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嬷嬷就有些犹豫,钱氏正好看到,就皱眉道:“嬷嬷有什么话不如说出来,都这时候了还有什么好隐瞒的?”
赵嬷嬷就道:“我倒是觉得一人挺合适的,只是怕太太嫌弃她身份低些。”
“什么人?”
“就是我才说的荣国府的姑娘,她是庶出的,排行三,我才听那些仆妇叫她刺玫瑰,就是因为她性子坚强,谁也不敢惹她,听说她自从去年开始帮着府上的嫂子管家,一年下来还未荣国府省了不少的银子,更别说她相貌才情都不输给那几位姑娘,所以……”
钱氏沉吟道:“只是不知她为人如何?”
“太太何不亲自去看看?”
“只怕会打草惊蛇。”
“太太好糊涂,如今府上谁不知道您在急着给大老爷选续弦,就是怕您走后别人亏待了三位小主子,所以您现在去见任何人,夫人都不会觉得奇怪的。”
钱氏想想也是,满意的道:“当时不过是掩人耳目提出来的主意,谁知道却这么好用,不错,那回头你给荣国府下帖子,我亲自去看看她。”
赵嬷嬷就应了一声。伺候钱氏回了齐国公府。
张仕成正要出去,见嫂子回来,连忙下马请安,见钱氏脸上青白,心中就有些担忧,道:“嫂子,我给你请个太医来看看吧,要是张太医看的不好,我们换刘太医,换个药方子说不定有奇效。”
钱氏心中微暖,含笑拒绝,“我最近觉得好多了,还会张太医的药方好,你不用给我换。”说着就要扶赵嬷嬷的手进去,只是才走了两步又停下,转身低声问张仕成,“小叔,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告诉嫂子,嫂子给你选个好媳妇。”
张仕成脸上微红,钱氏见了微微一笑,“不用害臊,这只有嫂子呢,你只和我说。”
赵嬷嬷就带了丫头往后退了几步。
张仕成努力想了想,道:“只要那人能帮的上嫂子就好。”
钱氏心里就有些愧疚,又有些感动,眼里有些热流,“尽瞎说,以后你媳妇是要跟着你过日子的,怎么能说能帮的上我就好呢?我只要你们夫妻两个以后多多照顾你侄儿侄女就好。”
张仕成认真的看着钱氏的眼睛,保证道:“嫂子,我是你和大哥带大的,要不是您和大哥,我现在指不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要是对侄儿侄女都不好,那我还算是人吗?”
“快别胡说,”钱氏连忙道:“这是嫂子的不是,嫂子不该特意嘱咐你这件事的。我也不瞒你,嫂子这几天早出晚归的就是帮你相媳妇呢,嫂子也有私心。我在婶娘手底下吃了十多年的亏,我就想着给你找个泼辣一点的,只是又怕以后你们两口子脾气犯上,日子过不下去,倒是我害了你和弟妹。我又怕她性子太泼辣难免对你侄儿侄女不好,这才想着再选一个即使性子泼辣,但心地还善良的,这几天也没跟你商量,你别怪嫂子。”
张仕成就认真道:“嫂子,我怎么会怪你呢?咱们家的情况您还不知道,要是给我娶一个性格温柔的,只怕会被剥皮拆骨的吃了,最后还要给我惹麻烦,所以还是泼辣一点的好,我喜欢!”
钱氏就露出了笑容,“只要你不反感就好,以后你们要夫妻和睦,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张仕成就犹豫了一下,问道:“嫂子,那人是谁啊?”
钱氏一愣,看着难得扭捏的小叔子,就忍不住哈哈的笑起来,“嫂子心里有了人选,只是还没确定,等嫂子拿定了主意再告诉你。”
张仕成就在钱氏的笑声中红着脸离开。
赵嬷嬷就有些不理解的看着钱氏,“太太,您怎么把这件事也给二爷说了?”
钱氏就道:“他和府上的老爷不是一类人,他我带大的,他念着我和他大哥的情分,就算是我们不说,他也会照顾三个孩子的,可若是我现在说了,又开诚布公的将自己的安排告诉他,他只会更感动,对三个孩子也只会越发好。奶娘,我如今不止一次的庆幸,当年我竟然怀着一腔柔情将他带大,并且下狠手将他的坏习惯给纠正过来了,而他也事我如母。”现在在她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才能给她的孩子们找到一个避风的港湾。
张元通看到妻子回来,连忙起身扶住她,等身边的下人都退下去了,才关心的问道:“你怎么样了?要不要重新再找个太医看看?”
