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独立科学家当然不是仅仅因为了什么社会责任感才集中开口。
林克给了道格拉斯一亿美元的预算,让他支持那些独立科学家的科研项目。
之前那些独立科学家的缄默,不是因为他们真的被说服了。而是他们不敢开口。美国的科学家的研究经费,都是政府或者私人机构提供的。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曾经就出现过一次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论,但是那些反对的科学家在表明自己的反对立场之后,手上的研究项目都因为经费被断绝而不得不停止,或者被项目组开除。
而这次林克拿出钱支持他们。这些独立科学家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这才敢于开口说话。
时隔十多年,美国的科学界再次出现反对转基因的巨大声音。这也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
比如美国天然的盟友加拿大,他们的皇家科学院也对此做出了表态,认为转基因技术在食品方面的应用,在谨慎也不为过:“至少,我们需要对那些食品进行严格的毒理实验。当然,那样的实验结果应当是被公开的。”
这就是林克想要看到的。
现在他算是看清楚了。不是各国不知道转基因技术的风险,而是他们需要那样的技术。或者说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农业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地位非常低。比如,凡是真正的发达国家,农业产值占据经济分量绝不会能超过10。甚至有可能低于5。
但是农业却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础。
世界的粮食其实是足够人类的口粮的。但是无法忽视的事实是,人类需要更多的肉类。而这些肉只能用人类的口粮来换。
用口粮换肉食,需要消耗多少的口粮?
在不过量使用激素——现在养殖的动物都会使用激素——的前提下。一磅牛肉需要七到八磅饲料,而猪肉是五到六磅,鸡肉是两到三磅。鱼虾是最低的,现在可以达到一磅换一磅,但鱼虾需要大量的鱼粉作为蛋白质来源。
问题是,现在牛肉和猪肉才是现在世界上的主要肉食。
而最严峻的问题是,亚洲正在高速发展,它的三十亿人口,正需要越来越多的肉食。而人类同时还要求有底价的粮食和肉食。
如果粮食产量不能在短期内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也许全世界的的粮食都制作成饲料都无法满足人类的肉类需求。
这个矛盾是必须要解决的。而转基因技术出现,就成了救命稻草。
当然,利益也是重要的推动力。
第五一四章 林克真正的“阴谋”
就目前而言,转基因是提高粮食产量的最好技术。
或许日后可能会出现低成本的无土种植技术。人类利用的那样的技术,在更少的土地上利用立体种植的方式,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但是可想而知,在五十年内人类都不可能找到那样的办法。
而如果缺少粮食,会有什么后果?
还记得“阿拉伯之春”吗?都说经济不景气导致的自焚是导火索,但真正的导火索食品价格上涨。
那几年正是世界粮食供应进入新世纪后最紧张的几年。
那几年,非洲就有好几个国家因为粮食和土地的原因发生了发生政变。
至于那个什么之春的爆发,不仅仅是因为长期经济不景气积累了大量的不满,但那种不满在宗教的教义下,还能人手。但是粮价上涨的造成了更大的生存压力,连教义也无法阻挡它爆发出来。
很多人就是那样,只要活着,什么事多少都能忍受一下。但是眼看着就要活不下去了,还要忍到什么时候?
