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衣红说:“你是他们的孩子,你不懂事,他们不知道怎么办。平常你错了,他们能原谅就原谅。等到小错积成大错,他们急了,你就觉得他们凶了。”
琳达已经按捺不住了,掉着泪说:“你天天闹事,叫我们怎么办呢?”
衣红说:“汤姆,你喜欢听故事吧?”
汤姆说:“要好听我才喜欢。”
衣红说:“我们族里的老人说,三千多年以前,我们的老家原来在中国的黄河中游。有一年,族人见到几只蝗虫,你知道吗?蝗虫是一种专吃农作物的害虫,因为只有几只,没人理会它们。到了第二年,蝗虫更多了,还是没有人在意,因为蝗虫太小,一打就死了。第三年,大家发觉蝗虫老是飞来飞去,吃得又肥又胖,非常讨厌。有人捉了几只,用油炸来吃,又脆又香,大家都吃得很高兴。到了第四年,蝗虫满山满谷,不计其数。飞起来就像一团一团的乌云,把田里的庄稼都吃光了,把山上的草树也吃光了。”
汤姆听得有趣:“后来呢?”
衣红叹道:“没有庄稼怎么活下去?我们的老祖先只好迁到中国南部。自后,他们就订下了一个规矩:‘善小应为,恶小必除!’”
姜森感慨道:“三千多年前,我们美国人还不知道在哪里呢?经验是需要时间累积的。我们以往太狂傲了,唉!是不是太迟了呢?”
文祥诚恳地说:“姜森博士,您小时候不也很顽皮吗?看看您现在!我们都在学习,包括杏娃在内。错了不算什么,只怕错过了机会。汤姆的事你们放心,他一醒过来,你们想拉都拉他不住。”
汤姆纳闷地说:“我早就醒了呀!只是我想做上帝,不知道从哪里做起?”
姜森和文祥异口同声道:“简单的要命,从扫地开始!”
~第三十五回翠华想像空山里~
真相查明了,克林威尔和温布敦果然与白衣长老勾结,打着姜森的旗子,却把他蒙在鼓里。黑金刚等人在会馆中找到大批资料及证物,要姜森前去会馆,共同验证。
黑金刚还查出另一条线索,要文祥等赶去苏活区的一个“艺术人世界”,找一位名叫纳金高的艺术家。
“‘艺术人世界’?是个公开场所还是行政区域?”文祥听得一头雾水。
“那里我知道。”汤姆说。
“找到以后呢?”文祥又问。
“找到后用影音系统和我联络,我们来个空中对质。”
“急吗?”
“很急,有几个关键问题非问他不可,千万不要被他溜了。”
黑金刚交待完毕,收了影音。文祥问汤姆:“请问‘艺术人世界’怎么去?”
汤姆说:“我带你们去。”
文祥说:“现在很晚了,你告诉我们就好。”
汤姆顽皮的眨一眨眼,说:“不是我不告诉你,那个地方不好找。”
姜森说:“那个地方在电脑城下方,不是一个普通的地区,一定要熟人带路才行。我要去会馆,就由汤姆带你们去吧!老实说,我是有点私心,希望他跟你们多相处一会。”
电脑城初创之时,像纽约这类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重建工作,最伤脑筋。高楼的兴起是因为二十世纪时,都市人口过度集中,土地价值高昂,兼以交通不便,唯一的解决方案便只有空间的垂直利用。
电脑时代以太阳为主要能源,而且是直接转换应用,功率损耗还不到百分之一。商业又已式微,影音系统取代了各种聚会,高楼大厦便成了难治的恶癌。因为高楼接触阳光的面积小,居住人口密集,加上反能量压力需要的功率大,所有的能量都要经过几道转换,以电流的形式传输,其损耗相当可观。
更重要的是交通方式,在电脑城中,直达车都是以接近“零磨擦”的水平运动,在定点间作惯性位移,比升降电梯的效率高出千百倍。再说,对已经长生不老的人而言,生存最重要的指标便是安全系数,也就相当于零高度。
当初建立电脑城最大的困扰就是既有的高楼,有位工程师提出一个“均衡模式”,建议将所有的大楼及平地,自最高到最低点平均,从该平均线腰斩,以高出之大楼填补不足之地面。
纽约的曼哈顿区与长岛之间,有一条百公尺宽的东河,交通本来就靠着几条桥梁地下隧道联系。以平均高度五十公尺为基准线,将高出的大楼切下来填海,以此建造了全世界最大、最理想的电脑城。
这些高楼耸立在地球上,一栋栋都有其独领风骚的历史,要将它们腰斩,全靠一种电脑辅助的高功率激光切割器。在二○年代,纽约、芝加哥、东京等各地的摩天大楼走入历史时,还曾演出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诗人戏说,二十世纪是“水泥丛林”时代,二十一世纪则一律打压成“硅锗薄饼”。
现今所称的“苏活”区,其实就是原址的地下遗迹,“艺术人世界”是其中一个据点。原是一批钟情艺术人士向电脑当局请愿,希望给艺术家保留一个自由涂鸦的天地。自后,这个残垣颓壁、不见天日的地下迷宫,便成为喜好探险、追求新奇的年轻人乐园。
姜森同琳达前往会馆,汤姆兴高采烈地领着四人,乘坐直达车,先到中国城。
在车上,大家先服食了饮料与补充体力的药丸。又各自检查了随身的夜行器材,汤姆的家境很好,也备有效果一流的夜视镜。
汤姆乘机说:“我能不能叫奥德丽一起去?”
