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王听罢,吃了一惊;自思:“吾乃逃官,已自得罪朝廷,此子看他面色,也不是个善人。他若去退追兵,兵将都被他打死了,与我更加恶罪。待我且说他一番,以止他凶暴。”
文王叫:“雷震子!你不可伤了纣王军将,他奉王命而来,吾乃逃官,不遵王命,弃纣归西,我负当今之大恩,你若伤了纣王命官,你非为救父,反为害父也。”
雷震子答道:“我师父也曾吩咐孩儿,教我不可伤他军将,命只救父王出五关便了。孩儿自劝他回去。”
雷震子见那里追兵卷地而来,旗招展,锣鼓齐鸣,喊声不息。一派征尘,遮蔽旭日。雷震子=看罢,便把胁下双翅一声响,飞起空中,将一根黄金棍拿在手里,就把文王吓得一交,跌在地下。
雷震子飞在追兵面前,一声响落在地下;用手把一根金棍挂在掌上,大叫道:“不要来!”
兵卒抬头看见雷震子面如蓝靛,发似朱砂,巨口獠牙;军卒报与殷破败、雷开道:“启老爷!前面有一恶神阻路。凶势狰狞。”
殷、雷二将大声喝退,二人纵马向前来会雷震子。
殷破败、雷开,仗其胆气,厉声言道:“汝是何人,敢拦住去路?”
雷震子答道:“吾乃西伯文王第百子雷震子是也。吾父王乃仁人君子,贤德丈夫,事君尽忠,事亲尽孝,交友以信,视臣以义,治民以礼,处天下以道;奉公守法而尽臣节。无故而羁里,七载守命待时,全无怒。今既放归,为何又来追袭?反复无常,岂是天子之所为?因此奉吾师此旨,下山特来迎接我父王归国,使我父子重逢;你二人你你回去,不必言勇。我师曾吩咐:不可伤人间众生。故教汝速回便了。”
殷破败笑道:“好丑匹夫!焉敢口出大言,煽惑三军,欺吾不勇?”
乃纵马舞刀来取雷震子,雷震子将手中棍架住道:“不要来,你想必要与我定个雌雄,这也可;只是奈我父王之言,师父之命,不敢有违。且试一试与你看。”
雷震子将胁下翅一声响,飞起空中,有风雷之声;脚登山头,望下看见西边有一山嘴往外扑看。
雷震子说:“待我把这山嘴打一棍你看。”
一声响亮,山嘴塌下一半;雷震子转身落下来,对二将言道:“你的头可有这山结实?”
二将见此凶恶,魂不附体。雷震子道:“二将军听我之言;汝等暂回朝歌见驾,且让你回去。”
殷、雷二将军见此光景,料不能胜他,只得回去。
殷、雷二将见雷震子这等骁,况且胁生双翼,遍体风雷,料知决不能取胜,免得空丧性命无益,故此将机就计,转回人马。
雷震子上山来见文王。文王吓得痴了,雷震子道:“奉父王之命,去退追兵;赶父王二将,一名殷破败,一名雷开,他二人被孩儿以好言劝回去了。如今孩儿要送父王出五关。”
文王道:“我随身自有铜符令箭,到关照验,即可出关。”
雷震子道:“父王不必如此,若照铜符,有误父王归期。如今事急势迫,恐后面又有兵来,终是不了之局。待孩儿背父王一时飞出五关,免得又有事端。”
文王听说:“我儿话虽是好,此马如何出得去?”
雷震子道:“父王且顾出关,马匹之事甚小。”
文王道:“此马随我患难七年,今日一旦弃他,我心何忍。”
雷震子道:“事已到此,岂是好为此不良之事,君子所以弃小而全大。”
文王上前手拍马背道:“非昌不仁,舍你出关,奈恐追兵复至,我命难逃,我今别你,任凭你去罢,另择良主。”文王道罢,挥泪别马。
第二百四十五章 凄(十九)
雷震子道:“父王快些!不必久生麻烦。”
文王道:“背着我,你小心些。”
文王伏在雷震子背上,把二日紧闭,耳闻风声,不过一刻,已出了五关。
来到金鸡岭落将下来,雷震子道:“父王已出五关了。”
文王睁开二目,已知是本土,大喜道:“今日复见我故乡之地,皆赖孩儿之力。”
雷震子道:“父王前途保重,孩儿就此告归。”
文王惊问道:“我儿你为何中途抛我,这是何说?”
