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寅在异界-第6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歹毒了。”
“为一己私利?”石、覃二人露出无法理解的表情。
子缨一笑,说道:“人人都是不喜欢打仗的,没有谁会喜欢战争,长孙渊宏那么坚决的主战,甚至不惜出卖两位大人,难道他真是为了尽忠报国吗?我看未必。其实对长孙渊宏而言,只有宁国发生战争他才能掌握兵权,才可以名正言顺又源源不断招收新兵,壮大自己的实力,河西远离良州,长孙渊宏的动向无法被朝廷第一时间掌握,一旦他生变,后果不堪设想啊!”
子缨是信口雌黄,不过石听寒和覃亦听的却异常用心,等子缨说完,两人忍不住倒吸口凉气,感觉子缨之言甚有道理,长孙渊宏确实是居心叵测,行为诡异。
根本不给二人仔细思索的机会,子缨又继续道:“长孙渊宏的所作所为毕竟是贵国内部的事,我风国无权插手,现在,还是让我们来商谈议和之事吧!”
议和?石听寒和覃亦跟不上子缨的思路,完全是被他牵着鼻子走。“难道,风王殿下已接受我国的议和了?那今晚为何还……”
不等二人说完,子缨笑道:“那是大王不相信长孙渊宏病危之事,所以才故意发动一次‘小规模’的进攻以做试探,结果,果然试出长孙渊宏病危是假。”
“哦!原来是这样。”
“贵国的议和和约大王已经仔细看过了,不过,当初战无双、战无敌统帅四十万的大军侵入我风国,所造成的损失绝不是区区十万金子、百余万的银子、绸缎、绢帛就能弥补的,贵国只赔偿这些,不觉得太过欺人了吗?”子缨淡笑着说道。
石听寒和覃亦吸口气,沉默片刻,又举目看向唐寅。后者端坐在塌上,没有任何的表情,两眼冷冰冰的,不用说话,只看他的眼神就足够令人心寒。石听寒壮着胆子问道:“那……不知风王殿下认为赔偿多少为合适呢?”
就赔偿多少的问题,子缨是无权决定的,不过唐寅仍没有开口说话的意思,他心思一转,说道:“两位请先回去,此事大王与我等还需再议。”
“哦,这……也好!”石听寒和覃亦犹豫了一会,向唐寅深施一礼,说道:“微臣暂且告退。”
“恩!”直到这个时候,唐寅才冷漠地应了一声。
两人前脚刚走,唐寅死气沉沉的脸上就露出笑容,他先是赞道:“子缨,你做的好。”然后又对萧慕青说道:“慕青,赶快写封书信,传回盐城,将议和之事向邱真和元吉详细说明,让他二人起草一份议和的和约,当然要对我国有利,不过还得能让宁国接受。”
“末将明白!”萧慕青拱手应道。
第一第六百二十四章
第六百二十四章
对宁国议和所赔偿的数额这一点,唐寅也无法做出最为准确的判断,此事他只能转交给邱真和上官元吉去商议,以此二人的精明,所拟出来的和约必然是能为己方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又能让宁国勉强接受。
萧慕青、梁启、子缨三人齐齐告退,大帐里又只剩下唐寅一个人,他在大帐来回踱步,开始心思己方要如何退兵了。这时,袁方来了,还带来一些简单的酒菜。在饮食方面,上官元武和上官元彪这两位护将是十分小心的,两人先是用银针试过袁方带来的酒菜,又让侍卫品尝,确认没有问题了,这才把酒菜摆放到唐寅面前。
袁方走到唐寅近前,先是深施一礼,然后含笑说道:“我想大王现在肯定还在为今晚的战事烦心,所以让人准备了一些酒菜带过来。”
唐寅苦笑,折腾了大半夜,没有取得任何的战果不说,还损兵折将无数,到现在,他是真有些饿了。他冲着袁方摆摆手,说道:“袁方先生坐下来一起吃吧!”
“是!大王!”袁方在唐寅的对面落座,拿起酒壶,倒了两杯酒,将其中一杯递到唐寅近前,问道:“不知大王现在是如何打算的?是战还是和?”
唐寅没有马上回答,反问道:“袁方先生,我想先听听你的建议。”
唐寅在和风国自己这边的人说话时,很少会用到‘本王’或‘孤’这样的自称,所以在和他说话时就象在和普通人说话一样,能让人畅所欲言,无所顾虑,无形中还拉近众人与他之间的距离,也让唐寅显得平易近人。风军众人对此早已习以为常,没有发现这个细节,不过袁方可注意到了,同时也在暗暗点头,普通士卒出身的唐寅能把那么多的风国才俊拉拢到自己身边,让人们死心塌地的为他做事,可不单单是靠运气,在拉拢人心方面,唐寅确有过人之处。
心里暗自琢磨的同时,袁方淡然说道:“微臣认为,和议为上。”
“哦?”唐寅笑了,问道:“为什么?”
