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7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都认为,这条路不可能修成。
接着,他便全力投入了筑路工程。当时中国非常贫穷,要花费大量的资
本投入这条铁路,那是不可能的。因此詹天佑在筑路时,提出了三项修筑要
求: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
施工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找一条最合理的工程路线。詹天佑搜寻了大量
的文字资料,还亲自访问沿线的居民。他冒着塞外的寒冷和风沙,骑着一头
小毛驴,带着助手们在崎岖的山上奔波。白天翻山越岭,测绘地形,晚上在
油灯下核对资料,绘图计算。他几乎走遍了整个京张路工程地区,取得了全
部有关资料和数据,制定出三条线路方案,最后选择了最理想的一个。
线路大多在崇山峻岭中穿行,这给工程造成了无数困难。为了克服这些
困难,詹天佑把总工程师办公处搬到工地上,与工程人员一起工作,及时解
决难题。
八达岭是个天险,铁路经过这里,只能挖掘隧道。隧道深长难挖,詹天
佑经过仔细考虑,决定采用分段施工和中距离凿进的方法。分段施工,就是
分别从计划的隧道的两端向中间同时凿进;中距离凿进法,则是在计划的隧
道中段上面开一口大井,直达隧道的深度,然后再向洞的两端开凿。采用这
种方法,时间快,但是必须做到十分精确,为了保证精确无误,詹天佑总是
亲自定线、定位,甚至检查每个炮眼的直径、距离和位置。
过八达岭,全用隧道是不可能的。隧道只能有一定的长度,还需要设法
使火车安全地爬上八达岭,这就需要解决坡度大的难题;尤其是青龙桥地段,
山多坡陡,火车爬上来既困难又危险。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詹天佑做出了一
项创造:他运用“折反线”的原理,设计出了一段“人”字形的线路,使火
车沿着斜的陡坡上山;经过一段距离后再折返,朝另一方向斜着爬坡。这样
就降低了坡度,不用挖隧道,由两台机车一拉一推,就可以使列车安全上坡。
经过詹天佑和全体技术人员、工人4年的辛勤劳动,京张铁路终于在1900
年 8 月全线竣工。比计划提前了两年,还结余了 28 万余两白银。
这条 200 公里长的铁路,共有 4 条隧道。总长 1700 多米。架桥 125 座,

涵洞 200 多个,动土石 2 亿立方,工程是十分浩大的,当时有人称赞它是“祖
龙望而夺气”,意思是说,造万里长城的秦始皇看到这条铁路,也要被吓倒
的。詹天佑出生在广东,前来参观的广东代表兴奋地向他祝贺说:“詹总办
独运匠心,不借助外国人一分一毫的力量,造好了这条铁路,为中国人扬眉
吐气。”詹天佑听了这些赞扬的话,谦虚地回答:“这是造铁路的一万多员
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力量。”
1919 年 4 月 24 日,詹天佑因病去世,年仅 58 岁。他在世上的时间不算
长,但在中国铁路史上做出的贡献,却是十分巨大的。

