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
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末,
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
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
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
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
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
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
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圆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
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和隶、楷之间的过渡。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
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像楷书那
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始
于汉末。
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这是汉字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不过,
作为书法艺术,都保存下来并各自形成众多的流派,出现了不少名家,拥有
丰富多彩的艺术珍品。
法书和碑贴
法书
法书是专指书法作品而言。达到相当艺术成就,有较高艺术水平,可供
临摹学习、取法的书法作品才可以称之为法书。法书一般包括著名的刻石、
著名的碑贴、名家的墨迹等。名家书法的拓本或印本也叫法贴。由于历代对
书法艺术的重视,前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法书,如篆书、隶书、行书、草书、
楷书等,各体均有法书传世。这些法书不仅为学习书法者提供了可以取法的
典范,而且也为后人研究中国书法史提供了依据。
著名碑贴
《石鼓文》。我国现存最古的刻石文字,在 10 块鼓形石上,用籀文(大
篆)分刻有 10 首为一组的四言诗,记述秦国君臣游猎情况。唐初在天兴(今
陕西宝鸡)三田寺出土。今藏故宫博物院。
《泰山刻石》。也叫《封泰山碑》。秦始皇 28 年(公元前 219 年)登泰
山颂秦德的刻石。相传是李斯所书,为小篆的代表作之一。
《龙门二十品》。北魏龙门造象记 20 种的统称,字体方劲雄奇,可以概
见北魏时代的书风。
《孔子庙堂碑》。唐碑,正书,虞世南撰文并书,为唐楷典型之一。
《九子庙堂碑》。唐碑,正书,篆额,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在今陕西
麟游县。
《麻姑仙坛记》。全称为《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仙坛记》,唐碑,正书,
颜真卿撰文并书,为颜书代表作之一。
《玄秘塔碑》。全称为《大达法师玄秘塔铭》,唐碑,正书,裴休撰文,
柳公权正书。在今陕西西安。为著名柳帖之一。
《乐毅论》。著名行书法帖,是东晋王羲之书,被列为王羲之正书第一。
《兰亭序》。著名行楷法帖,东晋王羲之与友人在山阴兰亭举行修禊之
礼,于饮酒赋诗时所写的诗序草稿。为王羲之生平得意的书法杰作。
《曹娥碑》。原为东汉度尚为孝女曹娥所立之碑,上刻诔词。现通行的
小楷本,元后相传为晋王羲之书。
此外,著名的碑帖尚有《石门颂》《华山碑》《郑文公碑》《淳化阁帖》
《澄清堂帖》《群玉堂帖》《三希堂法帖》等。
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即书房中常用的“笔、墨、纸、砚”四种书写工具。
笔
毛笔从性能来分,有硬毫、软毫和兼毫三种,兼毫是用两种或更多种兽