所以,说农业不重要,它在经济地位上确实不算重要。但农业却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没有安全的农业,一个国家就不可能保持稳定,什么军事、经纪、科学或者政治,统统都只是扯淡。
所以不管转基因技术在这场论战中的胜败。只要贝尼汉斯公司能证明自己的技术是对人体无害的,而且对农业产量是有帮助的,被各国应用可能性很大。
而他自信贝尼汉斯公司能做到那些。
当然,论战的最好结果是转基因技术落败。那样贝尼汉斯公司的技术正好能填补这个空白。
只要各国政府还想在国内提供平价食品,而转基因食品又被公众抵制,他们就肯定会接受贝尼汉斯公司的提供的种子。
当然,有些事情,他也不能想得太乐观。他也不会太贪心,只要能在世界的农业中抢得一席之地他也就满意了。
有了立足点,一切皆有可能。
他看了一天的文件。虽然有网络上的争辩能让他提神,但好几天的工作堆积在一起,他忙起来还是有点大脑发胀。
他走到落地窗前向外看。
办公室的落地窗正对这奥泽特,所以他的视线看得并不远——被奥泽特的森林挡住了。
他啧了一声,之前选择二楼做贝尼汉斯公司的总部,看来是选错了。
他信步走到楼上尼尔的办公室。
今天尼尔竟然没在分析旧报表。
他笑着说:“你竟然也会上网?”
尼尔听了他这话,抬头看了他一眼说:“我除了不会怀孕之外,其他事多少都会一点!”
林克笑着走到他办公桌前坐下,说:“在看什么?财经新闻?”
“华尔街时报。”尼尔双眼离开电脑,补充说。“我在看过去两周的报道。”
他每天都会看新闻,但他如果觉察出一些行情,就会想办法验证自己的想法。而看之前的报纸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连续看一段时间的报道,能将一些信息的脉络串联起来。他可以从中看出那些信息是软文,那些信息是真实的。
在他看来,不管是软文还是真实的报道都是有价值的。软文存在价值的前提是,你准确分辨出它是软文。然后你就能通过逆向思维,分析发这个软文的人有什么目的。
“又发现了什么行情?”
“没有,就是因为有空,锻炼一下自己的分析能力。”尼尔确实发现了一些行情,但是那不值得他有大动作。“你知道,做我们这一行,判断能力很重要。”
林克笑着说:“如果你想工作,为什么不自己操作一个账户?”
“有他们就够了。”尼尔微微摇头说。“我如果亲自动手,也许会影响他们。”
奥泽特财投公司正和斯纳通合作,尼尔也没有放弃本职。他不敢有大动作,但他手下的十几个操盘手一直都在工作,各自用自己的账户在为公司创造利润。
说到尼尔的工作,林克想起了一件事:“ge的股票现在怎么样了?”
“我们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正持仓等合适的价位出货。我们可以慢慢出货,也可以直接清仓。你需要我怎么做?”
尼尔问这个问题,是以为林克还想阴ge一次。如果他们慢慢出货,最多就是赚一笔钱。但是直接清仓就算不能让ge股价出现大跌,也会打乱他们的布局。
其实林克就是那么一问。虽然他和ge有过过节,但现在他也不想再多事。不管他现在怎么做,都不可能将ge一棍子打死,甚至无法让对方动筋伤骨。
他确实可以做些什么去恶心对方。
只是,如果对方被惹恼了,也能转过身来恶心他。
虽然和他们不可能做朋友,但现在的和平相处,也是他所需要的。
ge这次的“复苏”计划身后有财团支持。他和那些财团相比,只是一个小不点。所以尼尔就算在借着ge的计划操作一波也不敢过分,收够了一定的股票后就安心做老鼠。免得对方恼羞成怒,不计后果地针对他。
“我就是突然想起了问一下。不过你觉得他们大概会将股价抬到多高?”
“我想他们应该会将股价抬到四十到四十五美元之间。”尼尔解释说。“他们的股价只有到了那个位置,才能让他们的资本平衡。比如负债率什么的。”
他顿了一下又说:“当然,我们最保险的出货位置,是三十二到三十五美元之间。”
ge的股价虽然处于涨势,但是也有震荡。那是ge背后的人需要回收一部分的资金,他们也会高价出货将股价压低,然后在低价时再购买股票。而老鼠仓当然是他们所厌恶的。他们肯定会在未定股价之前想办法将老鼠仓清除掉。
所以尼尔认为,除非他要做长线,不然就不能等到最高价。
林克听了他的解释,点头说:“你的考虑很在理。如果能在三十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