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8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培 13 岁时就能够理解难度极大的锥曲线的原理了。18 岁时,他通晓
了拉丁语、意大利语和希腊语。他潜心研究数学和物理学,整天手不释卷。
他自学了狄德罗等编著的 20 卷法文版《百科全书》,不知熬了多少不眠之夜。
20 多岁,安培便受聘担任了物理学教授。

数学奇才——高斯

高斯(1777~1855),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对研究几
何级数、复变函数论、统计数学、椭圆函数论有重大贡献,尤其是他的曲面
计算理论是近代微积分几何的开端;此外的物理、天文、测地学上也有很大
成就。
高斯幼年时,家境贫寒,晚饭一过,父亲就要他上床睡觉,为的是节省
灯油。但他太爱读书了,怎么能睡着?后来,高斯想了个办法:找个大萝卜,
挖去心,塞进一块油脂,插上一个灯芯,做成一盏小油灯。天一黑,他独自
悄悄躲到楼上,俯身伏在微弱灯光下,悄悄地读赶快收来,常常到深夜。
高斯好学的精神,被当地的公爵知道了。公爵为了给自己造就人才,便
决定资助他学习。这样,高斯不到 15 岁就进了卡罗琳学院。
在大学里,高斯非常勤奋,除用心上课外,还尽量利用课余时间钻研各
种语言、数学。他很快就掌握了几种外国语言和微积分,并开始直接阅读牛
顿、欧拉、拉格朗日这些大数学家的外文原著。在这期间,他还写下不少日
记,为他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1795 年,高斯从卡罗琳学院转到戈丁根大学深造。
次年,初春的阳光暖融融地撒满了戈丁根大学高大的玻璃窗,室内明亮、
洁净。高期伏在桌上用圆规和直尺,聚精会神地作一下图形——正十七边形。
这是一个闻名已久的难题。早在公元前 3 世纪,希腊数学之父欧几里得
曾指出,用圆规和直尺可以做出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
正八边形、正十边形、正十一边形等等。但是,能不能做出正七边形、正九
边形、正十三边形、正十七边形呢?两千年来,无数有作为的数学家们,像
赛跑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做下去,但是谁也没有做出来。然而高斯经过不懈
努力,终于在这年(1796 年)3 月 30 日做出来了。

这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成就。从此高斯下定决心献身于数学事业。他太
兴奋了,久久不能平静。以致后来明确表示,希望他死后,墓碑上刻一个正
十七边形,以纪念他的这个重要发现,那时候高斯还不满 19 岁。其实早在少
年时期,高斯就显露出非凡的数学才华,成为名噪一时的天才人物了。
一天,高斯和同学们坐在教室里学习算术。年轻气盛的老师有意要难一
难学生们,便出了这样一道算术题,自然数从 1 至 100 之和是多少?并且还
说:“谁算不出来,谁就休想回家吃饭!”
这位老师是刚从城市调到乡村来教书的,情绪很不好。他压根也不相信
他面前这些乡下娃娃们能算出这道题来。于是,他坐到讲台的椅子上,架起
二郎腿,埋头读他的小说去了。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不一会儿,就有一个稚弱的声音说:“老师,
请看这个答案对不对?”他头也没抬,便挥挥手说:“错了!重算去吧!”
但是这个同学没有动。稚弱的声音固执而自信地反问:“这个答案是对
的吧?”
老师这才不得不抬起头来,当他看清那答案是 5050 时,不由得惊讶地跳
了起来,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这个学生不慌不忙地告诉他,他在思
考分析这道题的过程中发现,1 至 100 头尾两数依次相加之和都是 101,1 加
100 是 101,2 加 99 是 101,直至50 加 51 也是 101。而 1 至 100 之间共有 50
个 101,所以用 50 乘 101 就是它的正确答案了。
这种计算方法,正是古代数学家经过长期努力才找到的计算等差级数之
和的方法。
而这个方法被高斯发现了,当时他还不满 10 岁。

