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历过去年那场惊天的政治大博弈,彦华地区政治格局大洗牌,加上范鸿宇成为省长大秘书,在青山省内,几乎所有干部都已经将邱明山,范卫国等人划入尤利民的“阵营”,认为尤利民有意要将彦华地区经营成自己的“后花园”。
现在韦春晖突然对彦华地区“出手”,尤利民也确实需要弄明白。
政治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古怪”,就算尤利民并没有要将彦华地区经营成“后花园”的意向,与邱明山范卫国也仅仅只是普通上下级关系,但只要其他干部有了这样的看法,尤利民就得“认账”。
因为这样的事情,不好撇清。
尤利民一旦对韦春晖的动作不闻不问,由得他对彦华地区“出手”,省内其他重要的实力派干部,不免对尤省长产生“疑虑”。
**道嘛!
上位者一旦被人如此“质疑”,后果相当严重,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众叛亲离”。这样的现实例子,比比皆是。
韦春晖慢慢将烟蒂在烟灰缸里摁灭了,说道:“省长批评得很正确,前段时间,我确实对这个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彦华国企改制的一些问题,我们省里都还不清楚,国家部委的领导,反倒比我们先一步知晓情况。”
尤利民的双眉微微蹙了起来,诧异地问道:“国家部委的领导先知晓情况?”
也就是说,有人将“问题”直接捅到上边去了?
这可是意想不到。
韦春晖点了点头,神色益发的沉重:“比如说彦华市那个百货公司,他们市里当初是作为试点来搞的,和港商合作,港商拥有百分之六十的股份,企业的性质已经变了,从国营企业变成了外资企业……当然,按照他们市里的意思,是合资企业……但不管是外资企业还是合资企业,总之不再是国营企业。省长,这是我们省第一家改变所有制属性的国营企业。国家体改委对这个事情比较重视。前些日子,体改委的薛益**任亲自给我打了电话,问起这个情况。”
薛益民是国家体改委的副主任,专门负责国营企业改制这一块的工作。
尤利民微微颔首。
事关青山省的国营企业改制,薛益民不打电话询问他这个省长,而是越过他直接给韦春晖这个常务副省长打电话,“程序”是有点不大对。当然,如果只是例常的询问情况,倒也可以理解。毕竟韦春晖分管的也是这一块工作。
但现在自也不是追究这样细节的时候。
“除了企业的所有制属性改变了,百货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用人模式和以前比也有很大的变化。那个港商完全按照香港的经营模式在搞,不承认百货公司原先的人事安排,通通推倒重来,叫做‘岗位竞争制’。百货公司原先的干部职工,不管老的新的,通通要搞竞争,优化组合。通过他们的考核,就可以继续上班,没通过考核的,不给班上,回家呆着,不发工资奖金,只发基本生活费。就算通过考核的这些干部职工,也不一定安排原来的岗位。比如百货公司的一位副经理,考核之后,给安排去做仓库保管员……这样一来,原先的干部职工,很多都有意见,而且意见很大啊。这些有意见的干部职工,不断地向上级反映,要求上级组织管一管这事。”
韦春晖不徐不疾,继续说道。
尤利民问道:“那彦华市的同志,怎么处理这些问题的?”
韦春晖没有急着回答,反倒双眉紧蹙,摇了摇头,稍顷,才说道:“彦华市的同志,可能也是头一回碰到这样的问题,没什么经验。他们只是给那些组合下去的干部职工做了思想工作,但没有采取实质性的措施去解决问题。组合下去的那些干部职工,都不满意。尤其上个月发生了一个事,闹得动静比较大……”
“什么事?”
尤利民沉声问道。
“百货公司有三个组合下去的职工,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组合下去之后,只发生活费,家庭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屡次向市里反映情况,市里都没有解决。他们就跑到百货公司的经理室去要说法,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言辞有些过激,引发了冲突。这三个职工打烂了经理室的一些办公用品,结果被派出所的民警给抓起来了,治安拘留了五天。这个事,在彦华闹得沸沸扬扬的。薛益**任在电话里也问到了。薛主任的意见是,既然职工生活有困难,还是应该予以妥善解决,不能弃之不顾。我们还是应该讲究革命的人道主义嘛。”
说到这里,韦春晖又轻轻摇头,似乎对彦华市的处置方法,十分的不以为然。
尤利民双眉紧紧皱了起来。
到目前为止,韦春晖的谈话应该说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没有带多少主观情绪。不过从他话里透出的消息来看,此事已经引起了国家体改委的重视。甚至那三个职工“大闹”百货公司经理室的事情,他尤利民都还不大清楚,薛益民反倒先知道了,还打电话来询问。
这中间,明显有些情况不大对头!
