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 世纪 50 年代的一天,一个美国记者在采访谈话时,看到周恩来总理
的办公桌上有一支美国派克钢笔,就以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
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国生产的钢笔呢?”
周恩来听了微微一笑,风趣地说:“提起这支钢笔嘛,话就长了,这是
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
我一想觉得很有意义,就收下了。”
那个美国记者本想借题发挥,挖苦一下中国人,不料经过周恩来一番机
智的解释,自己反而很难堪,真是偷鸡不成倒蚀米,算人不济反算己,他顿
觉如鲠在喉,尴尬极了。
毛泽东的特殊情趣
毛泽东一代伟人的特殊身份,使得一些初次与他接触的人,自己先紧张
起来,甚至按捺不住怦怦的心跳。毛泽东有个好办法,就是通报姓名后,以
对方姓名为引子,打破彼此间的僵局,使对方很快进入轻松、亲切的氛围之
中。
程思远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也有些不大自然。毛泽东便先开口:“程
先生是很有学问的读书人,肯定有字号啦。”程思远听了以后,感到这个话
题容易回答,于是说:“主席,有的,本人字退之。”
“退之,退之,还是进之好噢,我们都在进之嘛。”主席的几句话,说
得程思远先生心里很舒服,拘束的感觉很快消失了,于是跟主席彼此愉快地
交谈起来。
毛泽东晚年,曾患严重的白内障,眼科专家唐由之大夫要给主席做手术。
给人民敬仰的领袖做手术,唐大夫实在感到担子的沉重。
毛泽东见了他,依旧是先问他的姓名。唐大夫说出自己的名字时,毛泽
东饶有兴味地说:“唐大夫,你的名字起得好,看来你父亲肯定是读书人,
这是取自鲁迅先生诗的名句,起得很有学问。”
接着,毛泽东吟诵起鲁迅先生的那首诗:“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
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毛泽东亲切、平和地做了番唐大夫名字的文章后,唐大夫不安的情绪消
减了下来,他终于心情平静地为毛泽东顺利地做了眼疾手术。
顶头上司
1962 年 1 月 31 日,同是湖南籍的社会名流章士钊、程潜、仇鳌、王季
范接到毛泽东主席的请帖,要他们去毛泽东家陪客。
他们 4 人聚到一起,来到毛泽东家,毛泽东说:“今天请乡亲们来,是
要陪一位客人。”
“客人是谁呢?”章士钊问。
“你们认识他,”毛泽东故意不说破,“来了就知道了。也可以事先透
一点风,他是你们的顶头上司呢!”
章士钊他们都很纳闷。他们几个或是职业革命家,或是名重一时的社会
贤达,谁会是他们共同的顶头上司呢?正在他们苦苦猜测之际,一个高个头
消瘦男子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走了进来。毛泽东迎上去同他握手,微笑地向
章士钊等人介绍说:“他是宣统皇帝嘛,我们都曾经是他的臣民,难道不是
顶头上司?”
原来,客人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他在我党的改造、教育下,已脱胎换
骨,成了一名共和国的合格公民。
巧取九龙杯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某一外国贵宾来我国访问,在上海市参观期间,
东道主为他举办了招待宴会。
宴会上使用的酒杯是一套价值连城的九龙杯,其形古朴苍劲,玲珑剔透,
特别是龙口上那颗光耀夺目的明珠更是巧夺天工。客人被这精美而又珍贵的
艺术品深深吸引住了,拿在手上仔细欣赏,赞不绝口,啧啧称奇。也许是由
于饮酒过多的缘故,他竟将一只九龙杯有意无意地顺手装进了自己随身携带
的公文包中。我方陪同人员见状后,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觉得直接索要
不太礼貌,甚至还会影响到两国的关系,眼巴巴地看着客人夹起公文包兴冲
冲地离去。
有关人员及时将这一情况向当时正在上海视察工作的周恩来总理做了汇
报。周恩来听后指示:九龙杯是我国的稀有珍宝,一套 36 只,缺一岂不可惜,
不能就这样让他轻易拿走,当然追回也应采取最为合适的办法。当周恩来得
知这位贵宾将要去观看杂技表演时,思忖片刻,心生一计,便把有关人员召
来,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
晚上,明亮的表演大厅里笑语欢声,热闹非凡。精彩的杂技表演使观众
如痴如醉,特别是那位贵宾被中国演员精湛的技艺所折服,一个劲地热情鼓
掌。台上表演正值高潮,只见一位魔术师走上舞台,潇洒地将 3 只杯子摆放
在一张桌子上。观众定睛一看,原来是奇光耀眼的九龙杯。再看魔术师举起
手枪,朝九龙杯扣动板机,随着一声枪响,转眼间那 3 只九龙杯只剩下两只,
另一只不知去向。观众们兴趣热烈,既为魔术师的技艺叹服,又都在纳闷:
那只九龙杯到底被藏在了什么地方?
