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不开的。
又如日本的计算机产业。最初以没有得到欧美企业足够关心的地区为突破口,先进入亚洲邻近国家,接着进入澳大利亚,最后打入欧美国家。再如日本的医药及医疗器械。最初也是从侧面向竞争对手进攻,然后在欧美市场上建立自己的立足点。在过去的40年时间里日本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发起最初进攻时,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战略原则。
善于钻空子的日本人在打入外国市场时,无论在哪一个市场都以获得占有率为主要目标。但是,在欧美企业所统治的很多国际市场上,日本产品在技术水平和整个销售网方面都还敌不过竞争对手。换言之,如果采取正面“强攻”的方法,将难以取胜。于是,机敏的日本企业经营者便避实击虚,扬长避短,实行钻空子策略。
近年来,日本企业的目标是进入没有完全被欧美主要对手占领的东南亚、拉美、远东等市场,以自己的优势产品征服消费者的心。例如,在亚洲各国,日本的家电几乎没有遇到欧美厂家的挑战。索尼、松下、东芝、日立、三洋等商标迅速家喻户晓;在拉美,特别是巴西,为了对付欧洲的菲利浦和德律封根,日本至少有5家牌号的彩色电视机进入了当地市场,并进行了大量投资,夺得了这方面的领导权。
日本商人在进入美国市场时,总是选择美国人竞争力薄弱或根本不存在竞争的领域,以被其忽视的方式,出奇制胜。日本本田生产了一种小型轻便摩托车,而这种轻便摩托车开始进入美国市场时,美国人并不看重它,美国企业的经营者甚至将本田公司推出的轻型摩托车称为“一种玩具”。但是,美国人却失算了,日本人在这一被冷落甚至遗忘的角落苦心经营,通过侧翼迂回的作战方式,扬长避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日本人这种侧面作战的战略,实际是一种“钻空子”的战略。
日本人还善于钻别国法律的漏洞,尤其是中国法律的漏洞。日本对华产品出口在2000年以前长期带有明显的歧视色彩,对不同的国家出口产品一直差别对待。如一流的产品销往美国,二流产品销往欧洲,三流的产品则销往中国大陆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消费者及用户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害,日本经营者也总是采取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处理态度。近几年发生在北京的丰田跑车事件、东芝彩电事件、美能达相机事件等等,都是证明。
中国和美国相比较,在文化传统、历史发展、法律制度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尤其在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方面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美国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十分完善,几乎无懈可击。因此,美国消费者得到保护的范围和力度都是非常大的。东芝公司为了避免其更大损失而主动同美国消费者通过庭外和解,给予赔偿,体现了日本人对美国法律制度的深刻理解,也表现出日本人的狡滑。
钻空子是一门大学问,机会的场地虽然看上去似乎已经座无虚席,但只要你挤上去,总会找到立足之地。俗话说,见缝插针,寻找商机必须要有眼光和灵活性。别人横着站,你不妨侧身而立,利用好别人剩余下的空间,你完全可以站得更安稳牢靠。
长沙长富利公司的老板陈子龙被誉为钻空子的专家,他的成功经验是12个字: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人缺我补。这套经验是陈子龙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有一天,陈子龙来到开在五一路的分店,发现该店生意很不景气,心里很不是滋味。经过了解,原来在离分店100米处新建了一栋百货大楼,招徕顾客的手段高明,客流量大,货源充足,有着许多优势,而他的分店在品种竞争、场地竞争等方面都处于劣势。
陈子龙注意到那家大商场的营业时间是早上9时到晚上8时,这使得一些早出晚归的顾客想买临时需要的商品很不方便。于是,陈子龙调整了该分店的营业时间,将以前“早9时晚8时”改为从早上6时至10时和从下午3时至凌晨2时两段,使营业时间基本上与那家大商场错开,这种与众不同的营业时间正好满足了那些早出晚归的消费者,起到了“钻空子”的作用。