李四光

李四光(1889~1971 年),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造者和
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他以独到的学术见解创立的地质力学,
不仅圆满地解决了各种地质构造型式的形成机制,而且成功地指导了找矿工
作。根据他的理论,我国相继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重要
油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在国际上他也享有很高的声
誉。
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的东南方,紧靠长江北岸有一个叫黄冈(今黄州市)
的地方。这里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是历代州府所在地,史称黄州。
1889 年 10 月 26 日,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李四光,就出生在黄冈县城北大
约 25 公里的一个叫下张家湾的小村庄。
李四光本名李仲揆(ku),李四光这个名,是后来李仲揆去上学的时候,
í
需要填写报名单,李仲揆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随手就写了个“十四”,这
是他当时的真实年龄。可是,他马上便发觉填错了栏目,这下可怎么办呢?
聪明的李四光就在“十”字上加了几笔改了“李”字,可“李四”这个名字实
在不好听,正在为难的时候,李四光抬头看见堂中上方挂着一块大匾,上写
“光被四表”,他灵机一动,在“李四”后面又加上了一个“光”字。从此,
李仲揆又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就叫“李四光”。
李四光童年的时候,家庭生活是非常艰辛的。一家数口仅靠父亲办私塾
收缴(jiǎo)学生的一点学费来勉强维持,如果遇上灾荒年,私塾的学生少
了,就有断粮断炊的危险,不得已时也只好从当地的地主家里租借。所以,
李四光的母亲也经常纺线织布,换些零用钱。特别是李四光的父亲为人耿(g
ěng)直,爱打抱不平,曾经因与黄冈的革命党人有来往被迫逃离家乡,去南
京躲了一年多,家庭生活就更加艰难。这一切,对童年的李四光影响很大。
当他 50 多岁的时候,还不时想起幼年的苦难,深为自己的父母所忍受的种种
苦楚而痛心。
正是在这个家庭的影响下,李四光从小就养成了勤劳的习惯。他常常帮
着妈妈打柴,舂(chōng)米、推磨、扫地、提水、放羊、割草等,几乎样样
事情都能干。
5 岁的时候,李四光开始跟一位姓陈的老先生启蒙,6 岁转到父亲的私塾
里,随父亲念书。李四光学习的时候,刻苦认真,勤奋用功。每天从早到晚,
朗读、背诵、练字、作文忙个不停。他不贪玩,老师不在的时候,依然能独
自学习,而不像别的孩子一样,爬桌子,踩凳子,闹翻了天。
李四光从小就喜欢动脑筋,问问题。有一次,他和小朋友一起捉迷藏的

时候,看到村头的一块特别大的石头,他就曾产生过这样的疑问:这石头是
怎么来的呢?为什么周围没有这种石头呢?也许是个偶然的巧合。他后来果
真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还曾科学地回答过他孩童时的疑问呢。
李四光小时候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什么小船啦,小汽车啦,各种
色彩的灯笼啦什么的。他心灵手巧。同龄的孩子都喜欢他,佩服他。特别是,
他富有同情心,对左右邻里的穷苦人有很深的感情。
有一次,天气很冷,一个小偷摸进私塾里把同学盖在被子上的棉衣偷走
了,被同学捉住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狠揍了一顿,最后还被吊了起来。但是
只有李四光没有动手,他只是悄声不响地拿来一条板凳,垫在小偷脚下,劝
诫说以后不要再做坏事了,不然挨这么多打,可怎么受得了呢?
1902 年 5 月,湖北省开始兴建大、中、小各种学堂,少年有志者,都愿
意来武昌上学。消息传到黄冈后,李四光也向父母提出了上学的要求。父亲
很支持他,从乡亲手里借来路费,母亲也支持他,特地将自己出嫁时的嫁衣
给李四光改制了一件棉袍子。李四光告别父母,第一次远离家乡,前往省城
武汉求学。
1902 年冬,李四光进入武昌第二高等小学堂读书,由于该学校是寄宿
制,全部食宿均由学堂供给。李四光全家都很高兴。
在这里,李四光学习非常用功,他如饥似渴地吸取各种知识,学习成绩
一直名列前茅。但由于没有人帮助疏通关系,直到 1904 年 7 月,他才被破格
选派去日本官费留学。李四光回黄冈向父亲辞行,随即乘船去日本。但官费
有限,他只好买了统舱票,以便节约开支留作它用。
第一次去这么远的地方学习,李四光心情无比激动,特别是当船驶出上
海吴淞口,眺望大海,波涛汹涌,茫茫无际;小小少年,心旷神怡,站在甲
板上,久久不愿回舱。他的思绪随着海风海浪飘得很远,很远……
经过漫长的旅行,轮船终于抵达日本的横滨港,后又乘汽车来到东京,
但不巧的是,临行前,亲友饯(jiàn)行,李四光多吃了些甲鱼之类的荤腥,
在海上又着了点凉,所以一到东京便腹泻不止,医院诊治为痢疾,并对他隔
离治疗,只得借钱治病。这次病对他影响很大。当大夫劝他平时多吃素少吃
荤时,他永远记住了这个劝告,几乎一生饮食清淡,至多吃点鱼呀蛋呀什么
的。所以,有的朋友和他开玩笑说,李四光只是吃一些不会叫的东西。
在日本,李四光首先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主要学习日本国的语言和
初等数理化。1907 年 7 月毕业之后,李四光又考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据说,
这个学校每年仅能吸收中国留学生 10 名左右,而报考者竟达千余人,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