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深度迷航:消失的古船队-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捶一下被问住了,支支吾吾地说:“这……这……”

二捶答不出来,我却有了想法。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讲,真材实料的大活人是绝对不可能落入一幅画中的,唯一的可能是我们的魂魄被吸进了画里。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中,我们的先祖创造了难以计数的成就,其中自然包括宗教。这些宗教里,道教和佛教,都有着灵魂学说。还有很多神秘的方术,据说可以招魂,也可以让你人魂分离。

如果此刻我们的确已经人魂分离,那是什么东西造成的呢?我慢慢回想着我们跌落之前的情景,那时我们正看着那块裹尸布上的图画,猛然觉得图画变成了符咒,然后闻到了一股奇香,随后地面裂开,我们跌落下来……以这些记忆的片段来分析,很可能是有人在那裹尸布上做了手脚,我们闻到的那股奇香对我们的身体形成了一定的刺激,而裹尸布上的那副奇怪的画则对我们进行了类似催眠或者心理暗示的精神行为,从而让我们的心神被引到了画中的世界。

我觉得事情很有可能就是这样,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那块裹尸布!

至于死者为何要在一块裹尸布上大做文章,目的可能很简单,就是防止盗墓贼,只不过手段过于狠毒,一旦中招就会坠入万劫不复之地。

我将我的想法告诉了福贵叔和二捶,他们觉得有道理,并异口同声地问我怎么摆脱现在的困境。我顿时哑口无言,我虽然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但却一点儿也不熟悉那些神秘的方术,又怎么会知道离开的方法呢?

就在这时,我手里的火把快要燃尽了,我一时没有注意到,结果一下烧到了手。突感灼痛,我下意识地就将火把丢了出去,火把恰巧落在草丛中,很快把那些枯草点燃了,火苗呼呼烧着,隐隐传来一股烧焦的气味,只是这股气味难闻得很,像是烘烤胶皮一般。就这样,迷雾渐渐散去,眼前的画面又清晰了起来,我一眼看去,赫然发现自己就站在那具木棺前!

第三十章 六趾

我使劲儿揉了揉眼睛,终于确认自己真的是在船舱里的木棺前。在我的身旁,福贵叔和二捶还是一动不动地盯着那块裹尸布看着。我拍了他们两下,他们同时动开了,各自摇晃了一下脑袋,看来魂魄也已归位,我顿时松了一口气。

这时,棺材里忽然冒起了微微的火苗,我仔细一看,发现是那块裹尸布的一角烧着了,而着火的原因就是原本被我拿在手里的火把掉进了里面。看到火把,我猛然想到了我们能够脱身的原因,忍不住大喊道:“这就对了!”

我兴奋过了头,这一声喊得极大,把福贵叔和二捶吓得一哆嗦。二捶瞪了我一眼:“你咋了,是给吓疯了,还是给吓傻了?”

我没心情跟二捶计较,急着说道:“我想到咱们能从裹尸布里脱身的原因了!”

福贵叔和二捶异口同声地问道:“啥原因?”

“这呀,全是因为那根火把!”我指着木棺里的火把说。

福贵叔低头一看,发现火把把裹尸布给点着了,立即一阵拍打,说道:“呀,这咋烧着了?是你点的?”

“点倒是我点的,可并非有心。咱们的魂魄还在那裹尸布里的时候,我忽然觉得手被火把烧到了,情急之下就把火把丢进了草从里,把草从烧着了,咱们的魂魄也就稀里糊涂地从裹尸布中出来了。我现在才明白,我烧着的不是草丛,而是裹尸布。”

福贵叔和二捶两人似懂非懂,疑惑地问道:“裹尸布?”

“没错,就是裹尸布。我们身在裹尸布之外的躯体手里仍旧拿着火把,或许是因为我拿的火把比较短的缘故,在咱们魂魄被困的这段时间里,它越烧越短,结果烧到了我的手。我手指一松,火把掉进了棺材,引燃了裹尸布,由此才破掉了裹尸布的魔咒,我们的魂魄才得以逃脱。”

二捶和福贵叔这才恍然大悟。我们一番唏嘘,暗道侥幸,刚才实在是危险之至,如果不是我手里的火把阴差阳错地把裹尸布烧着,我们恐怕就会永远地迷失在一片混沌之中了。

盯着木棺看了看,在众多的陪葬品中,我忽然发现了一件特别的东西。这东西非常的引人注目,它形如方匣,通体白银打造,仅有巴掌大小,上面雕刻着奇怪的纹路。它的显眼之处不在于它的名贵,而在于它摆放的位置,不偏不倚恰恰摆在尸体头部的旁边。

其他的陪葬品虽然也十分珍贵,但都是围在尸体的周围,唯独那个银匣子位置十分特殊。里面装着什么呢,为什么感觉上它显得那么重要?我不是一个轻举妄动的人,但这次不知是怎么的,忍不住一把就将它抱在了手中。

二捶见此,说道:“好你个夏远,以前你老说我贪财,这回你也终于忍不住了吧?”

