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价值角度看,客户愿意为什么付钱?

这是中国工业化住宅先驱者必须首先回答的三个根本问题。

工业化住宅历史

美国的工业化住宅是在1930年起步的,最初作为车房的一个分枝业务而存在,主要是为选择迁移/移动生活方式的人提供一个住所。而工业化住宅的兴起主要是在二战之后。20世纪5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掀起住宅工业化高潮,60年代遍及欧洲各国,并扩展到美国、加拿大、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

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工业化住宅经历了从追求数量为主到追求质量为主的转变。

从二战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主要以追求数量为主。

当时有两大问题亟待解决,一是二战造成的“房荒”问题,二是当时建筑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十分短缺,各国主要通过住宅的工业化大幅度提高房屋建造能力和建造速度。

法国1945年住宅建筑能力为8万套,但实际需建造20…25万套,推行住宅工业化后,到20世纪70年代建造能力已达到40万套左右,基本解决了住宅有无的问题。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发展住宅工业化,住宅建造量从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的30万户,提高到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的80万户,60年代下半期又提高到130万户,到1968年已达到每家一套住房的水平。

从1970年-1980年开始,住宅工业化的重点转向质量。

第一轮住宅工业化热潮产生了一些负面问题,比如建筑物呆板单调,规划、设计、施工质量较差,配套不完备,忽视环境保护等。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需求水平进一步提升。第二轮住宅工业化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整,发展更加全面。

瑞典在1960年-1975年实施了“百万套住房计划”以后,逐步对过去“过分掠夺性”开发建设和对居住环境问题的忽视进行补救和更新改造。德国从1970年开始强调住宅配套建设,一是房屋内的浴室、电炊、冰箱、集中供热的配套,二是在居住区配套建设商店、幼儿园等服务设施。在法国,从1980年开始,针对过去住区选点不当,功能单一,缺少公共设施,不适合老龄人居住等问题,进行了大规模住区改造。进入1990年以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住宅的内涵更加丰富,开始追逐个性、科技、健康、舒适、环保及信息化等概念。

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各国的发展道路呈现不同的特点。

从主导力量上看,欧洲、日本和前苏联体现了较强的政府导向。无论在工业化标准制定、投资、制造上,政府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比较突出的是瑞典,该国曾在1960…1975年实施了著名的“百万套住房计划”。而美国则体现出企业自由发展的固有特点,政府只是在工业化标准制定及宏观调控上起一定作用。

从制造方式上看,欧洲走的是大规模工业化预制装配道路,建造了大量住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化的、系列化的建筑住宅体系。前苏联、东欧和英法等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了装配式大板住宅建筑体系。而美国则注重于住宅的个性化、多样化。美国住宅多建于郊区,以低层木结构为主,用户按照样本或自己满意的方案设计房屋,再按照住宅产品目录,到市场上采购所需的材料、构件、部品,委托承包商建造。

谁为工业化住宅买单?

在美国,工业化住宅一直以来的主要购买者是低收入人群。

在全美范围内工业化住宅分布特点如下:南方55%、西部19%、中西部18%、东北部9%。这些区域的共同特点是:低收入家庭、移民和退休人员比例大。在低收入人群的购房者中,23%来自于工业化住宅,南部地区这一比例超过30%,郊区高达35%;在南部农村地区的特别低收入家庭,有63%的家庭购买这种住宅。

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通过租用土地而自己拥有一套工业化住宅与租住一套公寓相比,前者是明智的选择。因为,这样可以花同样多的钱拥有更大的居住空间和草地。

另外,与现场修建的住宅购买者相比,工业化住宅的购买者年龄分布呈现向两端分布的态势:年轻的人群比现场修建住宅购买者更年轻,年长的则更年长。一般而言,这两类人相对于中间年龄段的人群,其经济状况也要差一些。

客户愿意为什么付钱?

