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等我试试再说。”
第二天,王员外就召集人手,先挖了鱼塘,挖出来的土自然堆成了土山。他又把土山改造成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山形。山中修了凉亭小径,种了花草树木。山下就是客栈饭庄。也是天公作美,鱼塘刚挖成,就连下了几天雨,把鱼塘灌得满满的。王员外请人买回鱼苗,往塘里撒好。
说来也怪,土山刚一造好,山中就鸟语花香,说不出来的惬意。很多文人雅士没等客栈饭庄建好,就先过来凑热闹了。王员外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话说那头,县令见王员外迟迟不送钱来,便派了师爷过来催讨。师爷还没走近,就看到那里大兴土木的景象,忙叫过王员外一问。王员外连连诉苦,说他现在手头上没有银子了,这买鱼食的银子还是举债借来的。师爷只好回去跟县令交差了。
看着师爷的背影,王员外得意地笑了。这刘黑樵的主意,还真是妙啊!
半年后,工程完工,王员外的客栈饭庄开张了,很快便生意兴隆,热闹非凡,王员外赚了个盆满钵溢,乐得合不拢嘴。更主要的是,他躲过了县令的催讨,不用出那笔冤枉钱,而县令也没法怪罪他。
这天,王员外把刘黑樵叫到跟前,递给他一袋银子,说:“黑樵啊,这半年多来,你跑前跑后,也辛苦了。这百两纹银,就算我给你的酬劳吧。”他绝口不提打赌的事,要知道,他哪舍得真把闺女嫁给这么个村夫?
刘黑樵接过银子,给王员外鞠了个躬,笑着说:“谢谢王员外!咱们这个赌,就算我赢了吧?”
王员外脸一沉,冷冰冰地说:“你还想说那个赌吗?”
刘黑樵连忙摇摇头,谦卑地说:“不不不,我可不想说什么。我知道,您早想好了对策,我说什么,您都有办法回。”
王员外听了,心里暗暗高兴,看来,这小子还不傻,挺识时务。不料,刘黑樵却从那袋银子中拿出一锭,恭恭敬敬地递给王员外说:“我借花献佛,先给您道喜了。”
王员外不觉一愣:“给我道什么喜?”
刘黑樵嘿嘿笑着说:“要是我没估算错,不出两个月,县令就会托人上门说亲,您就是县令的岳父了,难道不该道喜吗?”
王员外一惊:“此话怎讲?”
刘黑樵这才不慌不忙地说,他早听说王员外的闺女貌美如花,可惜他无缘得见。他之所以想出那个修建鱼塘土山的主意,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如果把土山修在王家旁边,站在土山上正好能看到王家,他就有机会一睹小姐的芳容了。土山兴建的过程中,他就经常跑到土山上往王家张望,还真看到了小姐,一见就动了心。
后来他发现,其他人上了山,也常常往王家张望。他还听说县令是个好色的主,要是让他看到了小姐,那必定会想方设法占为己有。
听了这话,王员外顿时吓出一身冷汗。他那个宝贝闺女,脾气特别倔,要是真给县令做了姨太太,非上吊不可。他急忙拦住刘黑樵说:“你等等,我稍后就来。”
王员外来到后堂,叫过小姐,把眼下的局面说了。小姐不禁焦急起来。王员外就跟她提起了刘黑樵。刘黑樵虽然是个村夫,但勤劳肯干,脑袋好使,倒是个过日子的人。小姐也恍惚记起,这些天有个人一直站在土山上看她,她也动了几分心思,就羞红了脸,点头应了。
王员外赶紧来到堂上,跟刘黑樵商量婚事。刘黑樵倒地就拜,行了大礼。王员外扶他起来,看到刘黑樵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之色。王员外忽然想到,自己或许是中了对方的圈套。就算不是圈套,这个赌,自己还是输了。但不知为啥,他一点都没觉得沮丧,反倒高兴起来了。
母爱的亮度 等
母爱的亮度
有个社区举办最感人的母爱故事大赛,居民们纷纷踊跃上台讲故事。
这时,有个青年手拿一只灯泡,扶着一位戴黑色眼镜的妇女走上台,说:“我是一名夜班公交车司机。每天深夜,我开的公交车都会经过我家。每一回,我总能看见我家的这只灯泡亮着。我知道,那是母亲在为我祈福,盼我安全回家。那一刻,我的心里无比温暖。我开车十年了,母亲就让这只小小的灯泡亮了十年,从未间断过……”青年说到这里,台下的群众纷纷鼓起掌来。
不料,青年突然摘下母亲的黑色眼镜,哽咽道:“其实,我母亲的眼睛在我当司机之前,就已经看不见了……”顿时,台下一片哗然。
青年眼含热泪接着说:“我母亲为了让这灯泡长亮不灭,每隔一段时间,她就用手去触摸一下灯泡,从而以灯泡的热度来判断灯泡是否还亮着。这么多年来,她的手已被灯泡烫了一层又厚又黑的老茧!”说着,青年举起了母亲的手。
台下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最后,大家一致通过,青年所讲的故事成为这次大赛最感人的母爱故事!