我一边把玩着手里的银匣,一边说:“你懂啥,我就看看,不一定要带走!”

“这话你说给谁听啊,反正我是不信,难道你就一点不喜欢这些金银珠宝?”

我没再搭理二捶,继续端详着银匣。我越看越觉得眼熟,忽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这方银匣其实是我们眼前的这具木棺的缩影!无论是它的形状,还是它的整体设计都跟木棺完全一致!

这仅仅是个巧合,还是死者别有用意?

跟木棺一样,银匣同样有个盖子,里面装的又会是什么东西呢?

怀着这个念头,我轻轻打开了银匣的盖子。可是看到银匣里的东西之后,我却一下愣住了。因为里面装的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条通体绿如碧玉,体形如蝉的虫子。这只虫子头部较圆,背上还有一对薄如蝉翼且翠绿如新的翅膀,一瞬间,我甚至以为这只虫子是用碧玉雕成,然而用手指轻轻一戳,却发现它的身体十分柔软,的确是一只活生生的虫子。

虫子?怎么会是一只虫子呢?如此珍贵的银匣子里为何会装着一只虫子?这只放在千年木棺中的虫子又为何像是刚死不久,难道是经过了特殊的处理?

我脑海中闪过万千个想法,却给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将一只虫子随同自己陪葬,这实在有些匪夷所思。正在这时,二捶突然像丢了魂儿似的大叫一声:“哎呀,见鬼了!”

二捶的这一嗓子着实吓了我和福贵叔一跳,我一紧张差点将手里的银匣子摔在地上。我忙将银匣子收好,左右看了一下情况,发现并无异常,于是问道:“牛二捶,你瞎咋呼啥?”

二捶神色紧张地指着木棺里的尸体说道:“你们看,这……这人像是没死!”

我没好气地瞪了二捶一眼,心想这怎么可能,这家伙又在大惊小怪了。然而当我转头看到尸体的时候,心里也是猝然一惊。难怪二捶要害怕了,因为那块裹尸布上被火把烧去的地方露出了一张脸,一张面色红润的脸。

我们怯生生地看着那张脸,都是分外的惊奇。从脸色上看去,此人绝不像是死了上千年的样子,而是像睡着了一般。想起之前的那具女尸,还有银匣子里的绿虫子,全部都是没有腐烂,我不禁再次震惊了。我看了一下周围的情况,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木棺上。这具木棺木质坚硬,上面隐隐有着金色的纹路,轻轻一敲,声音沉闷。

见我盯着木棺看了许久,福贵叔猜出了我的心思:“这木棺是金丝楠木做的!”

我心里顿时明白过来,暗道原来如此。

关于金丝楠木我恰巧略知一二。金丝楠木被历代的学者称之为“当之无愧的帝王专属之木”。它木质优良,水不浸,蚁不穴,不腐不蛀,亦有幽香。其色浅橙黄略青灰,纹理淡雅文静,光泽胜似绸缎,经千年而不坏,历久弥新。明朝谷应泰撰写的《博物要览》中对金丝楠木就有这样的记载:“金丝楠出川涧中,木纹有金丝,材质细密,松软,色黄褐微绿,向明视之,有波浪形木纹,横竖金丝,烁烁可爱。”

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金丝楠木都很稀有,可谓是贵比黄金。天下之大,盛产金丝楠木的地方却少得可怜,其中广西的柳州恰好是其最著名的产地。中国有句老话:“生在苏州,吃在广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其中最后一句就是说的这柳州盛产金丝楠木,能让往生之人有个好的“安身之所”。据说唐朝的大诗人柳宗元去世以后,他的家眷就在柳州当地订购了一口金丝楠木的棺材,殓装着他的遗体千里迢迢地运回老家安葬。等回到河东,柳氏亲人打开棺材重新殓装遗体的时候,发现柳公的遗体不仅一点儿也没有腐烂,而且面目仍旧栩栩如生,仿佛只是入睡一般。自此柳州棺材名满天下,达官贵人无不以拥有一口金丝楠木棺材为荣。

这尸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