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浩楠微微一笑,说道:“当然!现在国库存银只有一千多万两,内府金库算上也不过三千万两,还要休养生息两年,这些银子怕是不够!所以本王需要银子,大把的银子!”
冯邵延这时给张溥解释道:“王爷进行金融改革,所有的金银和铜钱将禁止流通,然后命令所有国民将自己家中的存钱全部拿到银行兑换新钱币!”
张溥担忧的问道:“只是,兑换新钱币谈何容易?只有三千万两害满足不了福王一个人的呢,如何满足大明数千万人口?国朝上下的钱财足够堆成金山银山啊!”
邓浩楠明白张溥的意思,笑道:“子安勿须担心!新货币发行并非一下子就在全国同时实行!而是要有一个过渡期,本王暂定为一年!这一年当中,先从直隶开始,银行开设到哪里,哪里再实行货币兑换。这样一来,我们先前兑换来的白银,便可以再次铸造成货币,然后继续兑换。”
冯邵延说道:“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知道大明国朝到底有多少财富!每次兑换都记录在案,便知道大明国力如何!同时,文武百官、各地士绅商人们到底有多少财富,可以窥探八成!”
“好策略!”
张溥频频点头,对这个计划十分看好。
同治元年三月,邓浩楠着急内阁六个阁臣商议金融货币改革计划,由于邓浩楠已经做好了全盘计划,因此很顺利的被钱谦益等人接受。
三月十二日,大明帝国中央银行成立,王承恩人央行行长兼内务府总管。冯邵延任副行长,同时除去军情局直隶分处处长职务,任命他为户部右侍郎。
第二天,内阁通过了并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银本位币定名为“元”,总重26。6971克,银百分之八十八、铜百分之十二,即含纯银23。493448克。银本位币每元重量及成色,与法定重量、成色相比之下公差不得超大型过0。3,并规定一切公私交易用银本位币授受,其用数每次均无限制。按照计划,先在京畿实行“废两改元”,预计一年内在发行全国统一的银币——“邓浩楠头像”银元,或者称龙币。
邓浩楠头像银元,也称龙币。正面为邓浩楠的大头像,标注汉字银元面值,背面为长城和龙图腾标志,标注阿拉伯数字面值和铸造时间。
央行成立,邓浩楠将户部一千多万两银子铸造成各种面值的银币在北京先发行流通。同时,新建成的帝国铸币厂全面开工铸造钱币,向老百姓大规模兑换不锈钢铸造的硬币。
由于银元本身就有价值,因此朝廷下达银本位制改革,限期将钱币兑换的命令后,并没有遭到各个利益阶层的反对。而对于老百姓而言,他们很少有正装的银子,兑换不起银元,只能将一大堆铜钱和散碎银子到银行兑换成硬币。
这硬币铸造的可比银元好看多了,光泽十足,十分受老百姓欢迎。一时间,但凡到银行兑换钱币的人们,都喜欢兑换这些硬币。这使得银行储备的银元够用的情况下,硬币的储备却是不够了。
不得已,帝国铸币厂只好加开了十几道生产线,大规模铸造硬币,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硬币的大规模发行量超出了邓浩楠的想象,虽然增加的央行和铸币厂的负担,但是反过来却帮助了邓浩楠。
因为三千万两铸造出来的六千万银元根本连北京城内的黄金白银兑换都无法满足,更不要说整个京畿了。
好在人们喜欢更加光亮好看的硬币,使得央行得以缓过劲儿来,顶住了第一波的兑换压力。加上铸币厂大规模的开工铸造银元,将刚刚兑换进来的银两迅速变成银元才得以解决问题。
后来邓浩楠才明白,北京城内的都是王公贵族,哪个家中没有个十几万,上百万两银子啊?不说别的,卖一套房子就不止十万两银子!邓浩楠的三千万两银子作为币制改革的基准金实在有些冒险了。
当然,这也不能怪邓浩楠。大明超级邋遢的理财能力,使得财政收入仅仅才几百万两银子。正常情况下,储备金达到财政的三倍既可以实行货币改革,而邓浩楠手里有三千万两银子,本来足够了。万万没有想到,大明朝廷穷,但是民间可是有的是钱。
这算是藏富于民吗?邓浩楠只得苦笑!V!~!
