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顶。它就象白昼一般清晰地勾勒出街上的一景一色,但似乎也平添了那种由不寻常、透亮的光线照到熟悉的物体上所产生的森冷印象。寺院内的台阶和门槛,以及周围早早破土而出的青草,那些覆着新翻出的黑土的园圃都清晰可见,不过都露出一种独特的模样,似是给这些世上的事物一种前所未有的另一种道义上的诠释。
姝仙感受着奇妙而肃穆的光辉里,似乎正是那光辉要揭示一切隐秘,而那白昼则要将所有相属的灵魂结合在一起。
一个满面风尘之色的老者从寺院外慢悠悠地行了过来,走近姝仙时突然抽出腰上的,直接就向她的面门劈了过去,姝仙竟然视而不见,主持一甩僧袍,那袍角裹着一阵强风把老者的刀带了出去,被远远地掷在一院落里那株古树上。一切都来得飞快,象处于某种梦境一样。刚才还和姝仙喋喋不休的主持出手竟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令姝仙着实吃惊不小。刚进来的老者突然咆哮一声,寺院内突然传出电闪雷鸣的声音,并且伴随着一阵狂风,从古树上吹起许多枯枝败叶,同时也带进了数不清的泥沙,一时之间这里便成了集污纳垢的好去处。刚好幡然而起的红绸遮挡了姝仙的眼睛,她在仓促中弄得手足无措,显得狼狈极了。当她挣开眼睛时,但见红绸外两个人影一闪而过,显得十分诡异。此时,姝仙仿佛刚刚从一场大梦里醒过来的样子,她知道自己的周围存在着一个敌对的两个武林高手,他们之间有一种紧张的决斗,是一种死亡的不可避免的挑战。但是她无法猜透里面的具体玄机,只能以极其自然的摸样从红绸中走出来,静观其变。
“二位,且住手吧。”姝仙这样说着,其实是借以掩饰她的慌乱。
姝仙女扮男装有一种出尘脱俗的美,宛若冰清玉洁的雪莲花,那种清新飘逸既高雅芬芳又妖冶冷艳,风雨几十年她视富贵功名如粪土,淡泊潇洒若天上那高洁出尘白云,倾尽泠水接天月,镜花如幻空意遥。经历太多的沧桑,她表面如兰般幽雅潇洒从容,实际上却心机深沉。她与人坦城相对笑傲江湖,可以把苦苦相争的江山拱手相让他人,却会为江湖儿女的惊艳难忘。她英姿不凡豪情盖世,向往着干戈尽息却不适从盛世繁华。苍茫残局虚席待,一朝云会夺至尊,她的胸襟、豪气、傲骨足有帝王的风范,却从来都无意于江山伟业。她是不属于尘世的,所以看透一切,心如止水,更多的时候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出现在这个红尘乱世中,经历了太多的复杂的情感,早已把自己七情六欲摒弃了。一身正气凛然、单纯无邪的姝仙俨然是充满血雨腥风、尔虞我诈的江湖里的一个异类,甘心为天下苍生请命注定了她无法单纯和自在的生活,尤其是乱世,为了天下之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和恐怖。天下之争充满了鲜血和残酷,为了抵抗了外来国家的入侵,太多的志士仁人把江山和武林的恩怨情仇融合在一起,有着太多的百转千回和迂曲复杂。她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她有争天下的实力和本领,然而她却选择的是为天下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做点事。弟子黄戎率领红袄军出世以来,她从最初的劝阻成吉思汗息战到后来认识到求太平只能以暴制暴以眼还眼。她知道山东响马,自古有名。王莽时期的赤眉军,隋未的瓦岗军,还有黄巢,还有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金军南侵,北宋灭亡,南宋苟安江左的情况下,那里出了一支红袄军。红袄军的首领原来是杨安儿,他奋战一生,到南宋末期理宗的时候,忧劳而死,队伍交给他的女儿杨妙真领导。杨妙真武艺超群,作风正派,长得面如桃花,眼若寒潭,作为一支义军的领袖,完全一副大姐的派头。她的丈夫李全,北海人,矫健魁梧,弓马娴熟,善使长茅铁枪,无人能够抵挡,人称李铁枪。杨妙真领导的红袄军,组织严密,他们的器械虽不如金兵,但心协力齐,奋不顾死,屡败敌人。有一次,他们袭击金军大寨,连金左副元帅宗翰也几乎被擒。