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传统空间感,但房间与房间的连接仍然比照西洋住宅紧密相连;第三,这类住宅大多建立在城郊结合带,占据了城市中难得一见的山水资源,有心的发展商则借用中国传统社会的地脉风水观,使建筑群组合符合传统认知。住宅间则多采用所谓街巷式布局——这已是较高层面的临摹。
对逐渐成形的中产阶级来说,这样的封闭空间正好暗合了他们对大隐隐于市的向往。家庭结构的自得其乐对他们而言是一种理想状态,这与对墙外公共空间的渴求形成了极大的矛盾。传统步行的街巷在这里已经变成了汽车出入的地方,邻里的功能基本已经荡然无存。这也正是居住者们的矛盾写照:ABC民居的居住者仍然需要西式住宅定义的现代公共空间,需要热闹的城市公共场合,只是这个时段被放在了所谓BusinessTime,剩下的晚上则回归到充满中国风情的、隐秘的、自得其乐的“中式”之家。安闲是一种理想,但只能是部分可行,分时,分地,而且断裂。
所谓院落人家,必有高墙。这跟西方开放且自豪的花园住宅全然不同。中国人对人的赞美,全在内敛和冷静,就算全世界的人都认为中国人最爱财最有财,我们仍然是以不言说财富为美德的。ABC民居在这里又一次显示了它的矛盾和悖论。富不可炫,财为可耻,但藏富于民的高墙大院却又揭露了此地无银的财富所在。而选择这里的人们也是一样的矛盾心情,既欣喜于财富的生长,又希望达到不动声色的境界,最终形成了这种矛盾的产物——ABC民居。
风水不敌画意
不过,从香港、东南亚回潮并势力大增已经年的风水文化在ABC民居中运用得并未如想像中的多。或许是因为风水“行为”已经广泛地渗透到中国的所有建筑市场,形成了一套即定的话语规则,并不独沽所谓中式建筑,也因为ABC民居本身脱不去的“洋务运动”嫌疑,它的建造者、购买者和居住者都不是纯粹的复古主义者,只贪慕这味道而不做信仰,所以风水文化并不过分影响这种产品的设计,它只是作为这个时代的通行规则自然地存在,并不触目。
真正令ABC民居身价直上的原因在于其对山水资源的盘剥和占据。中国的山、中国的水甚至竹、梅、兰、菊,用西方的建筑语言表现始终是不伦不类。中国园林和水墨写意才是这种自然资源最渴求的境界。ABC民居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下,都不同程度地还原了传统闲适意味。这种资源的稀有性在钢筋水泥丛林的如今更令人侧目,进一步明证了被视为“市场补充产品”的ABC民居在资源占据中所处的高地。如果说,中国古代农村留存的精美高宅大院是既有文化又有土地财富的乡绅阶层对自身价值的一种对外宣言,那么,ABC民居也是其阶层表达自己生活价值的一个渠道。
那么,ABC民居是否只能产出豪宅呢?直到目前仍然有存疑,以目前的市场来说,基本公认超过三层就不能叫“中式民居”了,事实上,两层住宅都很难做出中国味来,尤其对于干旱寒冷的北方来说。也许ABC民居的探索是对适合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的一种先行模式,但这种摸索仍然是初级的、耗费和占用大量资源的,因而它始终昂贵,始终无法亲民。
就东西方住宅理念与技术的结合而言,历史上有过一个被证明比较适应当时社会资源配置的产品,即旧上海的石库门里弄,这种不中不西的“洋务”平民住宅出现在十里洋场边上,迅速成为小资产阶级的栖身地,并极大地催生了这座城市亦中亦西的市民性格。在1949年后,由于人口的再度膨胀,这种建筑样式逐渐失去满足基本人居要求的功能。如何在新时期做出一眼就能看出中国味又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并且不占有超额资源的民居,将是房地产领域乃至全社会持续探讨的一个技术、文化、社会的综合难题。
因此,并不广泛的市场、稀缺的资源和样式,可能造就价值最大化的住宅——这既是ABC民居的卖点所在,也是它的短板所在。它的价值是如此充满理想,却又在表达中处处遇到悖论,显然,它碰到了我们时代的普遍性问题:一扯上人文,谁都说不清是哪里来的传统。
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第31节 从“对语”阅读路易斯·康
《万科》周刊
北北 北人
