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牙痕记-第3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此双方展开了多年争战,但蒙古军队始终未能征服埃及。蒙哥大汗开始三路攻宋。西路军由蒙哥大汗亲自率领,由陕西进攻四川,东路军由东道诸王塔察儿率领,从河南进攻荆襄,南路军由兀良合台率领,由云南出广西沿湖南北上,进攻檀州,意在与东路军会师于鄂州。蒙哥汗的西路军是三路大军的主力,大将纽邻任先锋,汗长子阿速台、亲王木哥、万户孛里叉、大将哈剌不花、乞台不花、浑都海,汉军万户刘太平、史天泽、刘黑马,汪古部大将汪德臣、汪良臣、汪惟正等随军参战,总数约10万人左右。战争一开始,西路军进军相当顺利,先锋纽邻在乞台不花、刘黑马等将领的协助下,在遂宁大败南宋刘整的军队,不久占领了四川重镇成都。纽邻令刘黑马留守成都,自己与副将乞台不花等率15000骑兵沿沱江南下,进攻叙州,活捉宋将张实。然后沿长江顺流而下,至涪江,造浮桥,驻军桥南北,阻止南宋援军。蒙哥接到捷报,立即率主力由陇州入大散关,让木哥率军由泽州入米仓关,万户孛里叉率军由渔关入沔州。当年十月,就进驻利州北山,与前锋军的利州守将汪德臣兄弟会合,准备在嘉陵江、白水的会合处渡江。十一月,蒙哥的中路军进至大获山,宋将杨大渊率众投降。兀良合台的南路军则不断遇到南宋军民的英勇抵抗,好不容易兵抵潭州蒙古军队攻城失利,士兵伤亡惨重,进展困难。东路军的进展更不顺利,塔察儿等诸王习惯于烧杀抢掠,将士任意掠夺,引起南宋军民的极大反感,一年多竟然没有攻下一座城市。当其进至郢州时,受到宋军张世杰部坚决阻击,只好退兵。郝经提出《东师议》对于蒙哥南征,忽必烈的谋士们在开平宫中进行了议论。郝经交给忽必烈一篇《东师议》,对南下攻宋提出了不同意见。郝经是个儒生,并无作战经验,他出语惊人,立即引起了忽必烈及众人的重视,他说:我蒙古军队以往之所以能所向无敌,一是靠蒙古铁骑披坚执锐,二是靠出奇致胜。所谓奇即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这次蒙哥汗亲征四川,一来铁骑在水乡不能展其所长,二来六师雷动,实际上是舍奇而用正。郝经重点分析了蒙哥汗舍奇用正的弊病:四川一带,限以大山深谷,扼以重险荐阻,迂以危途缭径。我方乘险以用奇则难,敌方因险以用奇则易。况且双方力量悬殊,我方的战略意图明显暴露。敌方坚壁清野以待之,我无掳掠以为资,无俘获以备役。以有限之力,冒无限之险,虽有奇谋秘略,无所用之。最后完全丧失主动,兵势滞遏难前。其结果必然是再衰三竭。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故而他认为,征宋战争,失败在所难免。宪宗即位,德臣入朝,换赐新符印,使仍任原职;所陈奏地方利病诸事,都被采纳。针对南宋加强了防守并不时出兵北攻,蒙古方面也采取了持久攻防的策略,在沿边一带筑城积谷,置军屯守,作为攻宋前沿基地。德臣奉旨修复攻蜀战争中毁坏的沔州城城垣、房屋,部署官属,很快就完成。同年冬,从都元帅太答儿出兵攻掠成都等地,进围嘉定被余?派来的援军击退;回师途中,经左绵、云顶、隆庆、剑门等处,都遭到宋军截击,力战得还。四川北部蒙古占领区的各处屯戍皆听其节制,并令都元帅太答儿等协同建城,可见十分重视。时忽必烈进兵大理,道出临洮,特召德巨入见报告利州建城事,视为攻蜀大计。德臣请求兔徭役,减课税,运粮、屯田以充实利州贮备,为持久计,忽必烈皆许之,并令置行户部于巩昌,设漕司于沔州,造纸币、发盐引以通商贩,实军储;又令临洮元帅赵阿哥潘等佐德臣建城。德臣奏准以兄忠臣权领总帅府事,自己得以专心从事利州建城。于是择州东宝峰山修筑城垣,又荐弟良臣为巩昌军帅,领兵屯利州嘉陵江南为外卫,并屯田于白水。利州本宋边防重镇,四川制置司曾一度置于此,是通向蜀中的咽喉要地,蒙古在此建城引起宋人惊惧,采取不时出兵袭击的办法来阻扰;建城开始时一切都需重建,后援又少,十分艰苦。