美国的工业化住宅是从房车发展而来的,所以形象一直不太好。其在美国人心中的感觉大多是:低档的、破旧的住宅,其居民大多是贫穷的、老弱的、少数民族或移民。

更糟糕的是,由于社会的偏见(对低收入家庭等),大多数美国的地方政府都对这种住宅群的分布有多种限制,工业化住宅在选取土地时就很难进入“主流社会”的土地使用地域(城市里或市郊较好的位置),这更强化了人们对这种产品的心理定位,其居住者也难以享受到其他住宅居住者一样的权益。

为了摆脱“低等”、“廉价”形象,工业化住宅努力求变。

首先是在质量和美观上下功夫,以使之符合房地产的普通标准。美国工业化住宅已经逐渐摆脱传统的火柴盒式的外观,与普通建设的住宅(site…built)的外观特点已非常相似。

其次是结构和品种调整。工业化住宅中的低端产品——活动房屋从1998年的最高峰——占总开工数的23%——373;000套,下降至2001年的10%——185,000套。而中高端产品——预制化生产住宅的产量则由1990年早期的60,000套增加到2002年的80,000套,而其占工业化生产的比例也由1990年早期的16%增加为2002年的30%-40%。

第三,努力增加消费者参与和体验。一个例子是组装式住宅的兴起。组装式住宅一般为单层建筑,面积、式样、外观和内部布局各不相同,消费者可以选择已设计定型产品,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对设计进行修改,对定型设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增加或减少项目,体现出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住宅消费理念。

经过不断的努力,目前,工厂化生产的住宅用户对住宅的满意程度开始接近普通建设的住宅(site…built)用户,2001年满意度超过了65%。

我们的前提是什么?

比照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住宅工业化的经验,中国工业化住宅的先驱者应当引以为鉴:

第一,我们在哪里?处于现阶段,我们如何作出选择?数量和质量,哪个应该优先?是先规范、后发展,还是先发展、后规范?选择政府主导,还是企业主导?采用大规模预制,还是个性化定制?发达国家发展工业化住宅的一个背景是建筑劳动力的匮乏,而我国则劳动力过剩,这个问题要如何解决?

第二,谁愿意为工业化住宅买单?进一步追问:这个消费群的规模足够大吗?在经济上,这个消费群能够为工业化住宅的先驱提供足够的经济利润吗?如果最初的消费能力不能弥补先期成本投入,先驱者靠什么维持到盈利的曙光乍现?

第三,客户愿意为什么付钱?或者反过来说,我们用什么样的定位来吸引客户?我们在推广工业化住宅概念的时候,不要只盯着大众化普及的美好前景,而忽视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的塑造。在宣传上加上一些科技、环保、健康的噱头虽然带一点自卖自夸的味道,但这有助于在消费者心目中为新兴工业化住宅留下良好印象,对整个行业的高起点发展会有所助益。

一切先驱者必须先搞清楚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必须确定未来的发展路径,必须了解客户是谁,必须找准自身的价值定位。

一句话:中国工业化住宅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搞清前提!

白领2005: 优秀企业的文化和机制第27节 利率松绑刺激房价神经

《万科》周刊

冀志罡

最近两大事件,足以震动2004年的房地产界,也让各方对于房地产的关注达至前所未有的高点。

这两件事,一是“房地产泡沫论”的舌战笔伐,二是人民币利率上调(俗称“加息”),使外间对明年房地产形势的判断忽感扑朔迷离起来。

房地产的加息之困

此次加息幅度轻微,五年以上商业按揭贷款利率仅提高0。27个百分点,这样的加息幅度,静态来看,不会对房地产需求造成任何实质性影响。有关的测算表明,购房者月供负担仅增加几十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开发商来说,由此增加的财务成本也微乎其微——获得贷款的难易程度才是最值得关心的问题,增加一丁点利率支出是无关宏旨的。

但动态来看,情况就会有点不同。人们普遍意识到,这次加息只是一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