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邮电部从 1949 年 10 月 8 日开始,根据我国第一
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重大事件先后发行了纪、特、文等种类邮票 1000 多套、
3000 余枚、小型张 30 多枚、小全张 10 余枚。这一朵朵“方寸之花”,一幅
幅史诗般的画面集于一起,正是一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的简史。
我国第一套纪念邮票是 1949 年 10 月 8 日发行的《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全套共 4 枚。第一套特种邮票是 1951
年 10 月 1 日发行的《国徽》,全套共 5 枚。第一套普通邮票是 1950 年 2 月
10 日发行的《天安门图·第一组》,全套共 9 枚。第一套欠资邮票是 1950
年 9 月 1 日发行的《欠资邮票·第一组》,全套共 9 枚。第一套航空邮票是
1951 年 5 月 1 日发行的《航空邮票·第一组》,全套共 5 枚。第一套无齿邮
票是 1962 年 8 月 8 日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全套共 8 枚。我国最
早发行的附捐邮票是 1984 年 2 月 16 日发行的《儿童·附捐票》,全套共 2
枚。最早发行的小型张是 1951 年 1 月 1 日发行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小型张》,
全套共 4 枚。最早发行的小全张是 1958 年 5 月 30 日发行的《人民英雄纪念
碑·小全张》。最早发行的小本票是 1980 年 6 月 1 日发行的《童话·咕咚》。
另外,我国发行的邮票中,枚数最多的邮票是 1963 年 6 月 1 日发行的《儿
童生活》,全套共计 24 枚。枚数最少的邮票是生肖邮票,每年每次均是一套
1 枚。面积最大的邮票是 1990 年 9 月 20 日发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纪念
邮票小全张,规格为 190×130mm。面积最小的邮票是 1987 年 7 月 26 日发
行的《世界语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规格为 26×31mm。面值最高的邮票
是 1988 年 8 月 10 日发行的《中国石窟艺术》普通邮票,全套共 4 枚,面值
为 37 元。面值最低的邮票是 1986 年 4 月发行的普通邮票《民居》其中
第二枚西藏民居,面值为11 分。最早发行的三角邮票是 1951年 8月 5日
2
发行的《保卫世界和平》纪念邮票的第二组。
“文革票”
所谓“文革票”,起于 1967 年发行的《毛主席语录》,终于 1973 年 10
月发行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约有 80 余种。
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把一切都搞得颠颠倒倒,邮票的发
行和使用也毫不例外。新中国成立后,邮票是按志号“纪”或“特”的顺序
发行的,但到 1967 年 3 月,纪念邮票《毛主席的好战士——刘英俊》发行后,
这种按志号发行的方法便中止了。其后便出现了“文革票”。直至 1974 年元
旦起,我国才恢复了邮票按志号编排发行的办法,志号设为“J”或“T”。
当时,“文化大革命”虽未结束,但这些邮票在概念上似乎已不属“文革票”。
在“文革”的邮政中,出现了许多中国邮政史上“史无前例”的事情。
1967 年后,邮电部门曾实行过邮寄毛主席著作可免资挂号的待遇。1968 年 8
月,被称为“宝画”的《毛主席去安源》印成邮票后,被宣传得神乎其神,
以至邮局怕错,规定贴用《毛主席去安源》邮票免盖邮戳。邮票不盖销,也
许“永久”也用不完。
在重新恢复邮票按志号发行后,“文革票”除极少几枚外,留在群众手
中的仍可继续使用。但是,由于当时仍处“红海洋”里,全国上下一片红,
有心收集“文革票”的人很少,直至邮电部门明文停止销售“文革票”后,
使现存的“文革票”成了奇货,以至中国邮票总公司规定的交换参考价竟高
出原值的十倍甚至数百倍。
“全国山河一片红”
在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邮票中,出现过一些“错票”,如 1958 年发行的
“纪 54”邮票,名称有误,将《国际学联第五次代表大会》,误写成《第五
届世界学生代表大会》。 1961 年发行的“纪 88”《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
周年》邮票,第二枚把四层的南昌八一起义大楼错画成三层。
但是,在国内外影响最大的错票,当属 1968 年 11 月发行的《全国山河
一片红》纪念邮票。此票由于它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流入市场的数量极少,而
身价倍增。据说,这张面值仅 8 分的邮票,在集邮市场竟被炒至万元以上!
