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财色-第5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范无病考虑了一下后对老头儿说道,“如果不是一下子就死翘翘的血栓病人,针灸是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与西医地溶栓针剂及手术方法相比较,针灸显然更加安全彻底,但是对于医生的要求也高一些,针灸的强度也大一些,所以一般医院是很难做到的,只有有条件的病人及针灸技术达到一定程度的中医相互配合才能够做到。”
  “那你这个是怎么弄的?”老头儿显然有点儿不死心。
  “你如果能用了我的金针,那么你也能做到。”范无病没有说别的话,而是直接亮出了自己地金针给老头儿看。
  老头儿看了一下范无病地金针,软软地如同灵蛇一般乱弹,顿时就恍然大悟道,“原来是内家针法,怪不得了,这个真是一般人学不来的,唉,可惜了。”
  老头儿是学校里面专门研究中医地一位教授,今天听说了有人用针灸救治心脏病患者,顿时大感惊奇,赶到医院的时候,就听医生们正在议论,说是病人的确是心脏病发作,而且是非常严重的心脏病,血栓程度很重,但是救治者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居然以针灸之术将血栓给化解掉了,这才救回了这位学生的性命,否则的话,等到救护车过去,这学生估计也就不行了。
  于是老头儿就跑了过来,想见识一下这位能够以针灸之术化解血栓的学生。
  “你是学医的吗?”老头儿问道。
  “国贸。”范无病回答道。
  “国贸?!”老头儿脑门儿上的青筋都爆出来了,有些出火地喊道,“你这么一个医学的天才,居然去学国贸?!难道多赚点儿钱就比治病救人更有成就感吗?!”
  看着老头儿一脸的冲动表情,范无病忽然笑了起来。他斟酌了一下后回答道,“手上的一根金针,充其量一辈子也就只能救助上万人而已,或者还不到这个数目。而选择了国际贸易,专供经济学,或者日后可以帮助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上亿的人走出困境。难道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多赚点儿钱地用处会比治病救人差吗?”
  老头儿听了范无病这话,顿时就平静下来了,然后问道,“你是今年的新生?”
  “特招的。”范无病点点头道。
  “没听说有特招的中医特长的学生啊?”老头儿顿时有点儿糊涂了,有艺术类特长生,也有体育类特长生,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复旦招收过中医特长生的。
  范无病发觉这个老头儿很有意思,便笑着解释道。“不是我地特长,而是家长有特长。”
  老头有些不解,不过转念想了一下。便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看了看范无病,然后摇头叹道,“唉,即使你不是特招的,也完全有资格到任何一所大学深造,遗憾的是,现行的教育制度实在不适合人才的成长。”
  说完之后,老头儿就那么走掉了。也没有问范无病的名字。
  “家长有特长是什么意思?”有同学对范无病的话感到非常困惑。
  “笨啊!”心思活络一点儿的同学立刻回答道,“就是说家长是当官儿的呗!”
  “这个也能算特长?什么特长?”那同学还是不理解。
  “就是善于领导别人地特长呗!”有人解释道。
  过了一阵子,教官就喊人,继续去操练了。
  这个时侯任小柔就凑了过来,然后问范无病,“我倒是不知道,你这个特长生居然是后门儿生?你家里父母是高干吗?”
