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妹,此番回来一是想给元春补送一份贺礼,二是说一声祝福。
那么乖巧的妹妹的确配得上九侧福晋的身份,她命中就该富贵的。不管做学问或者过日子,贾珠都很踏实,他没想利用九阿哥这层关系,在他看来,想要的东西都得努力去争取。与他高贵的品格相比,王夫人想得就多了,宝玉还小,不忙着求什么,首先要给珠哥儿谋个差事,无论他这届科举考得如何。
贾政的升职已经是天家恩典,王夫人没考虑元春的立场,她是不是真的得宠,九阿哥待他到底如何……只以为女儿已经是雷打不动的九侧福晋,这点小事还办不妥帖?平白让人看笑话。
不能为家族做贡献的话,嫁给九阿哥又有什么意义?
收到传信之后,元春情绪就不太好,胤禟去正院看了嫡福晋过来就见她眉头紧蹙。
“有什么难题只管对爷讲,愁眉苦脸做什么?”
贾元春没想瞒着胤禟,上辈子家族那么悲剧,靠她一个人怎能逃出困局。她进了九阿哥府,虽不是嫡福晋,在胤禟心中的地位却不比董鄂氏低。胤禟早就知道荣府是*的,生在这样的环境是上天给春儿的历练,胤禟不仅没因此轻视她,反而越发爱重。胤禟以为是府上哪个不长眼的老东西让她受了委屈,正想叫丫鬟们进来问话,元春就将那封得寸进尺的信笺递到他跟前。
嫁了人心态要摆正,与其闹得里外不是人不如将麻烦推给当家的。
“父亲那性子不适合在官场上混,我虽知道,却不能直接去信败他们兴致……那话说得是极好的,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他总是我父亲。”元春捧了杯热奶。子在手中,透过蒸腾的白雾看着胤禟模糊的脸,她不确定是不是做对了,只觉得瞒了这一回,以后会越来越累。没有谁懂得满足,母亲尤其如此,如今需要提拔的还只是大哥,等宝玉长大些麻烦事才接踵而来。
也就是一页纸的内容,胤禟一目三行很快就扫完了,他将书信叠好放到一旁,直视贾元春,问:“春儿想让爷做什么?”没有厌恶反感也没有目的上的怀疑,对于荣府众人的荒唐胤禟并不在意,他唯一关心的是自家侧福晋的态度。
元春抿了口热奶,坦然回视胤禟。
“我不愿意让双亲失望,又不想他们习惯不劳而获游手好闲……他们都以为侧福晋多了不起,迈进这道门槛才知道,位份越高越要谨言慎行。爵位是蹭不来的,总要自己打拼。”这是元春经历了失败的一生之后得出来的教训,她刚封贵妃的时候娘家沾了多少光,便宜得来的东西总不稳当,权力这玩意儿没心机城府即便握住了也不会长久。贾政如今的境况恰好证明了她这个想法。在工部员外郎的位置上做了近二十年也没升官,虽然借选秀的东风往上提拔了两品,他却无法融入太常寺的官员体系之中。
首先,贾政可以说是另类关系户,自身能力不足。
其次,他清高迂腐眼里还容不得沙子,品级低的时候觉察不出,越往上爬他就越不合群,做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元春是有觉悟的,在那位置上父亲恐怕做不长久,她又不愿见母亲失望娘家丢人,只得求胤禟想个稳妥的法子。让他们看到希望,积极上进。
得知元春完全向着自己之后,胤禟答应她会找到合适的方法引导荣府走上正途。想到做官,要得到权力并不可耻,他们需要的只是摒弃走偏门的想法,努力奋斗而已。胤禟仔细了解过这个庞大的家族,腐朽是肯定的,也不是没有积极上进的家伙。
胤禟口述,元春执笔,他们合作写好了回信,当天就传回荣府。母亲果然没再来烦她,而是将算盘打到了大哥贾珠身上。元春主要表达了三个意思,第一,九阿哥很愿意帮助自己的娘家;第二,圣上是英明的,即便是皇阿哥也不能贸然将无功名无爵位的家伙安插到官员系统之中。在这样的前提下,元春给亲妈指了条明路,只要大哥能在本届科举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胤禟就能让他拿俸禄为朝廷效力。第三,贾政的问题,一时间她想不到好的解决办法,还需要从长计议。
这封书信在荣府几大头目之间来回传阅,他们这才将心思放在怎么让贾珠靠出好成绩上。
“老身没看走眼,元姐儿是个好的,得了泼天富贵也没忘记娘家人。”
“既然九阿哥是这个意思,老二媳妇你好生看着,务必让珠哥儿金榜题名。”
第022章
贾珠本就勤奋好学,老太太的决定对他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多大影响。倒是宝玉显得痛苦一些。贾政虽不懂得官场生存之道,性格也过于刻板,撇开这些……他的确是个勤奋刻苦的人。荣国府两位老爷,贾赦是个胆大的,好吃喝玩乐,没有值得称道的追求;贾政年幼的时候读书就很认真,他在六品工部员外郎的位置上坐了十年,却没有湮灭志向,想做大官,想往上爬,想将家族发扬光大。贾政是个好青年,只是天资不足。
贾政觉得,自己本就有大才,从前是千里马没遇到伯乐,现在有九阿哥提点,未来铁定飞黄腾达。他不是个自私的,只自己好不行,想让家族世代绵延必须得后继有人,譬如当今圣上,十几个儿子各有专攻出类拔萃,不用想也知道大清朝会日益富强。
看看康熙,再看看自己。
他身份虽然远不及那位,总要向对方看齐。本来,按照王氏的说法,长子是要继承家业的,严格些总没错,至于次子,多宠宠也没关系……她的宝玉是衔着美玉出生的,有上天庇佑,不用操心也能成大器,既如此还折磨他做什么?