陈子龙的商场不仅从商品品种、货源多少、顾客需求变化上进行考虑,而且注意在时间差、服务手段上突出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别人不太注意的细微之处,他更是通过看、问、比、试,不断发掘可供自己利用的特点,使各家分店在不同的销售环境里勇于创新,不断吸引顾客,提高商店的声誉。
陈子龙凭着钻空子这一招,在夹缝中求生存,既提高了自己的经营业绩,同时也避免了同对方的无效竞争,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终于成为长沙现在屈指可数的大老板之一。
看来,聪明人总是能够发现别人忽略或根本不知道的机会空间,并且善于利用开拓。他们独辟蹊径,从小路杀到大路上。由于少了竞争和阻力,他们往往能比别人更有优势,因此也能更领先一步。
上篇日本人经营之道 一巧设机关克敌于无形之中
商场是一个斗智的地方,能在商场上打拼的都不是凡夫俗子,与对手竞争必须会动心机,巧设机关。对方一旦掉在你的机关里,也就在劫难逃了。高明之人设局隐蔽,让对手看不出来,防不胜防,从而克敌于无形之中。
日本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飞速发展,迅速跨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一方面是由于其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和日本企业家杰出的经营能力分不开的。这些企业家往往能通过一些富有本民族特色却又“别有用心”的服务,使一些自以为聪明的客商一步步走进他们的圈套,直到最后才会醒悟,但有利的时机早已错过。
一次,一位喜欢分析日本人精神及心理的美国商人,因生意的需要前往日本谈判。飞机在东京机场着陆时,他受到两位日方职员彬彬有礼的迎接,并替他办理好了所有的手续。简单的寒暄之后,热情的日本人问道:“先生,您是否会说日本语?”
“哦,不会,不过我带来一本日文字典希望能尽快学会。”美国人回答道。
“您是不是非得准时乘机回国?到时我们安排您去机场。”日本人又问。
对此不加丝毫戒备的美国人对日本商人的体贴周到非常感动,赶忙掏出回程机票,同时反复说明他到时必须离开日本回国。于是,聪明的日本人知道美国人只能在日本停留14天,只要让这14天时间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就占主动地位了。
首先,日本人安排异国来客作长达一个星期的游览,从皇宫到各地风情都饱览了一遍,甚至根据美国人的癖好,还特地带他参加了一个用英语讲解“禅机”的短期培训班,声称这样可以使美国商人更好地了解日本的宗教风俗。
每天晚上,日本人都会让美国人半跪在冷硬的地板上,接受日本式殷勤好客的晚宴招待,往往一跪就是四个半小时,令美国人厌烦透顶,叫苦不迭,却又不得不连连称谢。但是,只要他一提出进行此次的商务洽谈,日本人就会搪塞说:“时间还多,不忙,不忙。”
日子就一直这样过去了。第12天,谈判终于在一种胶粘状态下开始了,然而下午安排的却是高雅的高尔夫球运动。第13天,谈判又一次开始,但为了出席盛大的欢送晚会,谈判又只能提前结束。晚上,美国人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有气不打笑脸人,面对日本人的客气和笑脸,美国人只得强装笑脸,听从日本人周密细致的安排,把晚上的时间花在娱乐上。
第14天早上,谈判在一片送别的氛围中再次开始,本应在长时间内妥善完成的谈判压缩在半日内进行,其仓促是可想而知的。正当谈判处在紧要关头的时候,轿车鸣响了喇叭,前往机场的时间到了。主客只好急卷起协议草案,一同钻进赶往机场的轿车,在途中再次商谈合作的具体事宜。就在汽车抵达机场,美国客人就要步入机场通道的时候,双方在协议书上签了字。双方握手道别,美国人终于完成自己此行所负的责任。
你想这项交涉会有怎样的结果?不久之后,当美国商人在履行协议时才发现处处不对劲,己方处处吃亏,这才醒悟过来:原来日本人对此早有准备,只不过是一切阴谋和计策都隐在他们那永恒不变的笑容中罢了。美国商人提起这件事时总是说:“这是日本人在珍珠港事件后最大的一次收获。”
日本人在生意场上的“损人利己”,捞到了不少便宜。这并不能说美国人老实巴交,只能说日本人“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