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牙痕记-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做法极为不满。蒙哥容不得他的兄弟势力超过自己,更容不得忽必烈的王者之气成了气候。他下令解除忽必烈的兵权,派遣其亲信大臣阿兰答儿、刘太平到陕西、京兆、河南等地全面清算钱谷,设钩考局,大行钩考清查财赋。说是钩考,表面上是检查京兆与河南的财赋,实际上是要否定忽必烈用汉人治汉地的成绩并彻底瓦解他的势力。当时,忽必烈心里也很明白。来的人清查对象集中在忽必烈所设置的经略司、宣抚司等机构的大小官员,阿蓝答儿等颁布了清查条例一百四十二条,几乎所有忽必烈藩府的旧臣都被罗织在内。忽必烈躲过了那场灾难,现在,总是蒙哥对自己放下了心。
此次南征,忽必烈依然心有余悸。
出征的路上,忽必烈几次双手合什。
忽必烈在心中默念着什么,他本人信奉萨满教,但对佛教、道教、景教也没有任何偏见。想起在金莲川的日子,忽必烈觉得他当初任命海云和尚掌管全国佛教事务,令道士李志常掌道教事,是对的。后来,他又封出生于克什米尔的僧人那摩为国师,掌天下释教。当时道教全真派弟子凭借成吉思汗的支持,在燕京、河北及晋北地区势力迅速膨胀,欺压佛教徒,蒙哥曾令阿里不哥主持了一场宗教辩论会。蒙哥大汗既不偏袒佛教,也不偏袒基督教,而是酷信巫觋卜筮之术,他曾将道教首领李志常和佛教代表福裕召到自己身边进行面讯,道教首领李志常和张真人欺辱佛教,还在到处散布老子化胡经,根本就没有执行蒙哥大汗的旨意。蒙哥十分气愤,当即决定,由那摩国师通知天下佛教首领,由燕京行省通知李志常及天下道士,于次年初,由忽必烈主持,在开平府的大安阁举行佛道大辩论,辩论的中心问题是老子化胡经的真伪。结果道家失败,如约行罚,派使臣脱欢将道士樊志应带到龙光寺削发为僧,焚毁道教伪经,天下佛寺为道教所占区命归佛教所有。忽必烈的使者赶赴四川前线,向蒙哥大汗汇报了佛道大辩论的情况。蒙哥命忽必烈代塔察儿总领东路军,按原计划继续进攻鄂州。
征宋的路上,忽必烈的仗打得很顺,他先率军渡过淮河,攻克大胜关,其汉军主将张柔父子等攻克了淮南五关中最为险要的虎头关,蒙古名将霸都鲁与淮南宋军主力决战于挂车岭,提都控印,宋军大败南逃。接着,忽必烈的军队又抵达长江北岸,与九江隔岸相望,准备强行渡江。
“我有话要说。”
忽必烈勒马望去,见是郝经。
“你想说什么。”忽必烈很认真地打量着郝经。
“我认为咱们应该班师北还。”
“不行。”忽必烈摇晃一下脑袋,“不光不能北返,还要加强对鄂州城的攻势。”
郝经叹息一声不复多言。
郝经逢人便说此次南征凶多吉少,但是,好多人只是笑着不置可否。一些文人可喜的是看到了忽必烈此次南征执行了反对屠杀政策,他们知道在耶律楚材那时,一些文人就不断宣传好生恶杀的道理,既反对蒙古军队的大肆屠杀,也反对州郡长吏,生杀任情。窝阔台南征金朝时,他又建议窝阔台下达了逃难之民,来降者免死的诏令,并请制旗数百,以给降民,使归田里,全活甚众。金朝首都开封即将被攻破时,大将速不台派使臣到蒙古汗廷说,金人抗拒持久,师多死伤,城下之日,宜屠之。那时,耶律楚材听到这个消息立即驰入奏曰: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得地无民,将焉用之,奇巧之士,厚藏之家,皆萃于此,若尽杀之,将无所获。窝阔台同意了他的建议,诏罪止完颜氏,余皆勿问。当时汴梁城共有百万人,正是由于耶律楚材的建议才得以保全生命。其后攻取淮汉诸城,因为定例。从此蒙军屠城的现象大大减少了。禁止掠民为驱,实行编户制度在早期的征伐战争中,许多被征服地的百姓变成了蒙古贵族的驱口,沦为奴隶。时诸王大臣及诸将校所得驱口,往往寄留诸都,几居天下之半。耶律楚材力图改变这种状况,提出括户口,皆籍为编民。但对于如何编户,朝内大臣也有意见分歧,多数人主张蒙古和西域各国以丁为户。耶律楚材独以为不可,自古有中原者,未尝以丁为户。若果为之,可输一年之赋,随即逃散矣。耶律楚材主张制定政策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历史传统,反对扑买课税,禁止以权谋私西域各国实行的是一种由商人包税的扑买制度。西域和汉族商人要求把这种制度搬到中原,以银一百四十万两扑买天下课税。