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色风暴之迷-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汗国并获得解放,这两个多世纪来俄国一直深受东方文化和发展道路的影响。在此
之后“东方化”进程以其惯性仍然延续了近2 个世纪,直至17世纪末。18世纪初,
雄才大略的彼得一世在俄国推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这是一场急行军式的“西化改革”,
后来又有了女沙皇伊丽莎白和叶卡特琳娜二世的“开明君主专制”,这都是带有酉
化色彩的改革。然而,从19世纪开始,俄国历史发展的“钟摆”似乎失去以往的规
律性,连续摆动于“东方”与“酉方”之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推行自由主义统治,
亚历山大二世则宣布解放俄国的数千万农奴,这似乎是西方式道路。但同时,他们
又死命维护专制制度,宣布专制制度是俄国的国基,绝对不能动摇。而沙皇亚历山
大三世统治时期,采用的是东方式的警察专制统治方式,被称为俄国历史上的黑暗
时代。

    为什么俄国历史发展会摆来摆去,俄国向何处去?到19世纪30-40年代,正在
觉醒的俄国知识分子决定要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决断。论战中,知识分子主要分斯拉
夫派和西欧派。斯拉夫派是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的知识分子。他们认为俄国自
古即拥有优秀的文化和传统,认为,俄国的村社、东正教和专制制度是俄国独有的
特性,俄国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走迥异于西欧的发展道路。在他们的眼里,走
西方式的道路对于俄国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而且这场灾难实际上已经发生了,那
就是彼得一世的西化改革给俄罗斯民族造成一场灾难,他们甚至认为这场改革破坏
了俄罗斯田园般的发展前景。西欧派认为俄国无法孤立于欧洲,固步于自己的传统,
俄国必将走与西欧一样的发展道路。他们认为事实上彼得一世和叶卡特琳娜二世已
经把俄国拉上西方式的道路,就应该沿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他们的对立还表现在:
斯拉夫派认为俄国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是好的,可以进行改革;西方派认为专制
制度和农奴制度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应该废除,应该实行共和制,应该解放农民。

    从一定程度上讲,19世纪30-40年代的思想大论战是由西欧派的重要人物、著
名哲学家和作家恰达耶夫发表的《哲学书信》引发的。恰达耶夫把俄国文化和传统
否定得最彻底,甚至可以说把俄国说得一团漆黑,一无是处。因为在他眼里看来,
“对于俄国来说,首先是野蛮的不开化,然后是愚蠢的蒙昧,接下来是残暴、凌辱
的异族统治,这一统治方式后来又为我们本民族的当权者所继承了,——这便是我
们的青春可悲的历史。”他认为:“我们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们,我们没有给世界
以任何东西,没有教给它任何东西;我们没有给人类思想的整体带去任何一个思想,
对人类理性的进步没有起到过任何作用,而我们由于这种进步所获得的所有东西,
都被我们歪曲了。自我们社会生活最初的时刻起,我们就没有为人们的普遍利益做
过任何事情;在我们祖国不会结果的土壤上。没有诞生过一个有益的思想;我们的
环境中,没有出现过一个伟大的真理,我们不愿花费力气去亲自想出什么东西,而
在别人想出的东西中,我们又只接受那欺骗的外表和无益的奢华。”他的结论就是
俄罗斯应该全盘西方化。

    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斯拉夫派,还是西欧派,都是由那个时代思想最敏锐、
思想最进步的知识分子所组成的。他们都是立足于俄国的传统,着眼于俄国的现实,
并且把俄国同西欧和西方做了多重比较之后,都是不满足俄国的现状,都是在苦苦
探寻俄国未来发展道路之后所做出的论断。因此说,这些人都是俄国最先进的知识
分子。正像早年曾经是斯拉夫派。后来又变成西欧派的赫尔岑所说:“我们大家都
有爱,但具体说来爱与爱又不相同。”

    这场论战是一个里程碑,是俄国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形成的重要
标志。因为从此以后,这个群体不再依附于沙皇,不再依附于教会,不再依附于某
个阶层,它可以独立思考,独立规划俄国历史发展方向和前途。