(未完待续)
第411章 接二连三传来的惊人消息
韦春晖在尤利民办公室呆的时间很长,一直到十二点一刻,里间办公室的房门才打开来。
“韦省长。”
范鸿宇忙即起身相迎。
韦春晖微笑颔首,丝毫也看不出他在办公室内和尤利民谈话的内容十分沉重,就好像是一次普通的工作探讨。
范鸿宇目送韦春晖离去,转身进了里间办公室。
尤利民没有坐在办公桌后,也没有坐在待客沙发里,而是站在窗户前,一只手背在背后,另一只手里夹着半截冒着丝丝白色烟雾的香烟。
和尤利民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交道,范鸿宇已经都尤利民的一些生活细节有所了解。但凡这种时候,都是尤利民在思考着相当重要的问题。
范鸿宇没有说话,默默地收拾着桌面上的茶杯。
“你去吧,时间已经不早了。”
尤利民头也不回地吩咐了一句。尽管范鸿宇并未向他汇报过,今天中午要和自家老头一起吃饭,但尤利民自然能够想得到这一节。
韦春晖先后召见高洁和范卫国,一个是范鸿宇的未婚妻,一个是他老子,范鸿宇当然应该把事情的原委弄清楚。
有关国家体改委薛益民副主任给韦春晖打电话的事,尤利民没说。身为省长,尤利民有一些基本的规则需要恪守,并不因为范鸿宇是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就破例。再说,他相信以范鸿宇的能耐,迟早也能打听到这些消息。
这个年轻人,早已经为自己编织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上至京师下至县市,都有人及时向他反馈各种信息。貌似每个省委主要领导的大秘书,都有类似的手腕,只是编织关系网的方式各不相同罢了。
领导的秘书之所以多数都能走到领导岗位之上,除了领导的照顾与栽培,和他们自身编就的这张关系网也有着莫大的关联。
“好的,省长……”范鸿宇答应了一声,却并未马上就离去,收拾好茶具,忽然问道:“省长,是不是上边有人在关注彦华的国企改制问题?”
尤利民依旧没有回过身来,也没有吭声,将香烟举到嘴边,抽了一口。
范鸿宇便不再问,轻轻退了出去。
尤利民这才转身,望着已经合上的房门,眼里闪过一抹赞赏的神色。
这年轻人的反应,实在不是一般的敏锐。
前不久,尤利民刚刚和袁留彦进行了“正面交锋”,尽管袁留彦和郑美堂都安然无恙,甚至大部分“涉案干部”也都安然无恙,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不分胜负”。事实上,尤利民大获全胜。因为他的主张,基本都获得了支持。修建洪南高速公路在省政府正式通过立项,乌日新也成为省交通厅的实际一把手。在在都显示出“强势省长”的风范。
这场风波尚未完全平息,韦春晖不大可能马上又掀起另一场风波,就算省委书记荣启高也不会这么做。严格来说,荣启高在青山省的干部队伍之中,口碑不错,是个合格的大班长。在高层的超级大人物眼里,荣启高的口碑也不错。作为一位资格极老的省委书记,较之其他的地方实力派,荣启高的性格比较温和,并不“挟权自重”,中央的大政方针,在青山省都能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
韦春晖突然关注彦华地区的国企改制情况,极有可能是高层有人发了话。
在时局相当敏感的时候,总是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年轻人的政治天赋,果然极高。尤利民在官场摸爬打滚多年,身居省长高位,各类政治人物见得多了,深知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天赋也是极其要紧的一个环节。官场上很多人老于人情世故,八面玲珑,固然如鱼得水,但成就往往也尤其极限。真正能够脱颖而出,走上高位的,无一不是有出类拔萃之处。
范鸿宇来到停车坪,刚刚登上桑塔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