾母将她单独留下,将苏子涵的情况细细地和她说了。本来说亲的事不该和她说的,只是贾母怜惜她,就想问问她的意思,这才说了。
只是黛玉也明白,她的婚事是由贾母做决定的,所以这些事不过是告知她罢了。
贾母虽然很满意苏家,但还是要再确认一遍,她不能因为一时的大意害了自己的外孙女,所以派人去细细地打听着苏家的事和苏子涵的为人。得知这林远和苏子涵是朋友,连忙将他也请来了。
林远知道苏子涵竟然求娶黛玉时,差点将口中的茶喷出来(如果有的话),苏子涵今天还对着他满脸笑容呢,竟然一点风声都不露,实在是太过分了。
虽然在这点上对苏子涵不满,但林远心里还是快速的衡量了一下苏子涵做自己妹夫的条件,半响,暗自点头。苏子涵倒是勉强配得上黛玉。
王夫人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却如困兽一样转来转去,凤姐儿就有些不明白,道:“太太,林姑娘能有一门好亲事,说不定以后还能帮衬宝兄弟一把呢,毕竟宝兄弟和林姑娘一块儿长大,就如同兄妹一样。”
王夫人皱眉,“你知道什么?我们府上可还是欠着她银子的,那么多的银子,若是苏家逼了我们还,如今府上正是艰难的时候,我们拿什么还?”
凤姐儿就眉眼跳跳,总算是想起先前给黛玉说亲的那些人家。那些人家别说权势比不上贾家,就是钱财上也大大的不及,恐怕就是知道了这件事,也不敢明着和贾府要钱吧?
凤姐儿只好垂下眼睛,当做什么都没听见。
王夫人暗自着急,只是她如今连探春的婚事都做不得主,更别说是黛玉的婚事了,正要想个法子给苏家传一些话时,贾母就快手快脚的和苏家交换了庚帖。
王夫人顾不得扫尾,急忙出手。
严氏听到下人回报的这些消息,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这位王夫人也好有意思,内侄女得了这样一门好亲,她不高兴也就罢了,怎么还破坏?若是她看上了黛玉做她儿媳还情有可原,偏偏她只认定了自己的外甥女做儿媳,怎么就扯上了她?”
春红沉吟片刻,道:“太太,我看我们还是去查一查吧,别是有什么隐情我们不知道,等过两天下定要再反悔可就困难了。”
在外面听了半响的苏子涵连忙进来,道:“我知道是什么缘故。”
严氏就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苏子涵面皮微红,却还是道:“今天林远将我叫去,却是将原委一一都说了。先前我打探消息的时候就隐约听说贾府曾借了林姑娘的银子盖园子,原来并不假。先前贾府为省亲建了大观园,因为银子不够,就跟林姑娘借银子。林姑娘商量了林远,这才将留给她的商铺的一半拿出来给贾府抵押用,共计二十八万两,只是之后园子又要收拾,里面各种摆件也要用钱,贾家又跟林姑娘借了二十二万两银子,如今她的商铺却只剩五处了。只怕这位王夫人是怕我们苏家知道了逼着他们还钱,这才使出这样的计谋的。”
严氏就皱了眉,“这位林姑娘的耳根子也太软了,怎么能这么轻易就将这么多的银子借出去?”
苏子涵却笑道:“何必拘泥于这些身外物?我倒觉得她将感情看得极重,这点甚好。银子没了可以再赚,而且她又如何知道堂堂荣国府竟会为了不还银子而使这样的诡计?
财帛动人心,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严氏不相信黛玉会不知道。只是不知道她为何会这么轻易的就将银子借给了贾府,难道她还有什么依仗不成?
