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坦率、单纯的军人,开始转向政治,他反对计划中对希特勒的谋杀,因
为这会使希特勒成为英雄……隆美尔从未在“七月阴谋”中担任积极角色。
看来,谋反分子内定在行动成功后由他担任政府首脑,只不过是他们的
一厢情愿。谋杀失败后,一个谋反分子在处决之前被希特勒的秘密警察挂在
一个吊肉的钩子上,在极度痛苦之际,他将隆美尔扯进谋反分子的名单中,
是不足为奇的。这也许就是他厄运的根源。
1977 年,英国传记作家大卫·欧文在他的《狐狸的审判》一书中,发表
了虽与上述观点略同,然而又肯定得多的论断。他认为,隆美尔是一个单纯
的军人,他自始至终忠于他的元首希特勒,从未参加过谋反活动。他虽和阴
谋分子有过交往,但反对谋杀希特勒。他认为,日暮途穷的他,还能在政治
上找到一条生路;他并不知道他的同事中有人参加了谋反活动;隆美尔的死
是由于被捕的谋反分子有意供出一些效忠希特勒的元帅,为真正的同谋打掩
护。为此,大卫·欧文还引证隆美尔夫人 1945 年 9 月发表的对她丈夫曾参加
谋反集团进行否定的声明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的作品问世后,立即遭到了
一些人的反对。反驳得最起劲的就是唯一幸存下来的原隆美尔部队的参谋长
斯派达尔。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隆美尔不仅发表过结束战争的言论,
而且要推翻纳粹政权。因此,他声称隆美尔是属于谋反集团的成员。
不过,仔细想起来,欧文的观点也并非证据十足。如果说隆美尔缺乏政
治头脑,是一个只知道效忠元首的“单纯的军人”,又怎能想到在激战之际
与西方盟国签定停战协定,以便在东方战线开辟新的局面?为什么他与谋反
分子接触交流后,不将情况向他效忠的主子报告呢?所以要证明他没有参加
谋反活动,理由还显得不够充分。
另外,如果说隆美尔之死是谋反分子苦打成招的结果,那么,希特勒又
怎么会如此轻信呢?隆美尔多年效忠希特勒,而且战功显赫,甚至赐死以后,
还得装模作样地给予他国葬的殊荣。据此,我们能说希特勒轻信胡编的供词,
而错杀了他吗?
不过,将各种说法进行比较研究后,接近真实的结论应该是隆美尔在战
争形势发生急转的情况下,产生了比较成熟的、企图挽回败局的战略设想,
当遭到希特勒的斥责与奚落后,由失望而引发对元首的不满甚至怨恨,而在
另一些完全不同的问题上与反希特勒集团也有分歧。由于暗杀行动的失败,
隆美尔受到牵连被逼自杀。他的死,只能说成是他个人的“悲剧”,至于到
底是屈死鬼,还是反希特勒的英雄,这两顶帽子戴在他的头上看起来都不怎
么合适,特别是后者。
墨索里尼的人生轨迹
“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武力没有正义是暴政。”这是法国巴斯卡的一
句名言。
墨索里尼依靠武力起家,然而毁灭他的最终还是武力。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缺少“正义”,用自己的武力去屠杀人民,去发动灭绝人性的侵略战
争。
从投机发迹到倒台
从 1901 年到 1912 年,在这短短的 11 年里,墨索里尼从一个默默无闻的
小学教师,一跃成为意大利社会党左翼多数派的领袖、工人运动中的头面人
物。
但是,这位政治上的投机商、冒牌的社会主义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后,很快暴露出其社会沙文主义的狰狞面目,投靠了大资产阶级,成为他们
的忠实奴仆和代理人。他疯狂地叫嚣用“血浴”的手段改造意大利社会,鼓
吹意大利应站在协约国一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与其同伙组成了“参战
同盟”。这些违背工人阶级根本利益的叛逆行为,遭到了社会党人的坚决抵
制,他被清除出党后,于 1919 年 3 月,在米兰组织了一个法西斯团体“黑衫
党”。这个法西斯战士团以革命的面目出现,提出了自己的纲领,如“实行
平等选举”、“保证八小时工作”、“对资本课税”、“没收教会财产”、
“取消常备军”等。这些欺骗性的口号,对群众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因此,
受到垄断资产阶级的器重和保守派的支持。其成员最初只有 150 名,多为退
伍军人。他们狂妄地宣称:“这些从前线活着回来的人,要求取得统治意大
利的权力”,并扬言要用暴力粉碎“赤色分子”的恐怖,建立法西斯专政。
在当时的背景下,墨索里尼领导的法西斯运动就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开来。