从1907年开始,美国建筑师协会(AIA)每年都会颁发一次纪念金牌,用以表彰为世界建筑艺术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建筑师个人。曾经获得过此奖的有:托马斯·杰弗逊、弗兰克·赖特、路易斯·沙里文、贝聿铭、西萨·佩里,还有著名建筑大师密斯、勒·柯布西耶、理查德·福勒等等,以及里卡多·莱格瑞塔。由于这些大师为世界建筑历史留下了光辉的杰作,因此每个金质奖章获得者的名字被郑重地镌刻在华盛顿特区美国建筑师协会总部大厅的大理石墙面上。路易斯·康在1971年获得了此项殊荣,有评论认为,路易斯·康应当是这个时代的一位“建筑诗哲”。
现代建筑师路易斯·康生于1901年。1905年,康的一家由波罗的海里加湾的爱沙尼亚的萨拉岛移民到美国。
路易斯·康早年毕业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大学,20世纪的20至30年代在费城执业。自1947年到1957年的十年间,路易斯·康担任过耶鲁大学教授,还曾是哈佛设计学院的一员。在现代设计领域内最具声望的哈佛设计学院里还有过其他很是著名的设计师,如贝聿铭、菲利普·约翰逊等。
纵观整个现代建筑发展演变的历程,路易斯·康可以说是一位居于关键地位的人物,他以极为出色的建筑理论与实践对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启迪思想,并且对现代建筑的推进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从M·格雷夫斯、P·埃森曼、C·摩尔到C·詹克斯等人基本上都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他们都喜欢理论思索与写作。除了要阐述自己的作品和思考,他们也十分喜欢解读他人,其中的C·詹克斯就是这样从柯布西耶与路易斯·康的作品解析入手的,受到不少思想启迪的詹克斯,在其《后现代建筑的语言》一书中讨论了不少现代建筑名师的各类型建筑设计,其中对于路易斯·康的建筑作品的解析与探讨就费了不少笔墨。
同时,路易斯·康还是一位热衷于理论研究的学者。在他的理论当中,不但含有德意志古典哲学和浪漫主义哲学的根基,同时还汇合了现代主义的建筑观念,以及东方文化中的哲学思想,甚至也包含有中国的老庄学说。因此,在他的建筑理论表达之中,其言论常常像诗化语言一样充满着晦涩艰深的词句,令人十分费解,外国人翻译其文字时一定是极为艰难的事情。然而,他的理论和文字也确如诗境一般充满着隐喻力量,多义而又引人遐思。为什么呢?在康的设计哲学里,建筑自身的质决定着建筑设计与建造的实在方式。在设计Richards医学研究中心的时候,康对“检验”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在其中区别对待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的概念;在设计印度管理学院的时候,康与“砖”有这样的对语:“砖自己就想成为拱!”在这儿,光线有表达自我和空间的权利,而巨形砖拱下的阴影就像眼睛在向外探视。
路易斯·康曾经认为:光,是人间与神境相互对话的一种语言,并且是人性与神性共同显身具象化的领域。由康所设计的金贝尔美术馆也许可以为人们解读出康的建筑作品里所蕴含的“对话”情节wωw奇Qìsuu書còm网。金贝尔美术馆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沃思堡的郊区,于1972年建成。该馆主要收藏19世纪的艺术作品与古代美术作品。在一个空旷而景色优美的公园之中,美术馆外部表现得有些峻峭,建筑的外观形象处理得娴静、简朴,自远处观望,其严肃的个性会给人以刻板的印象。康在此展现了其个人对于建筑材料的偏好:将混凝土柱和薄壳形拱顶结构裸露在外,而非承重墙则采用罗马灰华石及玻璃板,以满足不同空间和位置的采光要求。灰华石及玻璃板同混凝土之间没有过强的对比,所形成的空间质感近同,肌理混合为一。在这样做的同时,康也流露出对建筑所在地段的关注与尊重。
路易斯·康认为,艺术作品应当在自然的光环境之中被欣赏,以便空间达到一种“人—美术—大自然”相互融合、彼此促动的环境效果。美术馆建筑物的外观严谨、对称,在内部,建筑上部为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