严氏却是猜的不错,黛玉要不是有父亲私底下给她留的那些银子,怎么说也不会这么轻易将这么多的银子借出去。若是只她一人还罢,偏偏她还有生哥儿要抚养,就算不为她自己着想,她也要为生哥儿,为整个林家想一想。所以于某种程度上来说,黛玉还是很小心的。
王夫人的计策没成功,苏家很快就过来下定。
严氏的意思是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苏子涵都会呆在京城任职,所以他们的婚事还是就在京城办了吧。贾母求之不得,连忙让人写了信给林氏族长,告诉对方黛玉定亲了。意思是你们给黛玉保管的那些东西该还给黛玉了。这时候的贾母还没有想起被自家借去的那些铺子。
严氏也写了信给苏子文,告诉他苏子涵的婚事定下了,好说了自己要在京城主持子涵的婚事,所以让他将以前给子涵准备的聘礼都装船运到京城来,以后子涵就在京城成亲了。
苏子文收到信就跳起来,大骂道:“我弟弟的婚事什么时候轮得到你做主了?竟然问都不问我一声。”当即就让人准备船只,他要上京。
董姨娘听说连忙过来拦住他,“大爷,这件事还是和大太太说说吧,等大太太同意了您再上京。”
苏子文就气得指着她的鼻子骂道:“你这是打算挑拨离间?大太太让你替她管家,你就是这么报答她的?妾就是妾,果然是上不得台面!滚到一边去,来人,给爷备船。”喊着,就越过董姨娘往外走。
董姨娘就是脸色一白,苏子文从没这样说过她。
苏子文却觉得焦头烂额,第一次深切的觉得还是妻子在身边好,至少这些事情她都会提前打理好的。
大管事就跑过来请示,“大爷,大太太让将聘礼装船,那到底是装还是不装?”
苏子文心情不好,当下就踢了大管事一脚,大管事动也不动,那脚不过是贴着他的衣服一下,一点力道也没有,他也早已习以为常。
“当然装!你怎么变得这么笨了?你家二爷都多大了?在江南娶不到媳妇,难道到了京城也娶不到?除了先前给攒下的聘礼,再从库房里搬一些。”要是弟弟太出息,娶了个身份高贵的怎么办?还是提前预备好聘礼,免得到头来还要手忙脚乱的准备。
苏子文后院的妾室们听说大老爷要去京城,就三五结伴的一块儿到正院去,想求了苏子文带自己去。
苏子文正满心惦记着京城的事,这时候见她们过来,只觉得耳边嗡嗡的响,就不耐烦的挥手道:“爷这次谁也不带,你们快回去吧。”
其中一个看上去才十多岁的姨娘就笑道:“大爷又在胡说了,要是我们不跟着,那谁来伺候大爷您呢?”
“就是啊,就是啊,大爷,您就带上我们吧。”
苏子文不耐烦的道:“京城不是还有那么大太太吗?让她伺候就是了,而且实在不行再买就是了,现在船实在是装不下人了。”最关键是他要真敢把这些人带过去,妻子非得把他扫地出门不可,当然,弟弟的碎碎念更恐怖。
几个姨娘顿时失望得不得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黛玉的婚事定下来;贾母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下来了,此时她总算是有时间回过头来看探春的婚事。因为有贾政的同意,探春的婚事也进行得很顺利,只是在下定前王夫人却来见贾母重新提起了宝玉和宝钗的婚事。
贾母冷哼一声,却不再阻拦。
王夫人松了一口气,连日的打击,现在总算是有一个好消息了。
和张家下定后,王夫人也和薛家下定了。
大观园一时安静下来,大家都没了出游的兴致。
一下到了迎春出嫁的日子,*云过来为她添妆;大家才知道*云和卫家公子也定了婚事;探春就叹道:“姐妹们能相聚的时间也实在不多了。”
一时间,众人都沉默了下来,不管先前有多少芥蒂,有多少矛盾,在这一刻都显得有些微不足道起来了。
几人没有发现,门外的宝玉怔怔的站了良久,直到司棋过来好奇的问了一句“二爷怎么不进去?”,宝玉听见却是转身就走。
几人听到声音,熙燕和探春就出来看,只来得及看见宝玉消失的背影……*云跑出来,问道:“二哥哥呢?”
熙燕道:“走了。”说完拉了*云回去,*云就好奇的问道:“怎么就走了,也不进来坐坐……”
探春则倚着门口出神,二哥哥变了,先前不过是变得懂事一些,但还是那么的不知天高地厚,可自从宫里赐下婚事,二哥哥病了一场后他就再没笑过,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了。好在他除了不笑,情绪有些低落外还算正常,所以老太太和太太在着急一段时间后也就放下心来。
看着宝玉的背影,探春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