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尽快作出调整。
恶性循环的魔咒
可怕的不是对危险浑然不觉,而是无视背后的重重危机与风险。
2009年12月16日,我在《通货膨胀早已在我们身边(兼谈房价)》一文中写道:〃……投资就是未来的供应!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过度信贷支撑的情况下,才能与中国的出口相对接,消化掉中国过剩的产能。在次贷危机后,由于美国消费者已经透支了未来若干年的消费,他们的消费能力今非昔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仍然大规模地进行投资,一旦这种供应能力在未来释放出来,产能过剩的严重局面情何以堪?这将在未来让中国作茧自缚……一方面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是大量产品积压。也就是说,在通货膨胀之后,中国将步入输入型通货膨胀与国内的通货紧缩共存的经济形态!〃
西方发达国家压人民币升值(狙击欧元后即正式展开),中国出口下降,结果是:相关产能过剩。
第19节:货币凶猛与房价股市之谜(19)
中国国内大规模投资供应增加,民众收入和购买力跟不上,加之相关投资项目本身就已是过剩项目,结果必然是:相关产能过剩。
都在回到一个点上。
这恰是至关重要的点。
双重过剩的结果是,为了GDP和就业,只能继续搞投资,搞投资只能继续注资,注资缺钱只能继续走投放基础货币之路……回到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下。
由于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只能在本国消化,这意味着人民币购买力下降的趋势难以改变。
另一方面,次贷危机使美国庞大的金融泡沫破灭,美国总统奥巴马必然重回重视传统制造业(吸纳就业)和大力发展新能源(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政策目标线上。事实上,在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即将政策重点放在上述两个领域,同时提出了出口倍增计划,而要达到这些目标,就必须实行弱势美元政策。从大宗商品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意味着一个起涨点的确立和进一步被强化。
但是,美国并非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的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它还必须依赖于科技进步的力量。因此,我此前多次撰文指出,美国经济将在2010年第四季度尤其2010年11月份后走向复苏,由于这种复苏不能在短期内有效吸纳就业,美国经济的复苏在初始阶段将与失业率的居高不下并存,直到重振金融业,美国经济才能全面走好。
合力推动资源品价格上涨
中国庞大的投资,必然带动对资源的需求。
另一方面,美国在这轮新周期实行的弱势美元政策,也在为资源品走牛注入强大的推动力。
两者的合力,必然推动资源品价格的上涨。
我在2009年1月16日撰写的《投资感言》一文中强调:〃当时,我根据利益分析法判断,黄金价格会一直盘整到布什下台和奥巴马上任的交接区,在此前的几次讲座中,我多次提到,黄金价格在等待奥巴马,奥巴马上台之后,黄金价格将走出一波涨势(当时看到1300美元,2010年年初作了对黄金下一阶段的判断)。〃2009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民主党人奥巴马在美国国会大厦西侧的露天平台上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黄金突然加速上涨,而美元经过短暂上冲后,即步入跌势。
早在2008年,我就针对黄金与美元同步性的问题,研究推导出了大致的模型,发现:从2009年起,黄金与美元在某些时段将会同步而行,而且,这种同步性比以往明显要频繁。结果,黄金与美元演绎出的近乎完美的同步性令投资者困惑不已。2009年9月底,我应邀在美国演讲的时候,被很多人问及这个问题。其实,道理并不复杂,当黄金的货币性特征与美元的货币性重叠的时候,或者,当黄金的商品性与美元的商品性特征重叠的时候……美元的商品性只在避险需求强烈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来……二者的趋势就会同步。
奥巴马面临的难题决定着,他必然要强压人民币升值。
实际上,自奥巴马上台后,强压人民币升值的浪潮一浪更比一浪高。几乎每一次中美会谈,人民币升值都是一个必谈的话题。