金军痛恨红袄军,追剿最急,往往妄杀平民以泄愤,但不能捉到红袄军,红袄军的队伍反而日益扩大。南宋刚立,政局本稳,便利用义军抗金,赋予忠义民兵的称号,但政局一但稍稳,便腾出手来对付义军,这也是宋政权的传统政策。宋太祖黄袍加身之后,一日召集一群大将饮酒,酒至半酣,太祖屏退左右,对众将说到,我不是你们帮忙,不会有今天,但身为天子,实属大难,反不如做节度使时,逍遥自在。我从当上皇帝后,已一年有余,从没有一晚睡得安稳的。石守信一班大将慌忙离座问道到,现在藩臣畏服,天下归心,皇上还有什么忧虑呢。宋太祖笑到,你们和我,都是故交,何妨直言,这皇帝的宝座,那一个人不想坐呢。石守信等人听了这话,不禁暗暗惊惶,一齐伏地叩首到,皇上何出此言,现在天下已定,何人敢生异心,自取灭族之祸。宋太祖说,你们本无此意,但你们的手下贪图富贵,暗中怂恿,一旦变起,将黄袍加在你们身上,你们虽然不想当皇帝,但势成骑虎,也就不得不从了。石守信等人嗽得汗流泱背,涕位谢到,我们愚不可及,乞皇上哀怜,指示生路。宋太祖说到,你们请起来,我有一个主张,与你们好好商量。石守信等人慢慢站直来,宋太祖慢慢说,人生如白驹过隙,少而壮,壮而死,不过一瞬间的事,到了撒手之时,纵有富贵,也难带去,惟有趁活在世上的时候,多积金银,厚自娱乐,令子孙不至穷苦,方才不负此生,我为你们打算,不如辞去兵权,出守大藩,多置田宅,为子孙立个长久基业,自己却买些歌童舞女,日夕欢娱,安享富贵,以乐余年。石守信等人立即说,我们蒙皇上怜念,一至于此,真所谓生死人而肉白骨了。敢不谨遵圣谕么。于是纷纷交出兵权。唐朝设节度使使它握有军权行政权财政权,导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唐亡后中国又出现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太祖总结历史教训,打击将领的兵权,遂成为宋政权的一条传统政策,后来杨家将抗辽,岳飞抗金,都不得好死,就是朝廷担心将领威信太高,兵权过重,会威胁皇位的结果。在金人南下,宋室南渡的情况,江北义军势力迅速发展,更是宋政权忧心忡忡的地方。杨妙真领导的红袄军是宋未最有影响的一支义军,更是朝廷的打击目标。首先朝廷以徐?稷为淮东制置使,牵制杨妙真,可徐?稷心怀壮志,以收复被金人夺去的失地为目标,对杨妙真的义军多加扶植,以怀柔政策来对待义军,朝廷大为不满,以懦弱无能为由,将他免去,以刘?为淮东制置使对付义军。那时金政权的力量已大大削弱,北方新兴的蒙古迅速发展,成吉恩汗让木华黎经略南方,自己经略北方,灭了西辽,直杀到印度河口和多瑞河口。经略南方的木华黎病死,于是成吉思汗自己转而带病南征,但也死在六盘山,大军就由他的儿子拖雷带着入陕西,连下山寨六十余所:陷凤翔,趋宝鸡,攻下大散关,不久黄河以北的土地全被蒙古人占领,金政权的都城中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已形同孤岛,金政权被迫迁都汴京,以避开蒙古骑兵的锋芒。杨妙真充分利用这一时机来扩大自己的势力,由他的丈夫李全带领红袄军的精锐部队,进入金政权控制的地区。也就在这时淮东制置使刘?率领镇江军三万人马前往楚州,目标直指杨妙真。杨妙真这时正处在困难时期,她的丈夫带领红袄军的精锐进入金人的统治区,开疆拓土,把金军打得无可奈何,但遇到新兴的蒙古军,被围困在青州。而刘?为了对付杨妙真除了亲率大军镇压外,还有一条更毒的计谋,就是所胃以敌制敌。当时在山东一带的义军除杨妙真外,还有夏全领导的一支力量颇大,夏全是一个功名利禄之心颇重的人,刘?派镇守盱的彭什去游说夏全,对他说,现在杨妙真正处在危急之中,她的主力部队由她的丈夫李全带领在青州被蒙古铁骑包围,朝廷正准备对她用兵,消灭她只是早晚的事情,希望你能够参予其事,朝廷自然有赏。夏全还有些犹豫,彭什接着说,当年你和李全在山东共同抗金,本来是你的功劳大,可李全却凭着自己的势力抢了头功,你难道就不想报仇吗。夏全终于答应,欣然率军迳入楚州。杨妙真侦察到这一情况,日益感到形势的危急,这时又恰好传来李全已死的噩耗,她来不及悲痛,苦思对付危局的良策,她决定约见夏全,和夏全当面谈谈。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