这时,那位魔术师对观众说道:“观众同志们,那只杯子刚才被我一枪
打进了坐在前排那位尊贵的客人的皮包里了。”说完,便轻步走下台来,对
那位贵客道:“先生,能打开您的包吗?”贵客明知是计,但不好作声,便
从包里将那只九龙杯取了出来,当他看到满场的观众都在热烈地鼓掌时,也
高兴地笑了起来。
周恩来智斗江青
“文革”初期,一次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时,陪座的江青突然
插话说:“我从来没有学过‘四书’和‘五经’,也许总理是在场的所有人
中唯一念过这些书的人。”显然这句带有恶意的话,暗指周总理是封建势力
的代表,是革命专政的对象。当着外宾的面,周恩来不便直接反驳,这时张
春桥恰巧也在场,周恩来灵机一动,便转身问张春桥:“你有没有念过这些
古籍?”这句话问得实在高明,它不但提醒大家注意到江青的话根本不是事
实,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提醒在座的中国人做这样的推论:如果按江青的逻
辑,念过“四书”、“五经”者即为革命对象,那张春桥岂不也是?
张春桥在这种场合下被总理这一问,自然左右为难,只得扯谎说:“没
有,我没有念过。我一定要好好学一学,以便销毁它们。”一个以满腹经纶
的理论家自诩的人竟然不得不违心地说自己连“四书”“五经”都未念过,
其狼狈之状真叫人忍俊不禁。
用顺口溜进行斗争
许世友不仅是一位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军事家,而且还颇具文才。他
写的顺口溜就很有水平,简练透辟,很有战斗力。
“文革”期间,张春桥一伙上窜下跳,大出风头,许世友将军对他们包
藏的祸心,已洞若观火。他除了在别的方面同他们进行斗争外,还想出了一
个诙谐的斗争方式——编顺口溜。他写道:
戴眼镜,夹皮包;会总结,会提高;论思想,一团糟;打起仗来往后跑。
这首顺口溜虽然没有标题,没点名道姓,但是世人一听便知是指张春桥。
这首揭露张春桥一伙道貌岸然的虚伪本质的顺口溜,道出了广大群众当时敢
怒不敢言的心声。
1976 年,毛泽东逝世后,“四人帮”加紧了篡党夺权的步伐,大肆诬蔑
和陷害邓小平同志,许世友又利用顺口溜发出了战斗的怒吼:
娘们秀才莫猖狂,三起三落理应当;谁敢杀我诸葛亮,老子打他三百枪。
这淋漓痛快的顺口溜,对“四人帮”发出严厉警告,表达了许世友将同
“四人帮”血战到底的决心。这首顺口溜不胫而走,广泛流传,产生了不可
估量的影响和作用。
周恩来的“茅台外交”
在一次招待日本乒坛友人的宴会上,周恩来亲手将两瓶茅台酒赠送给世
界乒坛名将松崎君代,并对她说:“听说你父亲在制酒业干了好几十年,很
辛苦。你回国后,一定替我问他好,并请他尝尝我们中国的茅台酒。这酒度
数虽然高一点,但不伤人,味道也很不错的。”松崎听了,十分激动,旁边
的中日朋友也都热烈地鼓起掌来。
这时,日本另一乒坛名将荻村乘机机智地说:“周总理,您曾赠送我一
瓶茅台。我一直珍藏着舍不得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