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套在方木墙顶端的里面。木排又站直了,而且再也不向里倾斜了。
这方法现在看来简单不过了,但简单并不一定不科学。尤其是在七千多
年前,人们能想出这个主意,不能不说是一项重大的发明创造。直到现在,
有些地区打井,还采用这种方法。
都江堰
你如果有机会,一定到四川省灌县的都江堰去看看,你会被它的磅礴
(páng bó)气势所震撼,你会为它的庞大工程所震惊,你会为它的科学设计
所吸引。你想象不出,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怎么能有这样的胆量、这样的技
术,建造出这样的大型水利工程。
都江堰位于岷江中游,它是公元前 250 年左右,由蜀郡守李冰率百姓修
筑的。
公元前 250 年以前,四川成都灌县一带,几乎年年都要发大水。可苦了
岷江两岸的百姓。种下的庄稼年年歉收,他们只好背井离乡,四处逃荒要饭。
李冰担任蜀郡太守后,决心治水除害,为岷江两岸的百姓造福。他同儿子二
郎一道,沿江勘察。
在玉垒山,李冰发现,岷江水流到这里就被挡住了去路。山的东边,水
流不过去,无水灌溉;山的西面,为山所阻,水流不畅,又造成洪涝灾害。
李冰对二郎说:“应该将这玉垒山打开个缺口,让水流过去,这样,不仅山
东面的田地可以得到灌溉,山西面的江水也可以顺畅地排出,从而避免旱灾
的发生、洪涝的祸患。”
新凿开的玉垒山口,很像一个瓶口,人们为它取名“宝瓶口”,而被分
开的玉垒山的末端,则像一个大石堆,人们便称它为“离堆”。
“宝瓶口”的开凿,使玉垒山西的江水,朝东南流泄了一部分。但由于
流量有限,山东面的旱地还是得不到全面浇灌。而一遇洪峰到来之际,山西
面的洪涝灾害还会不断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冰决定采取中流作堰的
方法,来控制水势,排泄洪水。所谓中流作堰,就是在“宝瓶口”上游不远
处的江心,筑一道分水堰,使江水在这里分为两股,以达到分洪的目的。
这分水堰的前端尖尖地伸进波涛汹涌的岷江中,远远望去,活像个大鱼
嘴,因而,人们便称它为“鱼嘴分水堰”。
鱼嘴分水堰建成后,岷江的水一流到灌县附近,便一分为二:东边流入
宝瓶口的水汉称为“内江”,是灌溉渠道;西边的水流称“外江”,为岷江
正流。
为了进一步控制宝瓶口的内江水量,防止江水横决,李冰又带领民工们
在鱼嘴分水堰的尾部,修筑了一个溢洪排沙的低堰,名为“飞沙堰”。飞沙
堰也用竹笼装卵石堆筑,堰顶做到适宜的高度。当枯水季节,它挡水进入宝
瓶口,灌溉良田;当洪水期间,过量的江水会漫过它的顶部,流入外江,以
保障内江灌区免遭水淹。同时,由于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的旋涡作用,
还有效地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积淀。
为了测知内江的进水流量,李冰还在内江引水口立了 3 个石人,作为观
测水位的标尺,规定水位“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意思是,水位最低时,
不能低于脚面;水位最高时,不能没过肩头。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成,不仅解除了岷江的水患,还使成都平原数万亩
良田得到了灌溉,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李冰父子为成都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成都的百姓也没有忘记他们
的功绩。人们尊称李冰为“川祖”,并把他们父子奉之为神。
最早的轮船
轮船,是中国人发明的。它以轮带桨驱动船行。
我国最早制造轮船的,是唐朝的李皋(733~792)。他从车轮得到启发,
造船时,不用风帆,也不使用桨橹,却在船舷两旁各装一个车轮。每个车轮
有 8 个叶桨片,轮与轴连,轴上装踏脚板。航行时,水手像踏水车一样,用
力踩踏。轴转轮动,“以轮拨水”,好像无数支桨在持续不断地划动。随着
车轮的旋转,船便如离弦的箭,破浪而去,而在西方,直到 15 世纪,才有这
种形式的船出现。很显然,比中国晚了 700 多年。
李皋之后,宋朝的大将李纲,也曾效法他,在湖南省长沙造了一些轮船。
只是到了杨么时,轮船的建造技术和规模,才达到了鼎盛阶段。
