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更让我感到震惊的是那块五彩石头和胸前的这块图腾。它们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感应。
旷野里,累累的白骨,一定和这块石头有着必然的关系。
为什么这块石头有着这么强的邪恶力量。
杰克死去的状况很像是受到了强辐射。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块图腾的原因,如守护者一样,杰克摸了石头立刻毙命。而我同样摸了,但却丝毫没有受伤。
杰克的死亡给了我们很大的冲击。大家都有种自责的情绪,如果当初不去寻找那块石头,悲剧也就不会发生了。
日落的时候,我们终于走出了这片荒地,又进入了丛林。依旧是茂密的雨林,那片荒地的出现,在这个中美洲大陆似乎有些突兀。
尤卡坦半岛的雨量充沛,这使得我们很难在茂密的丛林里找到路。只是凭着直觉向前走着。
这几日我们一直穿行在丛林中。雨林里发现了几个很小的村子,但好像都被洗劫了一样,一片死寂,房屋被焚毁了,被烧塌的房子变成了黑色的灰迹。在被雨水冲刷后,化成了一片片泥浆。打碎的土制陶器遍地都是,武士们丢弃的裹着黑曜石的短棒随处可见。看着这里的一切,当时发生的事情可以想象的到。
女人们声嘶力竭的叫喊,男人们为了保护村子和敌人殊死的搏斗。火光映着大地,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吼叫,久久地回荡在耳边。
堂娜玛利亚看着面前这个村子,长久以来被压抑的情感似乎一下子爆发出来了。
失去亲人的痛苦,看着亲人在眼前死去。她一直都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如果没有猜错,这些应该都是那些阿兹特克人干的。
路上,我们发现了一群逃难的印第安人。其中大部分是老弱妇孺。他们的家园已经被摧毁了,他们应该是逃出来的。
那些阿兹特克人抓了大量的人。
我们分给了他们些食物,就马不停蹄地出发了。依旧前行在去奇琴伊察的路上。
战火的痕迹燃烧到了丛林的每一个角落。
奇琴伊察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这个繁荣于十三世纪前的城市,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如今这个没落的圣殿,究竟还会不会保留着这个秘密呢。
究竟我们拿着这块图腾来到奇琴伊察又会有什么样的事情等着我们。
第二十章
似乎可以闻到库库尔坎金字塔的气息了,一座没落的古城即将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我们从东面进入了这个古城。由于战争的原因,十三世纪初或是更早,这个当年玛雅人的中心城市就已经萧条了。
十五世纪五十年代左右,玛雅潘的覆灭,使尤卡坦地区至少分裂成了十六个小国家,让大部分的贵族流落到尤卡坦半岛的各个地方,而这个具有大量纪念性质的遗址,就被库普尔人所占领。在这里建立起了尤卡坦半岛最大的集市场所和朝拜地。
现在正值中午,烈日炎炎。
这里好像一潭死水,臭味熏得人头脑发胀。和图卢姆相比,这里就好像贫民窟一样。
疾病已经漫延到了这个城市。
枯死的矮树下搭建起了简单的帐篷,搭在上面的布料已经脏成了黑色,而且破烂不堪,并不能起什么作用。帐篷里面躺着半死不活的人。
旁边地里的玉米早已枯死。几个骨瘦如柴的人还在地里蹲着不知道拾着什么。
一条横穿在大路上的小溪,已经变成了黑色,发出了一阵阵的恶臭。几个已经死了,或快要死的人裸露着躺在路边,身旁的孩子不停地哭泣着。
这里到处尘土飞扬,走路时卷起的灰尘扑面而来,让人感到呼吸困难。
这些人说是还活着,其实和死人也没有什么两样。他们静静地躺着,面无表情地注视着我们这群突然的闯入者。
我们向前走着,看着这些已经病入膏肓的人。我们从几个印第安小孩走过,他们正坐在一个水桶边喝水,天真地看着我们,孩子脸颊和额头上的已经出现溃烂了,身上也有多处的脓疱疹。
看着这些人,我看到了在西班牙人侵略前,上帝给这些印第安人带来的第一个致命礼物“天花病”。