毛制作,而硬毫和软毫一般只用一种兽毛制作。
硬毫笔的刚性、弹性较强。常见的是用黄鼠狼毛制作的狼毫笔,也有用
山兔毛、鼠须、鹿毛、豹毛、猪毛等制作的。硬毫笔蓄水性差些,写的字欲
棱角明确,宜用硬毫笔。
软毫笔柔性强,弹性差。常见的有用山羊毛制作的羊毫笔。也有用青羊
毛、黄羊毛、鸡毛制作的。软毫笔蓄水性较好。字欲丰满圆润,宜用软毫笔。
兼毫笔则刚柔和弹性介于硬、软毫之间。常见的有用山兔毛和山羊毛合
制的紫羊毫笔。也有用山兔毛与黄鼠狼毛合制的紫狼毫笔,还有用黄鼠狼毛
为心,山羊毛为被的羊狼兼毫笔,如“白云”笔。
毛笔按笔锋长短分,有“长锋”、“中锋”、“短锋”三类。长锋笔锋
颖长,锋腹柔,贮墨多;短锋笔锋颖短,锋腹刚,贮墨少。中锋笔则介乎两
者之间。写流畅的行草,宜用长锋。写劲挺的字,宜用短锋。
墨
墨的品种主要有油烟、松烟、选烟三种。油烟墨用桐油、莱油、麻油等
烧烟,加入皮胶、麝香、冰片和香料制成。油烟墨为上等墨,质地细腻、耐
磨,乌黑发亮。松烟墨是用松树枝烧烟,配以皮胶、药材、香料制成。这种
墨,色黑而少光泽,胶轻质松。选烟墨,是用工业炭墨加胶加香料制成,适
宜一般书写用。
一般书写或练字,现成的墨汁也可选用,如“中华墨汁”、“一得阁墨
汁”等。
纸
供毛笔书写的纸主要是软性纸。如宣纸、皮纸、毛边纸、元书纸等。
宣纸,原产于安徽宣城、泾县。其主要原料是檀树皮,纤维长,拉力强,
制成纸后有洁白、坚韧、耐久等特点。好的宣纸,能保持墨的光泽,吸水性
好,纸质细,经久不酥,能保存数百年。
皮纸主要以麻作原料,纤维长、拉力强,制成纸后不如宣纸白,质地松,
但韧性比宣纸好。
毛边纸主要原料是竹枝、竹叶,纤维松软,拉力差,制成纸后色黄,质
地比皮纸紧,但韧性差。
元书纸主要原料是稻草,纤维粗松,拉力很差。制成纸后色黄,纸质粗,
韧性差。
纸根据加工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生纸、熟纸和半熟纸三类。生纸加涂明
矾后可成为熟纸,加少量明矾为半熟纸。生宣纸,质地软,吸水性强,能化
水。熟宣,质地硬,不甚吸水,不易化水。半熟宣,较熟宣吸水,不像生宣
那样化水。初学书法,宜用半熟纸,如玉版宣等。平常练字,写大字可用元
书纸,写小字可用毛边纸。
砚
砚,一般称砚台,也叫砚瓦。石砚以“端砚”“歙砚”最著名。端砚产
于广东肇庆的端溪,唐武德年间,已开始造端砚。歙砚产于安徽歙县歙溪,
唐开元年间,歙砚已开始使用。我国产石砚的地方很多,虽没有端砚、歙砚
著名,但也不乏质量上乘者。
砚的质地,以细腻、发墨最好。砚质细腻,磨出的墨也细,而且不损坏
笔锋;砚质粗糙,磨出的墨也粗,易损笔毫。端砚、歙砚都以细腻发墨著称。
篆刻艺术
篆刻
镌刻印章的通称。印章字体多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篆刻。金属印
章,多数先刻印模,随后浇铸,晶玉印章,古代用手工琢成,现用金刚砂喷
蚀,叫“电刻”;石、牙、角等印章,则直接用刀镌刻,篆刻是中国传统艺
术之一。先秦及汉魏时期,篆刻印章由印工镌刻,艺术成就颇高。隋唐以来,
也各有其风格特点。相传自元王冕开始用花乳石(青田石之类)刻印,因镌
刻方便,流行更广。明、清以来出土文物中印章渐多,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
料,在文人士大夫中研讨篆刻的风气日益盛行,出现了很多篆刻家及流派。
解放以来这门艺术更为广泛流传,成为书、画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刀法
刻制印章首先要学习刀法,印章要讲究金石刀法,这是第一重要的。
刀法概括起来可分成两大类:冲刀和切刀。冲刀要求掌握五指和腕上用
力,用刀的刃角着石,刀杆倾斜约 30°,驱使刀锋沿字迹向前冲。切刀开始
刀杆略倾,然后刀刃徐徐切下,如此刀角一起一伏的刻。这两种方法具有不
同艺术效果,形成了艺术风格,冲刀线条刚劲洒脱,流畅自然,切刀则给人
以顿挫起伏、稳健老辣的感觉。
古代前人总结了用刀十三法,所谓:正入正刀法、单入正刀法、双入正
刀法、冲刀法、涩刀法、迟刀法、轻刀法、埋刀法、舞刀法、复刀法、留刀
法、切刀法、平刀法等。
闲章趣话
我国书画作品上除去题款尾部的姓名印章以外,其他的印章统称为“闲
章”。每当欣赏书画时,一方方朱红的押角闲章,精巧别致,各式各样,非
常惹人注目,从中可领略到作者的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