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萍和陈靖楚两人正在看对面的一座很高的楼,那座楼已经盖了二十多层了,看样子还没有封顶,也不知道要盖多少层。
听了范无病的问话,陈靖楚便回答道,“我们再讨论那座楼什么时候能够封顶,总体高度会不会超过四十层。”
范无病顺着陈靖楚的手指方向,看了看那楼,果然正在建设之中,周围都用纱网笼着,看了一下那个架势,也就是三十层左右的样子。
上海的高层建筑中建于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有四十幢,建于七十年代的有一百四十九幢,建于八十年代的有六百五十幢,改革开放之后,上海每年新建高层建筑都在四十幢以上。姿态各异、拔地而起的高楼已成为上海亮丽的都市景观和城市面貌变化的象征。
目前而言,上海市内最高的楼还是静安的希尔顿酒店,楼高一百四十三米,至于后来四百二十米高的金茂大厦和四百九十二米高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则分别要等到六年之后和十六年之后才会出现。
“我们也要投资建设一座大厦,公司自用一部分,空闲的可以考虑出租或建成酒店来搞服务,高度只要能够超过希尔顿酒店也就可以了,太高了实在没有什么意义。”范无病忽然来了兴致,指点着对面的一片空地对两人说道。
“一座楼,孤伶伶的有什么好啊。”风萍有些感慨地说了一句,“树大招风,楼高了也一样吧?”
这话,听起来倒也有几分道理。
范无病脑袋动了一下,然后便有了个主意,不如在这边儿也建两座高楼,模仿美国纽约世贸大厦的双子星结构,似乎也很不错。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结构如何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逃生机制是否完善,还有就是消防设施是否能够在最需要它的时候正常发挥作用,满足了这两个条件,问题就不大了。
范无病想了想,觉得楼层太高除了花钱太多之外真的没有什么好处,暂时技术上的条件也不具备,不如请人先设计两座三十三层的大厦,作为自己在上海这边儿的总部,也好过租用别人的大厦办公了。
毕竟自己的公司是会越做越大的,以后要来到上海这边儿办事的次数也很多,比如磐石那边儿的人,比如横店和柳市那边儿的人,还有以后不知道什么地方的员工们,都需要在上海有一个落脚的地点,就不如自己建设两座楼起来,首先满足自用的条件,以后有机会了,可以再建设一些高楼,反正这边儿几十年内也不会有什么地震发生,尽管建好了。
“为什么要建高度三十三层的大楼呢?”风萍有些怀疑地问道。
陈靖楚想了一下,大胆地猜测道,“传说天有三十三层,你是不是这个意思?”
范无病笑着点了点头,心道陈靖楚脑子反应还挺快的。
不过风萍就反驳道,“既然是这样,那就应该建一座楼啊,难道还有两个天?”
“天外有天嘛!”范无病哈哈大笑道,这下子,大楼的名字都有了,就叫作天外天大厦好了。
这个月的都市分类月票榜上的巨巨们都很猛啊,小狼现在的形势非常堪虑,还请有月票的大大们尽量支持一下,落在后面是很伤自尊的啊。
第一百六十五章 迪厅的冲突
晚上吃过饭后,范无病提议出去玩。
“我身体有些不舒服,就不去凑热闹了。”陈靖楚的脸色有点儿不好看。
“怎么了,要紧吗?”范无病虽然说是号称金针神医,但是望气看病的功夫还有待于加强,关键是他没有行医治病救人的觉悟,所以平时就不怎么关注,昨天救了那东方晚报的记者小董,也不过是因为那厮的症状太明显了,范无病一眼就看了出来。
“每个月总有几天。”风萍在旁边替她说道。
呃,范无病拍拍脑袋,对陈靖楚说道,“那你就看看电视,早点儿休息吧,等我们回来的时候,给你带点儿好吃的东西作夜宵。”
陈靖楚点了点头,于是范无病就同风萍一道,开着车满大街地转悠,在市中心附近找到了一家门面很大的迪厅。
“我们去蹦迪吧?”风萍提议道。
“行啊,活动活动筋骨也是好的。”范无病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抵触,在前世上大学的时候,周末了一个宿舍的饿狼们也总是成群结队地去蹦迪的。