火车之父——斯蒂芬逊

斯蒂芬逊(1781~1848),英国蒸汽机车发明家。他 17 岁才开始学习文
化,全靠自学成才。1814 年,制成能牵引 30 吨重量的蒸汽机车;1825 年,
设计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客运蒸汽机车“旅行号”。人们把他誉为“火车之
父”。
斯蒂芬逊的父亲是一名蒸汽机司炉工,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他
们全家 8 口,全靠父亲的一点工资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为了减轻家庭
的负担,斯蒂芬逊 8 岁就开始去放牛了。斯蒂芬逊从小就对那轰隆隆转动的
机器有莫大的兴趣。每当去煤矿给父亲送饭,他总是围着机器看个不停。他
憧憬着自己成了一个大人,像父亲那样操纵着巨大的蒸汽机。放牛的时候,
他喜欢捏泥巴。他捏的既不是兔子、小狗这类动物,也不是锅、碗、瓢、盆
这类炊具。他捏的是机器,是蒸汽机的模型,其中也有锅炉、汽缸、飞轮。
14 岁那年,斯蒂芬逊真的当上了一名见习司炉工。能亲自操作机器,他
很高兴。但光是操纵,又觉得不过瘾。他脑子里老是琢磨着:这机器是怎么
转动起来的?它的内部是什么样的?有一天,别人都下班回家去了,他却说
要留下来擦洗机器内部的灰尘。蒸汽机被他拆开了,他把所有的零件都仔细
观察了一遍,但装配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了。他忙乎了好半天,才勉强把蒸
汽机安装好。回家的路上,他老是提心吊胆,担心这机器明天转不了。谁知
道第二天一发动,那台蒸汽机比平时转得还要好。他经常这样拆拆装装,对
机器的结构熟悉透了。

不久,斯蒂芬逊产生了自己制造机器的愿望。由于他没有文化,无法画
出设计草图,就用泥巴做成机器模型,仔细琢磨。他感到没有文化很难进行
创造发明,于是,他在 17 岁时便报名读夜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读起。斯蒂
芬逊每天晚上都和七八岁的儿童坐在一起上课。他像羊群里的骆驼、鸡群里
的仙鹤那么突出。
“嘻嘻,戆大!”
“嘿嘿,笨蛋!”
从夜校的教室外面,常常传来这样的讥笑声。他们讥笑这位“大学生”
并没有在念大学,却是在念小学。
然而,斯蒂芬逊不怕羞,不怕讥笑,甘愿坐在小学生之中,从头学起。
斯蒂芬逊白天要到矿上上班;为了多挣些钱养家糊口,休息时间还要替
人家修理钟表、擦皮鞋,每天累得精疲力尽。可是到了晚上,斯蒂芬逊总是
第一个进教室,专心听讲,埋头学习。放学以后,别人都睡了,他还在昏暗
的灯光下复习功课、做作业。
经过几年苦读,斯蒂芬逊终于甩掉了文盲的帽子,并掌握了机械、制图
等有关知识。从此,斯蒂芬逊便插上了起飞的翅膀,飞翔在创造发明的天空
中。

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

达尔文(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
号舰作了历时 5 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
采集。1859 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在生物学上完成了一
次革命。
达尔文小的时候,一次跟妈妈到花园里为小树培土。妈妈说:“泥土是
个宝,小树有了泥土才能生长。别小看这泥土,是它长出了青草,喂肥了牛
羊,我们才有奶喝,才有肉吃;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我们才有饭吃,才
有衣穿。泥土太宝贵了。”
达尔文问:“妈妈,那泥土能不能长出小狗来?”
“不能呀!”妈妈笑着说,“小狗是狗妈妈生的,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
达尔文又问:“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姥姥生的,对吗?”
“对呀!所有的人都是他妈妈生的。”
“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
“是上帝!”
“那上帝是谁生的呢?”
妈妈答不上来了。她对达尔文说:“孩子,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
说都是个谜,你像小树一样快快长大吧,这些谜等待你们去解开呢!”
达尔文自幼喜欢花草树木、鸟雀虫鱼。上学以后,他仍然保持着对大自
然的浓厚兴趣。他骑马、打猎、钓鱼、采集矿石、捕捉昆虫、钻进树林观察
鸟类的习性。对达尔文来说,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问号,要探索、思考的事
情实在太多了。他常常边观察边沉思,甚至忘记了危险。有一次,达尔文在
一个古代城堡上散步,像往常一样陷入了沉思。他心不在焉地迈动着缓慢的
脚步,突然一脚踩空,从城垛上跌了下来。这时候,达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