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济的发展,它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重要经营方式。
商品
商品即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首先是一个有用物,有能满足人们某
种需要的属性,这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又必须是劳动生产物,凝结在
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体。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前提,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交换商品实质上
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因此,商品的本质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商品
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商品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永恒存在,它
是一个历史范畴。
成本
成本即生产产品所花费的各项费用的总和。包括原材料费用、燃料和电
力费用、折旧费以及生产管理、销售、服务人员的工资等。产品成本是确定
产品价值的基本依据,是价格的主要构成部分。它的高低决定企业产品在价
格竞争中的地位。成本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当产品价格不变时,通
过节约、加强管理、采用新技术等降低成本,可以增加企业利润。
价值
价值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抽
象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
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生产任何产品,人类都需支出劳动,但只有劳动
产品成为商品时,人的劳动才表现为价值。因此,价值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
换的特有范畴。
价格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中凝结的人类劳动即价值不能自己表
现出来,只能通过货币外在地表现出来,这就是价格。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
比,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成反比。商品价格还随供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供大
于求时,价格会下降到价值之下;供小于求时,价格会上涨到价值之上;只
有供求平衡时价格才与价值一致。价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
利润
利润分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利润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中的利润两种。
前者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商品价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这个余额本
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但在现象上表现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产
物。因此,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但它抹煞
了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这一点,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社会主义公有
制企业中的利润,是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扣除成本和税金后的余额,是物质生
产部门的劳动者为社会所提供的剩余产品的价值形式。同资本主义利润不
同,它用于扩大社会主义再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它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
的重要标志之一。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指经济活动中占用和消费的劳动量与取得的有用成果之间的比
较,即投入与产出、效用与费用的比较。用公式表示就是:
劳动成果一占用、耗费劳动量
占用、耗费劳动量
生产同量产品所占用和消耗掉的社会劳动量越大,经济效益越低,反之
则越高。同资本主义经济效益追求以较少预付资本取得较多剩余价值不同,
社会主义追求的经济效益是以较少的社会劳动占用和消耗生产出更符合社会
需要的产品。一般以劳动生产率、资金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单位产品物耗
率等经济指标来衡量。社会主义经济效益分为企业微观经济效益和社会宏观
经济效益,将二者统一起来并谋求它们的提高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
重要途径。
市场
市场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和交换关系的总和。商品交换的场所如集市、商
店、货栈等,都是有形市场,是狭义的市场。广义的市场还包括无形市场,
即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靠广告、中间商等形式寻找货源或买主,促成交换
关系。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市场进行不同的划分。如按区域范围可分为农
村市场、城市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按商品的经济用途划分为生产资
料市场、消费资料市场和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房地产等市场。市场
是同商品经济紧密联系的,哪里有商品经济哪里就有市场。市场是价值规律
发挥作用的场所。在我国现阶段,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
货币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布、贝及其他一些产品都曾充当
过货币商品,最后固定地由黄金或白银来充当。作为商品交换的产物,它体
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
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它是发展生产和
改善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
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指以货币表现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
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劳务收入和国外纯收入的价值总和。是源于西方经济
学的一个概念,它是综合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指标之一。
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不使用这一指标来进行国民经济统计。后来,为了
便于和国际上进行比较,准确地反映中国经济的增长情况。从 1983 年起,国
家统计局决定使用“国民生产总值”这一统计指标。
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也称“经济法则”。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现象之间内在的、
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一般分为一切社会形态中共有的经济规律、几个社会
形态中共有的经济规律和某个社会形态中特有的经济规律三类。经济规律是
客观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要客观经济条件存在,与之相适应的
经济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生作用。但经济规律又是可以认识的,尤其在社会
主义社会这一先进阶段建立的先进制度中,排除了社会衰朽力量的抵制和反
抗,拥有更大的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的潜力,从而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
动性,利用经济规律来为社会造福。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又称“价值法则”。其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
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
实行等价交换。这是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商
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反映了价值与劳动、价值与交换价值(价格)的内在
本质联系,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经济利益上的平等。价值规律能调节社会
资源的配置,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
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竞争和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
与价值一致是偶然的,而二者相背离则是经济现象。这一点并不否定价值规
律,相反,正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
经济趣闻
为何称铜钱为“孔方兄”
西晋鲁褒的《钱神论》中有两句说:“爱之如兄,字曰孔方。”这里的
孔方,是指圆形方孔的铜钱。此后,文人墨客,就纷纷称铜钱为“孔方兄”、
“孔兄”或“方兄”了。
秦朝以后封建社会的铜铸币,几乎全都是圆形方孔币,这是什么原因呢?
早在春秋战国时候,我国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金属铸币,如形状像铲的布币,
形状像砍刀一样的刀币,还有一种环形的青铜铸币,它的周边是圆形,中间
有个圆孔,像是圆环,称为环形币。研究者们认为是根据纺轮(古代纺线的
工具)的形状制成的。环形币和布币、刀币比较起来,具有许多优点。它容
易计数,好叠放,携带方便,而且没有棱角,不易磨损和折断,所以受到人
们的欢迎,逐渐取代了布币和刀币。到战国时除南方的楚国以外,环币成为
北方通行的货币,在刀币流行的地区,环币中间的孔已不再是圆的,而是方
的了。
铜钱的形状为什么做成外圆内方?当时的人没有讲过,后代人只好猜测
了。如鲁褒说:古代聪明智慧的人们“俯视仰观,铸而为钱,故使内方像地,
外圆像天。”古人认为天是圆的,笼罩在地上,地是方的,被天覆盖着,他
们对天地特别尊崇,于是根据天和地的形状,把铜钱做成外圆内方了。现在
还有不少人认为这种说法是对的。不过也有人认为,中间方孔,是为铸造和
加工方便。当时铸钱要用粘土先做成模,模的一侧留一个小孔,以便浇进铜
汁。等冷却后,去掉土模,就成了一个铜钱。不过,在钱的一侧还有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