耶律楚材坚决反对,他说,此贪利之徒,罔上虐下,为害甚大。从表面看,用耶律楚材征收赋税的办法,一年才能征收50多万两银子,加上其他收入,数目也不太大。而那些商人提出包税,一下子就上交国家140万两白银,确实有一定诱惑力。但耶律楚材深知,商人拿出140万两,就会向百姓加倍地征收赋税,会大大加重百姓的负担,因此他不同意采取这种办法。当时,所在官吏取借回鹘债银,其年则倍之,次年则并息又倍之,谓之羊羔利。积而不已,往往破家散族,以至妻子为质,然终不能偿。楚材奏令本利相侔而止,永为定制,民间所负者,官为代偿之。这是打击高利贷剥削的一项重要措施。当时蒙古贵族不仅抢掠奴隶、财富,还勾结回回商人经商谋利,往往借贷官钱作为本钱,实质上是挪用公款,借公物以肥私,既危害国家利益,又危害百姓。耶律楚材建议贸易借贷官物者罪之,要求禁止官吏以公款官物经商取利。他还提出监主自盗官物者死。贡献礼物,为害非轻,深宜禁断。对于后一条主张窝阔台说,自愿馈赠者,宜听之。耶律楚材说,害之端,必由于此。律楚材建议窝阔台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奉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借以争取大批儒生。同时命收太常礼乐生,有诏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使直译九经,进讲东宫。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解,知圣人之道。古汗廷正式建立了国子学,以冯志常为国子总教,命侍臣子弟十八人入学。在此前后,各地的庙学也逐步恢复,并得到了耶律楚材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在尊孔兴学的同时,耶律楚材还注意搜集整理儒家经典。当成吉思汗的军队攻下西夏灵武时,诸将争取子女玉帛,楚材独收遗书及大黄药材。因为他认为儒家典籍可以使人了解圣人之道,而大黄药材却可以治病救命,它们比子女玉帛更重要。耶律楚材知道国家承大乱之后,天纲绝,地轴折,人理灭。所谓更造夫妇,肇有父子,信之有矣。作为一介书生,他终于对成吉思汗父子的政策发生了重大影响,从而使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得到恢复和发展的机会,使征服者最后被圣人门徒所征服。灭亡金朝是成吉思汗的既定方针,其在临终三条遗嘱中专门提出了,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弊,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的灭金方略。窝阔台即位后便发动了灭金战争,当时金已经摆脱了三面受敌的局面,可以集中兵力与蒙军进行较量。金哀宗时对金军进行了整编,组建了一支十几万人的精兵,选拔屡立战功的完颜合达为平章政事兼权枢密副使,又提拔支持哀宗继位的重臣移剌蒲阿为权枢密使,共同担任这支机动部队的统帅,立行省于阌乡,以备潼关。成吉思汗的灭金方略是假道于宋,下兵唐邓,灭金主力,即攻克汴京,联宋灭金。蒙军由朵忽鲁率领进围陕西庆阳,金为缓兵之计,不仅送羊酒特意犒劳蒙古军队,还派使者至蒙古汗廷以缓和双方关系,遭到拒绝,金军在大昌原打败蒙军,解庆阳之围,这是蒙金战争以来,金军取得的一次最大胜利。窝阔台亲征南伐,拖雷、蒙哥率师从,诸王阿勒赤歹、口温不花各率本部人马兵分三路,向金军发起进攻。东路军汉族名将史天泽进围金军武仙于旧卫州。西路军由拖雷率领,南下与原在庆阳地区的蒙军会合围攻凤翔,窝阔台亲率中路军过黄河占领同州、华州和京兆东南部分地区,牵制屯驻在阌乡和渑池的合达和蒲阿率领的十几万机动兵力。速不台攻破潼关南小关,卢氏、朱阳等地皆残破,合达与蒲阿两行省决定放弃京兆,令京兆守将将居民迁至河南,退保潼关。从此,潼关以西非复金地。蒙古军占领了向金朝首都开封进军的战略基地。假道于宋,窝阔台召集诸王众将商讨灭金方略,做出了三路灭金的战略部署,窝阔台大汗亲率中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