        二、救国与普世:俄国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

    俄国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是什么?首先,俄国知识分子群体有一种强烈的普世
主义情结。普世主义是俄罗斯文化中一个非常明显的内容。如果寻根溯源的话,它
是与东正教的教义及其世界观密切相连的一种思想,它强调俄罗斯是天神所赋的、
具有拯救斯拉夫世界乃至整个人类的伟大使命的民族。前面谈过的别尔嘉耶夫就是
俄国最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可以说,在俄国根基深厚、成蔚然大观的宗教哲学有一
些学说,如“弥赛亚说”,也就是救世主学说,主张“俄罗斯人即人类,俄罗斯精
神即宇宙精神”等理论,这是一种普济主义,强调俄罗斯思想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俄国历代的革命者都强调“俄国革命”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巨大影响力,不论从
思想家还是到后来的革命家,这些真正的行动家们——包括列宁、斯大林,都是强
调俄国革命可以像种子一样燃遍整个欧洲,整个世界,都是把“俄国革命”必将引
发“世界革命”视为合乎规律性的东西。俄国思想文化界的普世主义起源于15世纪
中期东正教会的一个学说——“第三罗马”理论。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执政时期,
就是15世纪的中期,东正教莫斯科教区普斯科夫修道院长老菲洛费伊提出三个罗马
学说,他把人类历史的发展看成是三个罗马的历史,第一个罗马即西罗马帝国。西
罗马帝国是由于蛮族的入侵最后灭亡。第二个罗马就是拜占庭帝国,就是东罗马帝
国,它是由于伊斯兰教的入侵而灭亡了。第三罗马就是今天的俄罗斯。他的“三个
罗马”理论实际上就是除了当时政治上的实用主义之外,也是强调俄罗斯是普济天
下的使命。19世纪以来,可以说俄国知识分子就是这么一种情结和使命感,在普世
主义使命的驱使之下,认真审视着俄国历史的发展,观照着西欧和世界的历史发展,
规划着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这是俄国知识分子很可贵的一个群体特征。

    第二个群体特征就是俄国知识分子群体怀有强烈的反叛精神和极端主义情绪。
俄国知识分子的反叛精神起源于17世纪中叶的宗教改革。就是在问世纪中叶,也就
是1653年,俄国东正教牧首尼康在沙皇政府的支持下强制推行了俄国东正教仪式的
重大改革。可以说这项改革为俄国历史发展埋下了很多引线。宗教改革从表面上看
应该是很简单的,也就是要把俄国的东正教会向希腊的东正教会靠近,比如说它把
宗教仪式改了,原来俄罗斯人是两个手指划十字,把这个改成三个手指划十字。改
革的目的一是为了向希腊教会靠拢,二是为了强调尼康是正宗,其他的是异端。这
项改革导致了东正教会内部的大分裂,导致了俄罗斯社会的大分裂。一部分教徒坚
持旧仪式,被称为“旧礼仪派”,受到了东正教会和沙皇政府的迫害。“旧礼仪派”
中有相当的一部分人是拥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政治判断能力的教士和神职人员。他们
应该可以称得上是俄国最早的“知识分子”。他们逃到山林里,或者成帮结伙去捣
毁新礼仪派的教堂,他们受到沙皇政府的迫害和追杀。俄国20世纪初的著名哲学家
伊万诺维奇评价说:“分裂派的其他活动家激烈反对尼康的宗教改革,不仅是出于
教条性的理由,而且也是出于是认为‘信奉基督教’的人民的社会权利遭到侵犯的
信念。”他认为:“我们民族性格的基本特点是赤裸裸的激情,渴望脱去一切衣服,
一丝不挂,撕下所有假面和装饰,只要万物光秃秃的真理。我们的各种美德,我们
的力量,连同我们的弱点、偏颇、危险和堕落,无不与上述特点有关。具有怀疑主
义和现实主义风格是纯正俄罗斯思想。”他认为,俄国知识分子是善于走极端的。
俄国另外一个著名的白银时代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斯徒卢威认为俄国知识
分子的另一个缺点是它的无忍耐性,“要么全部,要么一点没有”。这是当时俄国
知识分子风行一时的极端主义口号,也就是说,俄国知识分子看待事物、分析问题
的角度常常是极端主义的,制订方案和采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