一来,宝玉虽聪明却志不在读书,比起族学启蒙教育他更喜欢和房里的丫鬟们*。
二来,珠哥儿实在很争气,谦逊又勤勉,不愁后继无人。
贾政险些就被王夫人洗了脑,他差点放弃了管教宝玉,直到他偶遇九阿哥,对方隐晦的表达了希望荣府上下都成器能够做元春坚强后盾的意思。又说作为四品太常寺少卿的女儿,元春的身份为侧福晋依然低了些,即便有自个儿照看,在皇子后院生存也不那么容易。上有皇阿玛及后宫众妃嫔盯着,下有福晋当家……不求娘家给她多大的帮助,至少不要生事端。
胤禟说得很隐晦,贾政虽不同人情世故,却不蠢,他听懂了。
“您放心,我非得好生管教那两个孽障,绝不让他们拖侧福晋的后腿。”
胤禟点点头。
孺子可教也,他这老丈人也不是无可救药。
因为对贾政的态度感到满意,他这才考虑起贾王氏给春儿那封书信里提到的问题。太常寺虽没大理寺那么要命,以贾政的能力应付起来多少也有些吃力。学识不够还是次要的,他太不通人情世故。与其等他出纰漏,不如根除祸端,胤禟将朝廷开放的所有部门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比起司文化的太常寺,管理车马的太仆寺更容易。
胤禟已经有了计较,他却没有独断专行,而是回府询问了贾元春的意思。爷儿那些事元春是不爱管的,在后宫摸爬滚打那么多年经验告诉她,永远不要在朝廷政事上显示自己的才能,后院才是女人的天地。
“爷的决定总是对的,妾可不懂前朝事。”元春笑着给胤禟揉肩,“今儿个接到太子妃的帖子,说是许久没聚过,约在一起吃吃茶……”
“哦?春儿想去?”
胤禟与太子没什么交情,这么说还不够恰当,因为同八阿哥交好,胤禟一直很遭太子忌惮,大年间接到这样的帖子,很难说其中没有阴谋。元春绕到榻前,靠坐在胤禟身上:“我素来怕冷,冬天惫懒不愿出门,只是……福晋有孕在身,不便出行,若让格格们前往又不成体统恐怕怠慢太子妃。”瞧她说得头头是道,胤禟掐了掐她的脸,“春儿果然识大体,太子妃相请你去便是,如今的太子可不似从前,量他也不敢在自己府上闹出事。”
这次谈话之后,贾政平调计划就启动了,同时,胤禟的敲打让荣府上下都警惕起来,警言慎行是基本,宝玉和珠哥儿的教育计划已经提上日程。大老爷贾赦当然不甘心只有二房得贵人提拔,他自己要进步很困难……于是贾琏就悲剧了。
元春是知道的,贾琏虽然聪明过人,在念书上却一点天分也没有,他本来琢磨着找点赚钱的行当来做,还没实施就泡汤了。大老爷贾赦依照珠哥儿的进度强行给贾琏安排课程,他听到的不是族学里先生满意的答复,情况简直不能更糟糕。
……唯一的喜讯是:陪他倒霉的还有贾宝玉。
元春刚重生那儿,一心想要改变家族的命运,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借助鬼魂的力量逼迫贾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