继续向前走去。许多蒲克风格的神庙和卫城风格的建筑逐渐展现在眼前。
路的两旁房屋变得整洁,规整起来了。都是用茅草搭建的,有的是民居,有的则是商铺,各种手工业者在叫卖着他们的商品。
塞里托斯岛码头从中美洲运来的各种货物在这里进行交易。
这里的人都很健康的,各自在劳作着。他们鼻子上都穿着孔,耳朵上也用骨头穿着,身上有各种各样的纹身,女人也不例外,都穿着兜裆布。
对我们的到来用手比划着,指指点点的。
我们朝着中心广场的方向走去,奇琴伊察最重要的政治性和宗教性建筑建在中心广场周围。最靠近中心广场的建筑是王室王宫、卫城、球场和其他与宗教仪式相关的建筑群,而次等贵族的私人住宅距离中心广场则要远些,更加私人化,但还是与普通平民的居住地截然分开。下等民众的住宅距离市中心则更远些,但其间经常混有当地行政大厦和中间阶层的上等住宅。
路面渐渐地宽阔了,人流也越来越多。面前有一个集市,商人们不停地叫卖着商品。
如今,奇琴伊察的统治者已经放弃了专制,王室家族的作用越来越小,对于现在国家来说,只是一种新型参议制政府,不同的集团和家族参与到了政府的管理中。
众多尤卡坦王国的并立,使这一地区充满了仇恨和战争,但他们的商贸往来却一直存在。
而奇琴伊察宗教朝圣地的地位,却使不同派别的信徒可以安心地在这里进行贸易,使这里成为了一个中立的贸易区。
太平洋沿岸出产的可可。高地,雨林低地地区出产的羽毛,南部低地地区出产的美洲虎皮,尤卡坦加勒比海沿岸盛产的蜂蜜,以及高地的黑曜石。都可以在这里看到。
一个个脚夫扛着沉重的货物在身边走过。如今的玛雅地区已经是重商主义在盛行了,玛雅人在建造城市上已经不像以往那样引人注目,艺术和建筑方面已经没有了祖先的雄心壮志。
我们茫然地走在街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心想“这么大的城市,让我们去哪寻找线索呢。”
这块代表了“下界”的图腾,究竟包含着什么含义。在哪儿才可以找到答案,库库尔坎金字塔,武士神庙,大法师墓,大球场,椭圆形天文台,还是圣井。
在我的初步判断下,在这些建筑群中,大球场是最有可能的了。因为“金字塔”这个单词,现在的玛雅人用来代指高山,而古代的玛雅人却代指“金字塔”。而库库尔坎金字塔更是太阳的象征,这与下界有些格格不入。
大球场却不同。
球场通常建筑在垂直的建筑物脚下,或是遗址的低洼区域,从而表明这里是通往下界的入口。
基切人的神话,《波波尔乌》一书中,双胞胎英雄,胡那赫普和希巴兰克,在孕育着生命,同时也是腐朽和疾病并存的潮湿之地,西巴尔巴,也就是下界。在下界球场与西巴尔巴神战斗,战败了九位下界神。确立了神人之间的关系。表明了生命,死亡和再生存在的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创世神话中记载玉米神被埋葬在了下界球场。而玉米神复活的情景用石头阶梯墙来表示。玛雅象形文字中,球赛是用球场的交叉符号来表示,这种符号表明球场的墙壁为阶梯状设计。这两者间似乎有一种暗示。
而图腾边上,一圈圈的T字型齿轮,是否跟这个有关系呢。
我们决定先去奇琴伊察大球场去看一看。
第二十一章
走到库库尔坎金字塔脚下,太阳已经西下,火烧云燃烧了西面的半个天空,高大的金字塔和旁边的天文台,变成了一个个轮廓分明的剪影。
现在已经过了春分,我们已经看不到巨蛇从塔顶游向大地的神秘景观“光影蛇形”了。
这光影的戏剧性效果,是玛雅人精心的几何设计,还是一个偶然的结果呢?
难以想象,一个连轮子都没有使用的民族,怎么会把一块块数十吨的石头,从山里开采出来,运到这里,搭建起这尽三十米高的金字塔。而且会如此的精确。九层的金子塔象征着玛雅人的宇宙观,364层的台阶数与最后一个顶层正好构成了365天的太阳历。
看着这个雄伟的金字塔,就像是在欣赏着一件精彩绝伦的艺术品。我想任何站在它面前的人都会被她的气质所折服。
我们找了一个地方住了下来,堂娜玛利亚给了主人一些可可豆做交易。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可可豆也可以当做货币来使用。堂娜玛利亚换上了一身白色的亚麻布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