“有长孙渊宏在,宁国的漳河天险固若金汤,我军难越雷池半步,再打下去,我军的优势将会被逐渐耗光,到那时,长孙渊宏必会趁机反攻河东,我军将难以抵御。”
唐寅端起酒杯,认真地听着袁方的分析,边听边点头。袁方继续道:“还有,再过二十来天就是圣祭大典之日,这时再发动战事,怕是会引起国内民众的反感和恐慌。”
袁方所说的圣祭大典是昊天帝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大节庆,要祭天、祭地、祭祖上,祈祷下一年太平富足。在圣祭大典的前后,各诸侯国都会尽量避免发生战争,那会被认为是不祥之兆,下一整年都将在兵荒马乱中度过。
听闻袁方提到圣祭大典这件事,唐寅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他还真把此事给忘记了。他当然不相信祭天地、祭祖宗就能保佑下一年能国泰民安,不过那可不代表其他人不信,他必须得顾及整个风国民众的感受。
看到唐寅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袁方差点笑出声来,能把圣祭大典这么重要的日子忘记的,恐怕也只有唐寅这个战争疯子了。他继续道:“大王身为一国之君,圣祭大典是一定要返回国都主持的,如果大王不在国内,怕会人心惶惶,引起百姓的动荡不安啊。”
唐寅点点头,连声说道:“恩!袁方先生所言有理!”说着话,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袁方眼睛一亮,紧接着又恢复正常,问道:“这么说,大王是决定和宁国议和了?”
唐寅没有马上答话,他眯缝着眼睛,目光垂视,若有所思。袁方见唐寅怔怔发呆,忍不住又追问道:“大王?”
“哦?啊!是啊,我是决定要和宁国议和。”说着话,他拿起酒杯,在手中来回把玩。
袁方笑呵呵地说道:“如此微臣就放心了!大王早些休息,微臣告退!”他站起身形,冲着唐寅又深施一礼,然后转身向外走去。
看着袁方的背影在帐门外消失,唐寅回头向上官元武和上官元彪招了招手,上官两兄弟急忙上前,靠近唐寅,问道:“大王有何吩咐?”
唐寅在二人耳边低语了几句,两兄弟先是一愣,然后急忙应了一声,快步走了出去。
等两兄弟离开之后,唐寅坐在塌上,深吸口气,毫无预兆,他的身子周围腾的一下散发出白色的雾气,而后雾气又被他吸回体内。
接下来的几天,唐寅一边休整全军,并招收新兵,一边和石听寒、覃亦二人周旋。由于还没有接到邱真和上官元吉的回话,就和约的细节唐寅也拿不定主意,只能拖延时间,等盐城的回信。
这一等就是三天,三天内迟迟接不到盐城回信,唐寅也很焦急,追问萧慕青给盐城的书信是飞鸽传书还是用人去送的。萧慕青满脸的无辜,回答道:“事情紧急,当然是飞鸽传书。”
唐寅皱着眉头说道:“既然是飞鸽传书,书信早就应该到盐城了,怎么邱真和元吉的回书这么慢?!”
萧慕青苦笑道:“大王,议和之事,关系深远,也影响到我国日后的国策,我想邱相和上官丞相也需要时间商议吧!”
“恩!”唐寅点点头,未再继续追问。
等到第四天的时候,乐天一大早就来到唐寅的寝帐,同时还带来了唐寅期盼数日的盐城回书。
这份回书是邱真亲笔所写,上面只有短短一行字。此时唐寅才刚刚睡醒,拿起纸条一看,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揉了揉眼睛,定睛细看,没错,上面清清楚楚地写道:大王,议和之事断不能允,详情等微臣到后再谈。
自己已开始准备撤军,而在这个时候,邱真竟然从盐城赶过来了,这倒颇出唐寅的意料,但最让他感到意外和惊讶的是邱真的前半句,议和之事断不能允,他想不明白,现在己方已无法再战下去,不议和还能怎么办?即使想战,也没有渡河的工具了,难道还要再赶制出来一批木筏?
唐寅实在无法理解邱真的意图,拿着这份回书,他苦笑不已。见状,乐天忍不解,忍不住疑问道:“大王,邱相在回书上写的什么?”
“你自己看吧!”唐寅夹着纸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