嘉陵江枯涩,漕运困难,粮食不继,诸将提议放弃,德臣杀乘马分食将士,并出兵到邻近的宋嘉川、阴平、彰明地抢粮,先后得七万余石。不久,后方水陆粮运皆至,屯田麦亦有收成,军心始安。在建城的同时,他还以攻为守,侵掠宋境,使宋人不敢来犯。其年夏,遣所俘宋将招降苦竹隘山城,守臣南清献城降,附近山寨也相继归附,四川制置使余晦遣将率兵数万到紫金山建城,德臣乘其未就,选精骑夜袭,破其栅,宋军败走。宋人收复苦竹隘后,两次派兵运送粮饷支援苦竹,都被德臣袭夺,可见其精斥候、善用兵。他招集流亡,完善守备,兴复农商,在鱼关到沔水间涉渡困难处架设桥栈,经过五年的经营,不但守住了这一前沿战略要地,还使利州成为行旅通便,市肆翁集的名城。
蒙哥兵至利州,巡视城郭,十分赞赏德臣有胆识,称赞他身甚小而胆甚大,并说如果不是守住此地,让宋人先得,那么四川咽喉之地就没有把握何时可以平定了。南征大军兵马极多,须渡过嘉陵江和白水交会处,水流湍急,以船运渡要费许多时日,德臣集工联舟为浮桥,一夕而成,兵马渡江如履平地,又受嘉奖。遂领本部兵从宪宗南下。在攻取苦竹时,德臣率将士鱼贯而登,蒙哥称赏其勇。奏请遣人招谕龙州,其守臣不战而降。攻拔长宁山城诸将欲分掠其民,德臣奏请安辑之,进至嘉陵江边,乘舟顺流东下,蒙哥命他为御前先锋,抵大获山城夺其水门,守臣杨大渊降,德臣奏请赦其以前杀使之罪以劝诱其他守臣归降,宪宗采纳其言,授大渊官,命从征。进取运山城,令杨大渊遣人招谕,守臣张大悦降,为之引见宪宗,于是青居城、大梁城皆降,蒙古军遂入合州。
冉氏兄弟拼死抵抗,蒙哥亲自指挥攻打州治钓鱼山城,守臣王坚率军民顽强抵抗,仗打得很惨,半年有余,德臣选精兵夜登其外城马军寨,杀寨主及守兵,但遭到王坚反击而退。德臣又单骑亲至城下,呼王坚名劝降,几乎被城内射出的飞石击中,因此染病,不久死去。却说德臣死于合州,其长子惟正奉宪宗旨至四川军中,经伯父副总帅忠臣和巩昌军将校推奉、诸王乃蛮台认可,权袭父职,守青居。惟正在其地临嘉陵江作栅,扼其水路,夜悬灯笼于栅间,中置火炬,顺地势婉蜒,可照百步之外,以防敌方夜袭。他率兵攻掠忠州、涪州破其七寨,伯颜统大军攻宋,惟正奏请率部由嘉陵江出夔峡东下,与伯颜并力取杭州。安西王相府令都元帅别速带领兵讨伐,以惟正为副。别速带不习兵,军行无纪,惟正帮助他正部曲、肃行阵、严斥候。过平凉,又选巩昌军精锐者补充。军抵六盘,土鲁据西山,惟正将别速带所统安西军分为左、右翼、以巩昌军居中,距敌一里许,令军士皆下马持弓引满,待敌突骑逼近,齐射之。敌败走,麾兵追击,擒土鲁,乱平。安西王还,嘉奖其功。世祖召惟正入朝,赐白金、锦衣,加授开成路宣慰使。四川经过战祸民无完居,一闻马嘶辄奔窜避匿,惟正用心安抚,人民渐安,当时各地诸侯的世袭管领本境兵民之权早已被削夺,独汪氏犹掌巩昌二十四州军民。德臣次子惟和,授巩昌便宜都总帅。近括汉人兵器,臣管内已禁绝,自今臣凡用兵器,乞取之安西官库。忽必烈说,汝家不与它汉人比,弓矢不汝禁也,任汝执之。后被忽必烈授总帅兼府尹,仍佩虎符。其所统州县虽有减少,而原有权力基本上一直保留。久攻重庆不克,良臣与西川行院诸军回师攻泸州,自春至冬,经过激烈战斗,始破其城。重庆张珏拒降,率兵出城抗敌,良臣与之战,被射中四箭。次日,诸将督军士猛攻,宋都统赵安开城门迎降,遂取重庆。张珏犹率兵巷战,败乘舟遁。良巨入城后,禁士卒俘掠,发粟赈饥,安辑人民。不久,夔州等城皆降,良臣说,西川军官父死子继勤劳四十年,乞显加爵秩。诏从其请。时罢东、西川行院,复立四川行省,乃授良臣为中书左丞、行四川中书省事。良臣陈奏治蜀十五事,皆被采纳。回到成都后,着手兴复遭受长期成祸严重破坏的四川地区。
蒙哥攻打合州的当儿,忽必烈已领兵攻至襄樊。
元好问见忽必烈领兵南征而去,他觉得自己是为忽必烈重握兵权出了力的。他觉得心情有几分愉快,见东儿一副凄然的样子,当下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