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疗,使她得以很快恢复健康。现在她实现了“三连冠”的理想,自然忘不了
杨大夫的功劳。
当记者问这位“三连冠”选手,会不会参加 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时,
高敏充满自信地回答:“很有可能。”人们祝愿这位跳坛上的‘小燕子”为
祖国衔回更多的金牌。
打破世界举重纪录的第一个中国人——陈镜开
陈镜开于 1935 年出生在广东省东莞县石龙镇。少年时,就喜欢健身运
动。1953 年起,改练举重。1955 年入选中南军区体工队,后被选入国家举重
集训队。
陈镜开思路敏捷、好学善钻、训练刻苦,举重成绩迅速提高。1956 年一
年内,他分别以 133 公斤、135 公斤、135.5 公斤的成绩连续三次打破 56 公
斤级(最轻量级)的挺举世界纪录,成为我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陈镜开并未固步自封,而是向新的目标阔步迈进。
在 1957 年第 3 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和 1958 年莱比锡国际比赛中,又分别
以 139.5 公斤和 140.5 公斤的成绩,刷新了由他自己创造的该项目的世界纪
录。1959 年在“莫斯科杯”国际举重个人冠军赛中,他又以 148 公斤的成绩,
首次打破 60 公斤级(次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该纪录到 1964 年又被他提
高到 151.5 公斤。之后,陈镜开担任教练员,指导培养出包括陈伟强在内的
一批破世界纪录的优秀举重选手,为新中国的体育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南海金凤”——邢芬
邢芬这位南粤的金凤,虽然貌不出众,但连续在第 2、第 3 届世界女子
举重锦标赛上,为祖国夺得了 44 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 6 个世界冠军;
而且目前仍是女子 44 公斤级抓举 72.5 公斤、挺举 92.5 公斤、总成绩 165
公斤三项世界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
身高不到 1.40 米的邢芬,1973 年岁末,出生在海南岛琼山县一户农民
家庭。楼梯式的兄弟姐妹,全赖父母的双手拉扯长大。父母只知拼命劳动养
家糊口,哪知举重是何物,更不会想到世界女子举重的灿烂之星会升起在他
们邢家。困苦的生活环境,使孩子们毫无骄纵的陋习。打柴挑水、烧水做饭,
光着脚丫子漫山遍野地乱跑。乡村大自然的生活,使邢芬从小练就良好的脚
力。入学就读于星群小学时,体育老师就对其有力的双腿感兴趣,选她入学
校的田径队,练的是短跑。她升入琼山中学后,更得到较为正规的训练,还
代表过琼山县参加 1985 年海南区的中学生田径赛。就在这次田径运动会上,
海口市业余体校的董德昌教练看上了这个爆发力强、有点儿野性的小姑娘。
董教练把邢芬选到海口业余体校,将邢芬带进一个新的“王国”里。
邢芬身材矮小,爆发力好,正是练小级别的好材料。广东省体校举重教
练吴胜看邢芬的基本功比较好,于是把她选到省体校。那时候,邢芬最好的
成绩是抓举 35 公斤、挺举 55 公斤,连分腿挺还未学会呢。到广东省体校,
邢芬如鱼得水,在吴教练的精心培育下,进步神速。仅一年,邢芬又被广东
省举重队相中,在我国著名举坛宿将蔡俊成门下为徒。蔡俊成一方面在训练
中增加关节的项目,另一方面让邢芬去学跳舞,在娱乐中增加邢芬的柔韧性。
结果,1987 年邢芬第一次参加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获得亚军。这样更增强
了她的信心。1988 年是邢芬渐趋成熟的一年。年底,邢芬第一次披起国家队
的战袍,出师印度尼西亚参加第 2 届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一举夺得 44 公斤
级抓举(60 公斤)、挺举(90 公斤)、总成绩(150 公斤)三项世界冠军。
冠军是获得了,但未赛出最高水准。特别是抓举,全国赛时,已经是 62.5
公斤,可能是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44 公斤级邢芬又是队友中第一个上场