杏娃说:“答应他。”衣红高兴地说:“好极了!”
杏娃接着说:“要解决姜森博士的问题,要先收伏汤姆。”
衣红又对汤姆说:“我们正想认识她。”
文祥用指语问杏娃:“你什么时候也开始学用计了?”
杏娃说:“我是向衣红学的,这招叫‘爱屋及乌’。”
文祥说:“是恨屋及鸟吧?”
杏娃说:“不要冤枉我,我的心旁没有山。”
文祥反而不懂了,说:“谁心旁有山?”
左非右笑着说:“了不得,杏娃知道易经中,山就是‘艮’,心旁艮为恨也。”
汤姆兴奋地接拨影音系统,不料奥德丽却拒绝接听。这种系统不论人在哪里都可以收发,收者有权先察看是谁,如果不愿意接就通不了。
杏娃又对四人说:“奥德丽和另一个男子在一起,她朋友很多。”
衣红用指语问:“奥德丽爱汤姆吗?”
杏娃说:“我还不了解‘爱’的条件,我只能判断奥德丽对汤姆不利,汤姆的情绪影响姜森,姜森的态度和我们有利害关系。”
下了车,汤姆一语不发,在前面带路。他走到站旁一栋仓库的后面,从一个墙壁的裂缝钻了进去。里面是个黝黑的大洞,风声飂飂,回荡不绝,显然是千孔百窍。大家顺着斜坡下行,虽然有照明设备,却是稀稀落落地,每隔十来公尺悬挂着一盏萤光灯,看上去很像电影中,二十世纪一个破败贫穷的市中心区。
由于一时不能适应暗淡的光线,大家都戴上夜视镜,这才看清全貌。这里应该是某栋大楼被切断后,剩余的下半截。面积很大,起码有数十亩,呈长方形一直向前延伸。远处似乎是一扇扇落地窗,原有的隔间倾塌了,除了几条经常有人走动、尚称干净的走道外,到处是断落破碎的水泥块或砖头。
汤姆说:“这里是我们的黑森林。”
衣红说:“我们那里的森林是绿色的。”
汤姆神气地说:“我常用虚拟实境旅行,绿色森林我看多了。”
衣红笑说:“森林哪里是给你看的?”
汤姆说:“那做什么的?”
衣红沉入了回忆:“不是做什么用,那是我的家!我睡在树上,跟小鸟说话,喂松鼠吃果子。那里的空气是甜的,水是香的……”
汤姆笑了:“你说错了,空气是香的,水是甜的。”
衣红说:“唉!你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没闻过甜蜜的气息?喝过香香的果汁?”
汤姆腼覥地说:“我是真不懂,你能不能带我去玩玩?”
衣红说:“当然可以呀!可是……”
汤姆小心地问:“可是什么?”
衣红说:“我知道你喜欢打人,我怕……”
汤姆马上变了脸,跨步疾行,不再理衣红。
五个人走在小道上,脚步声在杂沓的墙垣间振荡,显得错落零乱。
突然,三个黑影从路边一个半倾的店面里一跃而出,其中一人大喝:“喂!站住!你们来做什么?”
汤姆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