┏━━━━━━━━━━━━━━━━━━━━━━━━━┓
┃∷书∷书∷网∷∷∷∷∷∷∷∷∷∷∷∷∷∷∷∷∷∷∷┃
┃∷∷∷∷∷∷∷∷∷∷∷∷∷∷∷∷∷∷∷∷∷∷∷∷∷┃
┃∷W∷W∷W.S∷H∷U∷S∷H∷U∷W.C∷N∷┃
┃∷∷∷∷∷∷∷∷∷∷∷∷∷∷∷∷∷∷∷∷∷∷∷∷∷┃
┗━━━━━━━━━━━━━━━━━━━━━━━━━┛
第313章 大兴银行
【今日第二更】
大明帝国金融改革推进的同时,印着邓浩楠头像的货币也迅速流入市场。wwW、作为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邓浩楠的头像引起了国朝上下人们的追捧,因为老百姓很难见到像邓浩楠这样大的官,因此从钱币上过一把眼瘾。
当然,更重要的是邓浩楠深得民心,老百姓都想见到他,类似后世的超级明星一样。
金融改革推行的很顺利,邓浩楠也开始了他的敛财计划。
随着央行的成立,邓浩楠先后成立了四个国有银行。虽然是四个银行,但是都属于中央银行的子公司,为的就是引入竞争机制,防止一家独大搞垄断。
当然,中央银行属于邓浩楠自个儿的,这也该算是垄断吧!
北方银行,驻地北京,统管华北、东北和内中外蒙古以及西伯利亚地区,向这些地区发放贷款并受理存款业务。南方银行,驻地南京,统管长江以南各省,向南方地区发放贷款,并接受存款。东方银行,主管琉球、台湾、夏威夷、西雅图等地区,负责向海外贸易商人和公司进行存贷款业务。西方银行,主管西南、西北各省,包括西藏在内,负责向这些地区的商人、农民进行存贷款业务。
四大国有银行将随着央行同步进行货币兑换业务,同时,邓浩楠深知这个时代的钱庄存钱要收取费用,贷款也是高利贷,而且很少有能够全国连锁的,都是地区性质,甚至有的钱庄只在一个小城镇内生存。
针对这些情况,邓浩楠将后世的先进经营理念带入四大银行。四大银行实行存款免费,针对大量存款的客户实行有利息存款。同时,对外贷款降低利息,禁止放高利贷等一系列措施。
这样一来,士绅官商老百姓们都来了精神。以前把钱存到钱庄,还得客户自己倒贴钱进去,如今不但免费,多存的客户竟然还有利息可以拿,这对人们的冲击力不可谓不强大,简直就是石破天惊的感觉。
古代的人们,由于传统思想的束缚,他们都喜欢攒钱。上至皇帝的小内幤,中到文武百官们的藏宝库,下至老百姓们的私房钱,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多余的钱就攒起来,藏着家中。有的是为了攒钱吃喝玩乐,有的是为了攒钱盖房子娶媳妇,有的是为了存个棺材板钱。
总之,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大明的货币超过一半的钱财无法流通,都被人们给收藏在家了。流通的货币少了这么多,朝廷自然就要增加货币的铸造以满足市场流通使用。和平年代没什么大碍,可是一到了灾荒战乱之年,老百姓们便会把钱拿出来置购物品,这就使得货币流通突然增多,反而使得货币贬值,闹得国朝上下一片混乱。
朝廷对于这种现象无法进行判断和预防,但是现在邓浩楠想出了办法。那就是用银行来作为经济调节的杠杆,这在后世被称为宏观调控,或者国家干预货币工程。
朝廷先出了中央银行,信誉非常好,老百姓们夸赞。接着邓浩楠出了四大国有银行,在全国各地开分号,全国连锁。这样一来,老百姓在本地存钱,可以在外地取钱,十分方便。如果存的多还有利息,这让一直希望攒钱生钱的人们兴奋了起来。
很多士绅商人们都有大笔的钱财放在家里,尤其是东南沿海的商人各个腰缠百万。他们的银子放在家中一时半会儿根本用不上,同时还有被抢劫偷窃的危险。于是为了生钱,为了保险起见,他们便把银子全部存进银行里,这样银行给他们开出票据,盖上国家担保的红戳儿。商人们把银子搁在安全的地方,还能捞到不少的利息,可谓高兴的不得了。
商人如此,小老百姓们也一样,官员士绅们更是拍手称快。
一时间,国朝上下,对于存款道银行的事情津津乐道。
邓浩楠组建四大国有银行的最终目的是赚钱,当然眼前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央行进行货币改革。
因为央行准备金不足,国朝上下需要兑换的钱财十几亿,如此大的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