1921 年 11 月,法西斯党正式成立,接着又建立了“国民工会”。他的组织
由一个松散的运动很快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化的有严格纪律约束的政党。
1922 年,法西斯党先后控制了波伦亚和米兰市政府,并迫使 64 个地方议会
解散。10 月,墨索里尼在那布勒斯法西斯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布了向罗马
进军的总动员会。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墨索里尼就迫使国王任命他为意
大利政府总理。11 月 15 日,国王又授予他独裁的权力。墨索里尼轻而易举
地夺取了“元首”的桂冠。
一步登天的他,对内推行法西斯恐怖政策,逐步取消了除法西斯政党以
外的一切政治团体,血腥地镇压共产党和工会的进步活动;对外则执行赤裸
裸的侵略方针。1923 年 8 月,墨索里尼的军队占领科孚岛,9 月占领阜姆,
同时在利比亚和索马里进行镇压民族解放的战争。
由于意大利资本主义的脆弱与阶级矛盾的尖锐,用刺刀鲜血造成的局部
稳定也是很短暂的,到 1926—1927 年间,经济危机又笼罩了全国。这期间,
意大利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从未停止。1924 年的议会选举中,反对派获得了
很多席位,取得了可喜的胜利。这表明了法西斯统治基础的脆弱。
就在国内各种矛盾尖锐发展的同时,为了转移人民的视线,1937 年 11
月,意大利又加入了德日发起的《反共产国际协定》,从而在国际舞台上正
式形成了以“柏林——罗马——东京”为轴心的侵略集团。从此墨索里尼便
将意大利国家的命运绑在了德国法西斯的战车上。他的矛头直指非洲,妄图
用战争取得地中海一带的霸权。
然而,战争的胜券并未稳操在墨索里尼的手中,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侵略战争的惨败,使意大利再次陷入崩溃的深渊。1943 年 7 月,英美联军在
西西里登陆,德意军队被逐出非洲后,国内民怨沸腾,统治集团内部分崩离
析。其中陆军元帅巴多格利奥、外交部长齐亚诺(墨索里尼的女婿)等一批
法西斯的中坚人物和国王本人,都在暗中策划推翻墨索里尼的统治。这一天
终于到来了。
1943 年 7 月 25 日,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传开,意大利法西斯党魁、独
裁者墨索里尼的统治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中被推翻了。这一事件发生得如
此迅速,又如此彻底,几乎令他的敌人和朋友都感到迷惑不解。到底是什么
原因呢?最根本的原因是他追随纳粹德国发动侵略战争,把意大利国家引向
了绝路。战争,耗尽了人民的膏血;战争,毁灭了人们的家庭。非洲战场的
惨败,使意大利在那里的殖民地连同其远征军一起化为乌有。于是,人们把
一切罪责归咎于执意参战的墨索里尼身上。于是,在一片民怨沸腾声中,他
的同伙决定走马换将,把这个权倾朝野的独裁者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妄图
挽回意大利已经形成的败局。
不过,推翻墨索里尼的具体详情,至今还留下了一些令人不解的疑团。
学者们的种种推测
几十年来,为解开墨索里尼倒台所留下的历史疑团,众多的学者为此进
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他们探索的焦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
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策划并组织了这次政变?第二个问题:格兰迪动议
通过后,墨索里尼为什么没有采取反击行动,而是驯服地束手被擒?
争论的结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仍然众说纷纭,各
执己见。
第一个问题,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一些观点:有人认为运动的实际发
动者是他的党内的一批“老战友”。他们通过 1943 年 7 月 24 日召开的中断
了 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