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杉矶黄家在美国华人商圈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当这位黄家的掌权人走上台时,掌声很是热烈。
林克的座位面向演讲台。他面带微笑看向演讲台,只是鼓掌鼓得有些敷衍,只应付式的拍了几下手掌。
“谢谢!”
克里普尔·黄双手放在演讲台上,面带笑容看着台下的人,用一口流利的说:“先生们、女士们。我很荣幸能在这里说出我个人对我们华人发展的一些个人想法。”
他先是说了一些华人在美国发展遇到的困难和可能遇到的机遇,最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遇到的困难,纵然有社会不公的原因,但我认为我们更应当从自身寻找原因。比如说,我们是黄种人,这是无
法改变的事实。但我们的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都是可以改变的。其实我们已经开始做出了改变。比如,我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政治。我们投票选举对我们有利的候选人,我们积极参与竞选,不管成功当选与否,都向白人传达了我们华裔族群的意见。但是,我觉得那还远远不够。”
克里普尔·黄声音铿锵有力,感情饱满:“我认为,我们作为少数族裔,无力改变太多,只能顺从潮流,融入潮流。而美国的潮流以白人为主题。我们确实应当保护好本族群的风俗和文化,这些我们已经做得很好。比如中国年春节,比如我们的语言;又比如,我们的餐饮文化。这些我们都做得很好,但我们同时也应当开放自己的思想,将自己和主流思想融合,在融合中,和不同的意见进行交流。只有那样,才能让我们得到更多的认同,得到理解。”
……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它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但美国同样又是一个很保守的国家,他只承认强者。我们在还不够强的时候,我们只能顺应现实谋求自身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融入美国,逐渐成为美国这个多元文化中的不可或缺的一元。”
时间卡得很紧,克里普尔·黄的演讲只有五六分钟,但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再多说就会引人反感。而且他说的,好像得到了不少代表的认同。
他下台时掌声比他上台还要热烈。
林克听了他的演讲,对其人的看法是否认同就不必说了,只看他在对方演讲完了连筷子都没放下就能知道。
不过他没想到蒋先生对这个演讲也不是很感冒,只听蒋先生用中文小声对他说:“如果他能用中文演讲,我也许还会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
林克失笑说:“确实是。连我这么个没文化的都能学会中文!”
其实现在华人已经分成好几个派别。一些依然固守自己的民族本质的保守派,一些是希望能完全融入白人世界的激进派,还有一些是唯利益论的中间派。
其实说到底,就是对中华这个民族的认同感的问题。保守派依然视自己为中国人,只不过国籍换了,这些人大多数是移民不算太久的一代或者是在大中国区出生的二代。他们都会说中文,在感情上更倾向中国。
而激进派对中华这个民族已经没有什么认同感,他们认为自己是美国人,当然要和美国人享有同样的待遇,这派,主要是移民到美国之前就在非大中国区生活很久的华人。或者是早前移民美国的华人后代,他们在美国生活过好几代人。他们自己和父母大多都不会中文,会的那些也是因为需要中国人做生意需要而学的。
而中间派,则是一些大中国区,但不是在大陆出生的移民,或者一些对中华文化有一些认同的国家东南亚的移民。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和白人不同的独立的族群,但是对大陆没有什么认同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利益。
林克他说不上自己属于那一派。
因为没有在中国生活过,想让他对中国有太多的认同感是不可能的。但是他的父母都是上个世纪末从中国大陆移民来美国的中国人,这让他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情感。他从小到大受到不少白人的歧视,又让他对白人为主流的美国也没有完全的认同感。
按道理说,他应该属于中间派。但他潜意识里更赞同保守派。
至于克里普尔·黄的演讲,他实在不想评价。
又有两个人上台发表了演讲,第三个上台演讲的时候林克也已经吃饱了。
看到他放下筷子,坐在他身边的宋宪和笑着低声说:“你不打算上去说两句?”
林克笑说:“我倒是想上去,不过还没想到自己该说什么?”
“有什么说什么。反正就是发出自己的声音。”
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也是林克为什么说想上去的原因。
不管是美国华人族裔中还是在整个美国,他都算是一个大人物。但他只是偶尔在反击时才会开口发声,平常都刻意保持着低调。
他也觉得是时候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世界注意到他这个人了。
作为一个商人,本身就是自己生意的代言人。所以商人也应当让外界对自己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形象。那对企业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他看过一份很广告案例分析,说的有一个叫陈欧的中国商人为自己公司代言的广告词: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那就是一个很正面的例子。
案例中说,企业的所有人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企业无形资产。对这个说法,他很认同。
他要做的事业,如果打定主意慢慢发展,他这个企业所有人也不用做太多,闷声发大财就可以。
但他不可能慢慢发展,捉到机会了,该高调的时候就应当高调一些。
而此时,他是时候给世人树立一个明确的形象了。
第五四四章 逆天者昌,顺天者亡
不会有人邀请某个人上台演讲邀请,也没有人会在别人演讲时提出什么什么问题。有人想上去就直接上去。
这确实是很有畅所欲言的意思。
连着上去十来个人上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才没有人上去了。
林克想了一下就站起来向讲台上走过去。
看到他站起来,场面明显顿了一下。直到他快走到讲台了才有掌声想起,而且显得有些稀拉。
林克也不介意。
他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聚会,之前也低调惯了。他们不适应也正常。他走到发言台,双手放在讲台上,脸上带着笑,说:“在这里,我叫林克!”
他刚开口就让下面的人有些惊讶,因为他用的中文。刚才上去的所有人,不管是是否会中文,演讲时为了照顾那些不会中文的人,用的都是英文。
“因为除了几位来自媒体界的朋友,在座的都是中国人。不管我们是不是愿意承认,我们都是。也许我们可以拿出护照,证明我们是美国人。但看看我们黑色的眼睛,看看黄色的皮肤。那些自以为是真正的美国人的雅利安人,他们叫我们中国人!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
“既然在座的基本是中国人,那么我就用我的中文名字。所以,在这里,我是林克!”
“是的,我们都知道世界在变化,美国也在变化。很多人都说,美国社会出现了意识上的割裂,种族主义者抬头,而且他们在政治层面上的势力越来越强大。所以,我们美国华人也必须改变。只是我们怎么改变?”
“刚才现上台演讲的各位,对我们在美华人面临的潜在而又实质存在的歧视,他们提出了很好的见解。提比如顺应潮流,比如联合团结其他少数族裔,又比如主动和对少数族裔友好的白人增加交流。那听起来都很有道理。”
“只是我有一个问题,我们在美华人过去一百多年里,有反抗过美国的主流吗?有敌视过友好白人吗?有和其他的少数族裔对立过吗?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处境不仅没得到我们想要的平等公平,最近几年更显得窘迫?我们华人在自己居住的社区内,上街随时可能被警察搜身检查。”
“当然,不管是白人、黑人还是拉美族裔也会遭到那样的检查。但是请注意,纽约市内,华人的人口比例不到纽约总人口的10%,有记录的警察搜身次数。哪怕他们身上没有任何的武器的迹象,他们依然被要求搜身。今年为止,华人被搜身检查的执法次数已经已经占到总数28%以上。比占纽约总人口60%以上的白人的15几乎高一倍。为什么?也许是因为我们华人天生一副中国人的脸,在某些白人眼里,上面有写着间谍、偷渡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