公元 1130 年,钟相、杨么因为不堪忍受南宋封建王朝的残酷压迫,在洞
庭湖畔率领农民举起了起义的大旗。杨么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起义军将
领,一次战斗中,起义军俘虏了当时为朝廷效力的造船高手高宣,杨么把高
宣当作贵宾看待,并请高宣帮起义军造一种新船,高宣设计的这种轮船不用
篷帆和桨橹,只在船舷两旁安装对称的车轮,让水手用脚踩踏,用车轮来替
代桨橹。
大的战船装有 24 个车轮,船长二三十丈,甲板上建有三层楼,底层是水
手们踩踏车轮的工作间;中间一层是箭楼,为射手们的射击场所:最上一层
则是战士们投掷石块、鱼叉、铙钩、木老鸹等战斗武器的岗位。
有了这先进的战船,杨么队伍的军事实力更强了。他率领着起义军,焚
烧官府,镇压豪绅,扫荡恶势力,以不可阻挡的气势,直逼南宋王朝。
最早的海陆变迁理论
大家知道,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所撰写的《梦溪笔谈》,是一部集前人
和他本人科学业绩之大成的辉煌巨著,被人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在这个“坐标”上,沈括不仅标示着天文、历法、物理、化学、数学、生物
等方方面面的科学成就,还镌刻有地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首先,他在世界上最早科学地论证了海陆变迁现象。关于海陆变迁,我
国的先人对此早有认识,大家熟知的“沧海桑田”一语,便是对这种现象的
生动概括。晋代的医学家、炼丹家葛洪,还在《神仙传》一书中,以神话故
事的形式,表达了这种认识。
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海陆变迁的认识,也
有一定的深度。
白居易对沧海变桑田的过程作了合乎科学的解释:海浪对陆地泥沙的不
断冲刷,是使大海淤填成陆地的主要原因。
沈括率先对这一现象作了科学的论证,从而把海陆变迁的认识推向了一
个新的阶段。1074 年,沈括奉命到河北西路,也就是现在的河北西部、河南
北部等地区巡察。当他沿着太行山向北行走的时候,在山崖间,他常常看到
含有螺蚌壳和鸟卵形的砾石,像一条长带,横贯在石壁中间。经过观察分析,
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指出:
“由此可见,这里过去曾经是海滨。然而现在东面距海已经近千里了。
今天所称的大陆,都是淤泥沉积而成的。尧杀鲧的地方在羽山,按过去的说
法,羽山在东海中,而如今的羽山却在陆地上了。黄河、漳河、滹沱河、涿
水、桑干河等河流,都是含有大量泥沙的浑水。今天,函谷关、陕县以西的
地带,河水都在地面以下流动,河道低于地面不少于一百余尺。这些河流携
带的泥沙年年向东流,全都沉积为大陆的泥土,这是必然的道理。”
沈括的这段话,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海陆变迁学说。他不仅非常正确地阐
释了华北平原形成的原因,还很科学地论证了海陆变迁现象,把古老的沧海
桑田说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了。这比西方意大利人达·芬奇(1452~
1519)最早理解亚平宁山中的螺蚌壳化石为海中古生物遗迹要早 400 多年。
地震预测
有文字以来的最早地震记录,据查,是在《竹书纪年》中。该书记载了
公元前 1831 年的一次地震。《吕氏春秋》、《诗经》、《左传》等先秦古籍
中,也都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地震记录。
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在许多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他创造了
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发动的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发明了机械日历;写出
了著名的数学专著《算罔论》;制造出指南车、记里鼓车等机械。
张衡一生中就遇到过多次地震。据记载统计,从公元 92 年至 139 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