雷震子道:“奉师父之命,止救父王出关,即归山洞。今不敢有违,恐负师言,孩儿有罪。父王先归家国,孩儿学全道术,不久下山,再拜尊颜。”
雷震子叩头,与文王泪而别。正是:世间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
雷震子回终南山覆师父之命。文王独自一人,又无马匹,步行一日,文王年纪高迈,跋履艰难。
抵暮见一客舍,文王投店歇宿,次日起程,囊乏无资,店小二道:“歇房与酒饭钱,为何一文不与?”
文王道:“因空乏到此,权且暂记,俟到西岐着人加利送来。”
店小二怒道:“此处比别处不同,俺西岐撒不得野,骗不得人,西伯侯千岁以仁义而化万民;行人让路,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万民安生乐业,湛湛尧天,朗朗舜日。好好拿出银子,算还明白教你去,若是迟延,送到西岐见上大夫散宜生老爷,那时悔之晚矣。”
文王道:“我决不失信。”
只见店主人出来问道:“为何事吵嚷?”
店小二把文王欠少饭钱说了一遍。店主人见文王年虽高迈,精神相貌不凡,问道:“你往西岐来做甚麽事?因何盘费也无?我又不相识你,怎麽记饭钱,说得明白,方可与你去记。”
文王道:“店主人!我非别人,乃西伯侯是也。因囚里七年,蒙圣恩赦宥归国,幸逢吾儿雷震子救我出五关,因此囊内空虚,权记你数日。俟吾到西岐差官送来,决不相负。”
那店家听得西伯侯,慌忙倒身下拜;口称:“大王千岁!子民肉眼,有失接驾之罪。复请大王入内,进献壶浆,子民亲送大王归国。”
文王问道:“你姓甚名谁?”
店主人道:“子民姓申名杰,五代世居于此。”
文王大喜,问申杰道:“你可有马借一匹与我骑了好行,俟归国必当厚谢。”
申杰道:“子民皆小户之家,那有马匹?家下有磨面驴儿,收拾鞍辔,大王暂借此行,小人亲随伏侍。”
文王大悦,离了金鸡岭,过了阳山,一路上晓行夜宿。时借深秋天气,只见金风飒飒,枫林翠色;景物虽是堪观,怎奈寒乌悲风,蛩声惨切。况西伯早是久离故乡,睹此一片景色,心中如何安泰?恨不得一时就到西岐,与母子夫妻相会,以慰愁怀。
文王母太姜,在宫中思想西伯,忽然风过三阵,竟带吼声;太姜命侍儿焚香,取金钱演先天数,早知西伯某日某时已至西岐。
太姜大喜,忙传令百官众世子往西岐接驾。众文武与各位公子无不欢喜,人人大悦。西岐万民牵羊担酒,户户焚香,氤氲拂道;文武百官与各位公子,各穿大红吉服。此时骨肉完聚,龙虎重逢,倍增喜气。
文王同申杰往西岐来,行了许多路径,依然又见故园。文王不觉心中凄然,想昔日朝歌之时,遭此大难,不意今日回归,已是七载,青山依旧,人面已非。
正嗟叹间,只见两杆红招展,大炮一声,拥出一队人马。
文王大喜道:“此乃众文武来迎孤的。”
只见大将军南宫、上大夫散宜生,引了四贤八俊。三十六杰,辛甲、辛免、太颠、闳夭、祁公、尹公、伏于道傍。
次子姬近前拜伏驴前道:“父王羁困于异国,时月屡更,为人子不能分忧代患,诚天地间之罪人,望父王宽恕。今复观慈颜,不胜欣慰。”
文王见性子众文武不觉泪下:“孤想今日心中不胜凄然,孤巳无家而有家,无国而有国,无臣而有臣,无子而有子。陷身七载,羁囚里,自甘老死。今幸得见天日,与尔等复能完聚,睹此反觉凄然。”
大夫散宜生启道:“昔成汤亦因于夏台,一旦还国,而有事于天下。今主公归国,更修德政,育养生民,俟时而动,安知今日之里,非昔时之夏台乎?”
文王道:“大夫之言,岂是为孤之言,亦非臣下事上之理。昌有罪当诛,蒙圣恩而不杀,虽七载之因,亦天子浩荡洪恩。今赦孤归国,复荷优偿,进爵加封;赐黄钺白旄,得专征伐,此何等殊恩,当克尽臣节,此生决不敢萌二心。何得以夏台相比?大夫忽此言,岂昌之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