重生以来,磐石那地方太小,没有像样的迪厅,在美国的时候,他一门心思忙着赚钱了,哪里有时间去蹦迪?再说了,他对金发女郎们并没有多大的兴致,那些人看起来养眼,实际上皮肤很粗糙的,长得虽然大气却不细致,不是范无病喜欢的类型。
国内的迪厅,起码从心理上面,还是比较能够接受的。
门外的停车场上,各种车子真不少,奔驰劳斯莱斯都有好几辆,不用说其他的车子了,范无病忽然觉得自己也应该搞几辆看得过去的好车来装点一下门面。否则在上海这种地方,开辆奥迪实在有点儿不够瞧的。
尤其是自己公司里面那么多娱乐圈人士。一旦出席什么活动。那可就是香车美女大比拼啊!豪车是不可少地!范无病顿时觉得今晚没有白出来一趟。起码有了这个觉悟。于是他们找了地方停车。然后就进了这家迪厅。
迪厅地名字叫作蓝月亮。五光十色地霓虹灯制成地牌子上面。长长地两条腿。坐在一颗弯弯地月牙儿上。很有些意思。
在外面地时候还没有什么感觉。一推开二道门。铺天盖地地声浪就席卷过来。强大地冲击波险些把人给推倒。听着节奏感强烈地音乐声就让人感觉热血***。五光十色地灯光并不明亮刺眼。反而增添了一似朦胧感。
“我靠。气氛还挺热烈地!”范无病忍不住骂了句粗
上海地夜生活历来就很丰富多彩。解放前。周璇地歌声记录了上海最早地舞厅文化。有钱地太太、小姐和小白脸夜夜流连于大上海地夜场舞池。身影侧过。灯红酒绿。闪烁着霓虹灯地十里洋场将上海打扮得有如白昼。那时地上海是中国大地上最奢靡地城市。远东地第一不夜城。
解放后。由于众所周知地原因。上海地夜生活曾一度销声匿迹。在一味消除小资情调地影响下。集体舞在人们中间流行起来。操场和废弃地旧舞厅变成了大家围着大圈跳舞一样地做操地地方。
改革开放之后,交谊舞的大流行给了很多青年男女交往和恋爱的机会,慢三、快四是当时青年必修地人际功课。简陋的舞厅一时间在大街小巷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八十年代开始,就进入了霹雳舞的时代,现在的小孩子肯定无法想象当时的一部电影对于生活在八十年代的青年的影响。
到了八十年代末期,Disco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成为当时最时尚的东西,以至后来居然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Disco。当时地这种烂音乐在以迪斯科地名字没落之后,以的士高地名字居然又火了一把,真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范无病和风萍进来之后,就看到了中央舞池里挤满了疯狂扭动的男男女女们。正在随着更加疯狂的音乐扭动发泄着内心的空虚。“大城市。生活节奏快,大家的压力也大啊。没有个发泄的地方还真是不行。”范无病本来是想跟风萍说两句话的,结果便发现不太好使,周围的噪音实在是太大了,只得作罢,拉着风萍去了中央舞池,随着音乐扭了起来。
盛夏正是迪厅最火爆的时节,似乎各家比拼的就是人气,大舞池也一直是上海大小迪厅的标准配置。中心舞池容纳的人数越多,也就说明这家迪厅更有实力,更容易招揽人气。毕竟是因为大城市消费人群多,你来了迪厅之后,结果发现没有位置了,那得多别扭?
像是上海的一些迪厅,中心舞池能够容纳两千人左右,到了晚上依然是人潮涌动,生意非常火爆,那些负责放盘的外国人们,更是在高出许多的舞台上随着节奏扭动着身体,宛如喝了摇头丸一般,事实上,他们很多人也是吸点儿特别的东西的,否则大晚上这么熬着,确实比较容易感到疲惫。
范无病跟风萍蹦了一阵后,觉得有点儿疲乏,就撤下来了,风萍就感到有点儿香汗淋漓,便拉着范无病去买了两瓶加了冰的橙汁,找了个座位坐下,慢慢地喝着。
两个人正坐在那里看着,就见一对儿情侣模样的学生走了进来,女孩儿一脸的兴奋,男孩儿有点儿腼腆,显然是不太适应这里的氛围。
“我坐在这里看你跳好了。”男孩儿对女孩儿说道。
女孩儿半是央求半是威胁地说道,“好不容易来了,你不可以扫我的兴啊。”
两人拉拉扯扯地到舞池那边儿去了,范无病却是有所感悟,便对风萍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