(作者:朱胜喜)
青草的香味
老方丈要派一个优秀的徒弟,去佛教圣地取经,他在觉醒和觉尘间来回斟酌,打算几天后确定。
觉醒和觉尘知道自己是备选人后,都更加努力地表现自己。
过了几天,方丈宣布觉尘为取经人选,觉醒又失落又委屈。他心想,肯定是昨天值班时睡觉的事影响了他。可这是有原因的,他前一天照顾生病的觉尘整整一夜,所以才会犯错。
很快,觉尘高兴地上路了。可没过多久,觉醒就听说,那天晚上觉尘是装病,目的就是让觉醒不睡觉,第二天值班时出错,好让自己获得去取经的机会。觉醒为此懊恼到了极点,他恨自己为什么没有看穿觉尘的把戏。
这天,方丈找到觉醒,师徒二人坐在青草地上。方丈开导觉醒说:“徒儿,你再懊悔,觉尘也已经走了。与其懊悔,不如宽容他吧。”
觉醒当即流下了泪,说:“方丈,可我该如何宽容他呢?”
方丈笑了,说:“你拿起鞋子,闻一闻鞋底是什么味儿。”
觉醒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他脱下鞋,闻了闻鞋底说:“有点青草的香味。”
方丈说:“这就对了,你我走在草地上,践踏了青草,可青草还是把香味留在我们的鞋底,这就叫宽容。”
觉醒顿悟。
(作者:程 刚;推荐者:秦 湖)
心能看到
清朝末年,山西有个商人信佛,想在自家的堂屋里立一尊佛像,于是就请来一位老石匠为他打造。商人要求佛像高两米,后半身镶嵌在墙壁内。
老石匠先按尺寸凿出大致的轮廓,然后开始加工佛像的正面。正面加工完后,老石匠吩咐徒弟把佛像翻过来,开始加工佛像的背面。
徒弟见此情形,不解地问:“师傅,东家不是说这尊佛像后半身要镶嵌在墙壁里面吗?我们把正面加工好就行了,反正背面谁也看不到。”
老石匠听后,语重心长地对徒弟说:“我们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二字,眼睛看不到,但心能看到啊!”
徒弟听完,满脸羞愧,暗暗发誓一定要跟师傅好好学,不但要学习师傅的技术,还要学习师傅的人品。
数日后,佛像造成了,师徒几人按要求把佛像镶嵌在了墙壁里,然后通知商人前来验收。商人看了,很是满意。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位商人的老宅动迁,人们在拆除房屋的时候,隐藏在墙壁里的佛像背面露了出来。当看到那精雕细琢的背面时,人们不禁肃然起敬。
(作者:唐宝民;推荐者:刘 苏)
窦娥死后
众所周知,在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的笔下,有一个著名的悲剧人物—窦娥。窦娥在临刑之时,曾许下三个毒誓,后来都应了验。在这个故事中,你将看到一番颠覆传统的景象……
话说窦娥在临刑之时,曾指天为誓,许下了三个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以明其冤。等窦娥死后,她许下的三个誓愿,竟一个接一个地变成了现实。
先是窦娥流出的血没有一滴落向地面,除了刀口上沾了一点之外,竟全部飞到高高的白旗上,顷刻间,白旗就被染成了红旗。连刽子手也啧啧称奇:“真是见鬼了,我砍过这么多的人,没见过鲜血往上飞的。”
窦娥的婆婆蔡婆跌跌撞撞地跑过来,指着旗子上的鲜血,哽咽道:“乡亲们看哪,我媳妇的誓愿灵验了。”围观的人摇头叹息道,窦娥肯定是被冤枉的。
窦娥的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她被杀的时候正是三伏天,烈日当空,可人头刚一落地,烈日就被乌云遮住了,白白的雪花满天飞舞,纷纷扬扬地飘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