的,毕竟还是 17 岁少女,有点儿怯场。三把比赛下来,只抓起 60 公斤,怎
不气人?好在第四把试举中,一鼓作气,抓起了 70.5 公斤,创造了该项世界
纪录。虽然不算成绩,却证明邢芬有这样的实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9 年第 3 届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在英国举行。邢芬
与蔡俊成教练满怀信心地飞赴英伦三岛。好个邢芬,不但以抓举 72.5 公斤、
挺举 92.5 公斤、总成绩 165 公斤,夺取三枚金牌,同时以这三个成绩,使女
子举重 44 公斤级的三项世界纪录,从此写上了“中国邢芬”的名字。
飞碟射手——张山
张山生于 1968 年,家在四川。上高中二年级前,她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
的从未摸过枪的中学生。1984 年,她来到了四川省射击队,教练只是看着她
很有灵气,反应敏捷,便决定把她留了下来。
教练的眼光确实没错,她入队仅四个星期,而且是第一次参加比赛,便
获得了第 1 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射击比赛的亚军。在这以后,她的成绩便直
线上升。1987 年第 5 届全国运动会,她获得第 5 名,同年一次国际友谊赛上,
她在双向飞碟上打出了超水平的 198 中,超世界纪录一中。1989 年全国射击
冠军赛,她第一次登上了全国冠军的宝座,同年在民办飞碟锦标赛上,她夺
得了个人冠军。从一个普通的中学生到世界冠军,她花了 5 年时间。
张山头脑灵活,领会力强,心理和身体素质都很好,当然,仅凭这些要
想在中国射击队中立住脚,显然是不够的。中国女子飞碟队是一个世界强队,
曾 6 次获得世界锦标赛团体冠军。巫兰英、冯梅梅,邵伟萍等都是世界射坛
的知名人物。张山对她们都是充满了崇敬和羡慕,用她的话来说,当巫兰英
她们已扬名世界时,她还是个躲在课桌下织毛线的小女孩儿,所以第一次拿
起枪,她就幻想着有一天也能和她们一样。
1989 年张山第一次被选入世界锦标赛代表队,她既兴奋又紧张。她回忆
道:“我当时紧张极了,和巫兰英她们编在一个组,我生怕影响了团体的成
绩,拖了大家的后腿。”
就在这时,刘继升教练找她谈话,对她说道:“谁都有第一次,谁都有
打坏的时候,关键是自己要把握好,不要担心影响别人,实际上你也影响不
了别人。”刘继升的话对她影响很大,从此她一直记住了一个真理:成功的
最重要因素是自己的努力。
几年的奋斗和磨炼,如今张山再也不是那个蹦蹦跳跳的小姑娘,她学会
了沉默,学会了稳重,学会了认真。
出现在亚运会上的张山,再也没有那份胆怯和羞涩了,显得格外成熟和
稳重。开赛第一天,她和老将巫兰英、邵伟萍她们一道夺得了飞碟双向团体
金牌,并打破了该项世界纪录。其中张山一人 75 靶全部命中,来了个满堂红。
在飞碟双向个人赛中,张山与朝鲜运动员朴员兰的争夺战,是亚运会射击赛
中最精彩的场面。预赛时,她和朴员兰均以 150 靶 148 中进入决赛;而决赛
中双方再次打成了平手,各以 197 中平了张山保持的世界纪录。
加赛 25 靶,竞争进入了白热化。两人轮番上阵,弹无虚发,皆是 25 中,
奇迹般地第三次战平。两人并列冠军。
对于射击运动员来说,张山站到了她事业的顶峰。张山的下一个目标—
—参加下一届奥运会。
国际象棋“皇后”——谢军
国际象棋世界女子冠军赛应该说是世界体育项目竞赛中,最为持久、激
烈的大角逐了。一个报名参赛的棋手,要先后经过分区赛、区际赛、候选人
赛和挑战赛,只有最后的优胜者才可能夺得国际象棋“皇后”的宝座。这一
系列的比赛历时两年,其间要同数十名世界一流棋手对奕近百局,每一个参
赛者都要经过智力、体力的巨大挑战和考验。21 岁的北京选手谢军就是经历
了种种意想不到的曲折,终于一步步走过了这条艰苦卓绝的小路,来到被称
为“高雅殿堂”的国际象棋“后座”上的。
谢军住在北京东郊的酒仙桥,7 岁起就和爸爸在马路边看大人下象棋。
回到家里,爸爸就成了谢军中国象棋的启蒙老师。爸爸教谢军的第一着棋是
“仙人指路”。“小卒为什么不能后退呢?”谢军好奇地问她父亲,父亲的
回答像是讲棋又像讲人生的道理:“一个战士只能勇往直前,不能退缩,要
有一去不复返的英勇精神!”谢军当时也许并不真正理解“勇往直前”的含
义,但正是这种带有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