钱氏摇头,“你我都知道,何必再去费那个神。”
张元通沉默半响,道:“都是我没用,不然你也不会病成这样。”
☆、第一百十八章
钱氏微微一笑;握住张元通的手;看着他的眼睛道:“嫁给你;我不后悔!”
张元通嘴巴微阖,一把抱住妻子;良久说不出话来。
在外人眼里;他就是一个没用的窝囊废;实际也是;如今他的面子是靠着自家弟弟撑起来的。但好在他在妻子和弟弟面前还算一个男人。
张元通红肿着眼睛,手紧紧的抱着钱氏;哽咽道:“他们别想伤害我们的孩子,一个都不行;不然;我就像当年为了成哥儿一样找他们拼命。”
钱氏摇头,“哪里还用你这样?我们如今的处境比当初不知好了多少,他们不敢的。等我再给成哥儿娶个能干的媳妇回来,我看他们还得意什么。”
张元通连连点头,“就是,到时我们搬出去,离他们远远的,他们再没办法的。”
钱氏则不愿意,“这个国公府是你的,以后就是我们孩子的,凭什么我们要搬出去?你们就不搬,我看他们能耐你何。”
张元通知道这是妻子的执念,他不愿这时候刺激她,连忙应下。
钱氏休息了几天,就给荣国府递帖子。贾母心中惊讶,他们虽然和齐国公府有来往,但因为现在齐国公府的爵位是张元通的叔叔继承,而张元通几乎不在外面走动,所以他们和钱氏也没什么来往。
不过她也知道钱氏既然上门来,那肯定就是有事,她也不拦着,决定明天见面。
钱氏在来前细细地打扮一番,将脸上的病容遮去不少,看着只觉得比别人脸上苍白一些罢了,看不出什么大病来。
凤姐儿引着她进来,王夫人就笑道:“多久没见你了,近日可还好?”
钱氏则向贾母笑道:“托老太太的福,这几日身体好了不少。说句不怕老太太笑话的话,我的身体向来不好,先前就觉得有些沉重,这才上护国寺去上香,谁知道回来后竟好了不少。他们只不信,只是我现在却信了。”
贾母眼里闪过了然,道:“这神佛之事谁又能说得清?就是不信,也该敬着,可不能胡乱议论着。”
钱氏点头,“谁说不是呢?”钱氏左右看了看,道:“我那天在护国寺就碰见了府上的几位姑娘,出落得真是水灵,我见了喜欢的不得了,这次就专门给几位姑娘带了一些东西来,都是自家庄子上的人闲时做的,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好在还有几分野趣。”
贾母也想知道钱氏到底是冲谁而来,所以忙叫人去将探春黛玉等人都叫出来,想了想,除了迎春外,连宝钗也叫出来了。
王夫人见了脸色就有些不好看,只是熙燕也在其中她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钱氏给众人的礼物都是一样的,正如她所说,的确是庄子上做的小玩意,用木雕的马,用竹子编成的小篮子。
几人喜欢得不得了。
钱氏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和贾母说着话,一边却观察着探春,又强撑着身子跟着众人到园子里游玩了一阵。
在临走前,钱氏就送给探春一个手镯,笑道:“这是我年轻的时候带的,现在带早不合适了,你要不嫌弃就拿着,当是我给你的见面礼。”
探春就迟疑的看向王夫人,王夫人心中冷笑,低下头去喝茶。探春只好看向贾母。贾母就微微点头,探春连忙接了。
钱氏松了一口气,这才扶着丫头的手离开。
贾母让探春等离开后才问凤姐儿,“张家还有什么人需要做亲?”
凤姐儿明白钱氏来的目的后就在心里过了一遍张家的人,听说就禀道:“还有一位二爷,这几年一直没说亲。只是,”凤姐儿迟疑道:“那是个嫡子。”
贾母就笑道:“那岂不是更好?你三妹妹伶俐,如今她也差不多到了年纪,回头你帮她多多打听打听,看看他是个什么人。”
凤姐儿眼角的余光看向王夫人,王夫人一直低头喝茶,凤姐儿只好应下。回去后就向平儿抱怨,“太太就立在那儿,我如今主持她的婚事算是怎么回事?老太太也真是的,这不是将我放在火上烤吗?”
平儿就笑道:“我看太太未必会反对,宝玉的婚事老太太心里还堵着一口气,若是三姑娘的婚事老太太能板回一局,说不定这口气就出来了。”
凤姐儿想想也是,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