一方面,美国要实行弱势美元政策,另一方面,又要确保美元独步全球的霸权地位不动摇,就只能通过袭扰唯一能和美元相抗衡的欧元,或者诱发其他相关经济体的危机来实现,即通过引发其他经济体的危机,来强化美元的唯一强势地位。
先升后贬的巨大陷阱
这就意味着,人民币不仅对欧元升值,对美元也必然升值……而这只是强压人民币升值的一个环节,另一个环节将在未来出现,即通过引发日本债务危机的方式,迫使日元快速贬值,导致人民币相对日元也快速升值。
而融资难、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涨、税费负担增加等因素,已经让中国中小企业走得非常艰难。此处还需要提及的是,西方国家的许多企业的生产成本正在由于技术的革新不断降低,这一点更让中国慢慢失去低成本的竞争优势。
如果人民币突然快速升值,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相当一部分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与相当一部分技术含量较高而较少得到政府政策资源支持的民营企业将倒闭。随着倒闭潮的出现、蔓延,人民币赖以依托的基础变得脆弱,人民币对美元就会出现快速的贬值……这种情况下又极容易引起外资、热钱撤离,使人民币贬值压力骤然成倍增加。
第20节:货币凶猛与房价股市之谜(20)
这种危险布局的逻辑是:
先逼迫人民币升值,导致大量出口型制造企业因亏损而破产倒闭,这其中包括许多优质企业,而后,再推动人民币大幅贬值,以推高在中国泡沫和套利中获取的暴利,收购中国的优质企业、人民币资产、资源!
这正是人民币升值之血。
当外部所有的棋子都摆放在应当摆放的位置,当棋局渐成,中国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即将面临的危机吗?
美联储开动印钞机
2009年3月18日、 2010年11月4日,美联储先后宣布推出两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并在2010年12月3日,明确暗示〃必要时不排除推行第三轮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2010年最后一天,美国政府的债务已经突破14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一年的GDP,美国债务的上限在1993年时为4万盖特纳多亿美元)。奥巴马政府必须尽快说服国会,提高债务极限水平。这对经济增长仍十分脆弱的美国来说,绝对是最后一根稻草。否则,赤字巨大的美国将不能再发债,甚至到期的债务也还不了,债务违约又将导致利息大增,美国或许会重蹈希腊覆辙,爆发债务危机,震荡全球经济和市场。而且如果政府支出骤降,将必然导致美国经济骤冷,失业率大增。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绝对不会让这种事发生。2010年2月份,当为拯救经济而让美国的债务规模快要达到极限时,奥巴马政府强力游说,推动美国国会修改法案,将政府负债上限由12。4万亿美元提高到14。3万亿美元。
2011年1月6日,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致函参议院,提醒国会要及早行动提高美国公共债务的上限,以避免引起支付困难和市场混乱。如果国会不尽快采取措施,后果将是〃灾难性〃的。盖特纳说,按照目前的借贷速度,美国的国债数量将会在3月底达到14。3万亿美元,也就是现有的国债上限。
2011年3月1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美国国会不上调债务上限的后果,将比美国联邦政府关闭更具破坏性,且会将美国经济带入动乱。伯南克在参议院金融委员会做半年度货币政策陈述时称:〃如果国会议员们无法团结一致上调美国短期债务上限以通过基本财政重组的方式帮助联邦政府融资,那么破坏性甚于美国政府关闭。〃伯南克强烈支持做出有必要的预算变化以降低美国堆积如山的债务,以及未来几年面临的不断攀升的赤字水平。他表示,美国面临的财政挑战是政府需要处理的最为紧急的长期问题。
美国的债务上限上调为什么很危险呢?因为,14。3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已经与美国的GDP总量非常接近。债务一旦高于GDP,就意味着,一个经济体可能陷入衰弱……道理非常简单,经济发展创造的财富与欠债利息基本持平,通俗地说,就是开始白干了!
这种情况下,债务危机爆发的导火索随时可能被点燃,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即为典型例子。
但美国国会上调债务上限是必然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