  “算是吧,不过这个跟我又有什么关系?事实上,我上任何一所大学。都没有丝毫的愧色。”范无病回答道,“难道你认为我是那种考不上学校,需要依靠家长的权力来作交换地学生?”“这个我真没有把握。”任小柔狡黠地回答道,“国贸可是很复杂的专业,我真有点儿担心像你这样的高干子弟,有没有能力应付下来,我就不信你样样都能天才。”
  见识了范无病的金针将一个心脏病人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之后,任小柔当然要将范无病给归入医学天才中去,但是了解到他的家庭背景。和特招的缘由。又对他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国贸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是相当高的。很难想象一个依靠特招进入大学地高干子弟,有这个能力应付下来以后的各种功课。
  听到这话之后,范无病哈哈一笑,然后对任小柔说道,“虽然我不知道国贸系的老师们理论水平有多高,但是如果单纯地从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上来计算成就的话,我相信他们捆在一块儿,也比不过我的。”
  “你就吹吧,牛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任小柔一脸的不信。
  这个学生有点儿能耐,可是说话也太没谱儿了,你根本就搞不清楚他的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假地,任小柔在心里面想道。
第二百三十章 有点儿怨念
  复旦出了很多人才。
  正所谓“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的这么过下去,每一届的复旦毕业生都会出现很多优秀的人才。
  不过范无病对于这个复旦校名的出处,就有点儿不大认同,“旦复旦兮”,这四个字,很容易就看成“日复旦兮”,被心理邪恶的家伙来分析,那就有问题了。
  此时,创办复兴高科技的郭广昌,创****券之星的高利民,设计了国内第一台路由器的上海博达数据通信有限公司创始人陈群,以及后来凤凰卫视的著名女记者闾丘露薇已经毕业离开了复旦。
  倒是意外地发现,盛大网络的创始人陈天桥陈老板正在经济系上大三,如果再往上数一数的话,像是唐家璇、陈至立、赵化勇、梁晓声等等,都是复旦毕业的,至于后来网络时代兴起的一大群总裁和CEO们,就多得不可胜数了。
  范无病之所以肯老老实实地窝在这里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里人才多啊!尤其像是国贸系这种地方,根本就不用发愁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人才。
  眼看着再过几年,香港也该回归了,二十一世纪也要到了,网络时代也快来了,自己再不储备点儿人才的话,这么多年打下来的一点儿家业可就支撑不住了。
  因此范无病觉得来上海上学,来复旦上学,是一个无比英明的决定,这里即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人才的流动性自然是最快的,而且跟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经济交流也是最广泛的,吸纳海内海外的人才,都是最方便的。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地方,范无病比较看重的还是上海。北京地政治味儿太浓。学术造假太严重,范无病很难判断出那些论文当中有多少是真材实料。广州经济发达,但是科技含量就要逊色一些,多年来并没有什么值得推崇的科技人才聚集地出现。而深圳虽然是特区,技术人才也集中,但是范无病一想到血汗工厂就有点儿不太舒服。因此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将自己对外拓展的桥头堡建立在上海,其他城市就算派人进驻,充其量也就是联络处分公司的级别了。
  更何况,日后上海将重新成为亚洲经济中心,大学的四年,范无病是铁了心要将上海这边儿打造成为自己的又一个重要基地了。
  范无病在这里悠然自得,却没有想到孙立新那边儿早就急得跟热锅上地蚂蚁一般了,因此证据确凿,警察局可就先把人给拘禁起来了。虽然这事儿闹得比较大,一时之间难以决断,但是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更不用说范无病的一群律师们虎视眈眈地在密切关注这案件的进展。
  负责审理此案地工作人员实在有些不解。怎么一个娱乐公司地小老板。竟然有这么多地私人大律师?你当他是不要钱地啊?这种级别地大律师。一个人地年薪起码是在百万元以上地吧?
  不过孙立新地祖父还是有一些门路地。一大片地网子撒下去。终于在南京军区找到了自己地老部下们。请他们帮助解决一下这个事情。起初军区地人听说孙老爷子地孙子出了点儿事情。需要他们帮忙。答应地还是很爽快地。
  可是后来一了解情况。得知孙立新居然是为了给范无病栽赃才惹上麻烦地。就有点儿打退堂鼓地意思了。范无病是什么人?别人不知道。他们中地高层可是知道地。谁也不想沾染这个麻烦。
  但是孙老爷子催得又紧。老头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讲起当初地事情来。老部下们也有些为难。最后只得硬着头皮来跟范无病交涉一下。看看有没有寰转地余地。
  军区地高层要是忽然来大学地话。肯定会显得比较突兀地。但是现在时间赶得巧。不是正在军训嘛。他们过来倒是能够找到正当地理由地。
  于是正在军训地新生们就得到了一个非常令人振奋地消息。军区地首长们要过来检阅一下大家地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