1968 年正是我国十年动乱的高潮时期。自从 1967 年 1 月上海的造反派
夺权开始,各省、市纷纷起而仿效。到 1968 年 9 月 5 日,全国 29 个省市全
部成立了所谓的“革命委员会”(台湾除外,海南省还未成立)。9 月 7 日,
《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为此发表社论,称之为“全国山河一片红”,
邮局决定发行纪念邮票志贺。第一稿的设计方案是:毛泽东的身后紧跟着林
彪,两人一起向群众挥手致意,下面是一面面的红旗和群众欢呼的场面。这
幅图稿被认为未能紧扣“全国山河一片红”的主题而未获批准。设计者重新
设计时,舍弃了以人物为主的构思,改为以红色画出的中国地图为主,下边
增添了诸多的工农兵形象,着重反映群众欢呼“一片红”的热烈气氛。图稿
很快被批准。1968 年 1 月 25 日一早,邮票首先在北京发行。中国地图出版
社的陈述潮买到了这枚邮票,回家用放大镜一看,立即发现我国地图轮廓很
不准确,没有画出西沙和南沙群岛,显出票题不确,概念不清。他立即通过
领导向邮电部提出意见。
在文革时期,政治问题是非常敏感的,当时的有关领导觉得事态严重,
匆匆做出停止发行、立即收回和全部销毁该票的决定。该票也因“错”而成
为集邮者瞩目的邮品。
意味深长的“回头羊”
1991 年,是中国农历辛未羊年。羊是温顺、朴实、善良的化身,在我国
古代器物的铭文中“羊”即是“祥”,象征着吉祥和顺、兴旺发达。因此,
中国和受到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出精美的羊年邮
票,以飨集邮界。在这些羊年邮票中,已知的有:中国大陆发行 1 枚;台湾
小全张一套 4 枚;香港一套小全张 4 枚,4 种设计;南朝鲜一套小全张两种
设计;日本 3 枚,分小全张和另两种设计。
中国大陆羊年票是十二生肖系列票的最后一套,并且是系列票中首次以
20 分面值发行,紧俏程度可想而知,购买者已不限于集邮人士,连非邮友也
认为奇货可居。羊年生肖邮票的图案是一只活泼可爱、向前走的“回头羊”,
这种设计的构思是非常奇妙的,据其设计者雷汉林说:这种构思的原因有三:
其一,这只小羊似在回顾、思考、总结十余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其二,它
是生肖系列票中的最后 1 枚,所以足向前,头向后,形成首尾呼应,前后统
一,不失整体美感;其三,它好像告诉人们,要珍惜时间,回首 12 年,不过
弹指一挥间。
大陆羊年票发行后,首日封分别推出总封和分封,分封在市面流通较少,
很快就成为缺货。辛未年正月面市后,许多羊票已流入香港和新加坡,并且
身价日增。
海峡两岸同题票
中国人民邮政和台湾邮政部门发行的邮票,同一个题材的很多,显示出
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在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创造下延伸,迸发出灿烂
的光辉。
邮票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回顾海峡两岸邮政部门 40 多年来发行的邮票,
可以看到两岸同胞共同的审美观点和艺术追求完全一致,在邮票选题和设计
走向的主导方面不谋而合,共同追忆民族史上的伟大事物、共同颂扬悠久的
华夏文化,共同描绘祖国多娇的江山……
海峡两岸的同题邮票在民族艺术风格的表现上大同小异,反映出中国传
统文化艺术在邮票设计上的熏陶与渗透,邮票画面的构图、色彩、票形等诸
方面的共同之处甚多。例如,海峡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