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楚风云-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宇道:“节流其实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必须从点滴入手,从皇上的日常饮食起居着手,这其实也是最难的,正是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相信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皇上要亲力亲为。”秦宇在想到这个的时候,想起前世看过的日本人在打仗的时候,为了节约,连天皇都一天吃一顿饭,虽然可能说起来有些夸张,但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确实是由上之下。
徐直清若有所思道:“秦侍郎所言老夫了解,不过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
秦宇心中叹了一口气,终究这徐直清也不能免俗,涉及到皇权和皇上,终究还是不敢轻举妄动。
秦宇点了点头道:“其实能够节流之处远远不止这一处,于各官员日常公务当中亦有许多可以节省之处,只要持之以恒,终究会有效果的。”
徐直清笑道:“秦侍郎所言极是,不过节流之策是在长远之计,急不得的。”
秦宇道:“这是自然。”
徐直清看这秦宇道:“秦侍郎有经世济民之才,看来这区区侍郎之职实在是委屈了秦侍郎了。”
秦宇知道徐直清在试探自己,心中狂喜,脸上没有露出分毫,恭敬的道:“和徐丞相相比,下官实在是差之甚远,还有许多要和尚书大人及丞相大人学的。”
徐直清点了点头道:“有才之人,朝廷一定不会埋没他的,他日老夫定要向皇上举荐。”
秦宇躬身道:“那就多谢徐大人了。”
秦宇忽然问道:“还有就一事我不知道当不当讲?”
徐直清道:“但说无妨。”
秦宇犹豫了一下,终于道:“这行军打仗,我是不是很懂的,但是我知道辽人善于骑射,如果他日我朝真的要进军辽国,无论是马匹,还是平日训练须得以辽人为演练对象方可。”
(临时要出个短差,提前上传,咱还在新人榜呢,有票的书友请多多投票支持,谢了)!~!
..
第四十四章:意料之外
徐直清点了点头道:“我们和辽人在背面和西面打过数仗,但是败多胜少,这辽国的骑兵凶猛就是一个主因,相信这个余尚书应该省得的。wWW!”
秦宇小心道:“如此就好。”
徐直清微笑道:“没想到,你对用兵一事也颇有研究。”
秦宇道:“只是平日里和人聊的时候,自己瞎想的。”
徐直清叹道:“与辽人一战,关系到我大楚的百年基业,不能有任何闪失啊,多考虑总比少考虑好。”
徐直清接着道:“我今日会去向皇上禀明,秦侍郎,你年纪尚轻,他日前途不可限量,老夫为官多年,有几个字想送给秦侍郎。”
秦宇心中一动道:“请丞相赐教。”
徐直清捻须笑道:“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秦宇躬身道:“多谢徐丞相指点,下官一定铭记在心。”
暖春阁,皇上一边批阅奏折,一边在听徐直清的讲述。
徐直清讲秦宇的朝廷向地主官绅借钱的想法一一讲给李玉基听,李玉基听到后来,放下了手中的奏折,开始仔细的听徐直清,一直讲到后面的赋税改革,当然,秦宇所说的节流一事,徐直清并未提及。
李玉基脸上露出诧异的神情道:“你说的这些都是秦宇所说的?”
徐直清点头道:“正是,老臣也是有些不信,他如此年轻,却有如此见识,实在是出乎老臣的预料。”
李玉基沉思片刻道:“徐爱卿,你觉得他的建议是否可行。”
徐直清肯定道:“秦侍郎所言,老臣也是相当赞同,只是如何实施,还需要和各部详细商讨方可,赋税改革此事关系长远,须得从长计议,但是这筹款一事,怕是耽搁不得啊。”
李玉基点头道:“那爱卿觉得,催款一事该如何开始。”
徐直清道:“此事第一不可大举声张,而且筹款必须要去各地和当地富绅地主商议,争取主要的富绅地主都同意才行,江浙一带富甲天下,朝廷只需要派得力之人先去江浙一带先筹集,如果江浙筹款之事可成,则全国可成也。”
李玉基咳嗽了两声道:“徐爱卿所言甚是,那徐爱卿觉得派谁去更好。”
徐直清道:“老臣以为既然是秦侍郎提出这个建议,想必更有理由说服当地富绅地主,所以老臣建议派秦侍郎去。”
李玉基闭上眼睛,想了一会道:“这样安排也好,你拟一道圣旨,让秦宇以钦差的身份去一趟江浙。”
徐直清连忙应是。
第二日早朝,李玉基当庭宣旨派户部侍郎秦宇为朝廷钦差大臣,奉命去江浙办差,至于办什么差,别人都不知道,只是圣旨中赐予了秦宇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
一时朝野议论纷纷,谁都不知道这从哪里冒出一个小子叫秦宇的,居然不声不响的当起了钦差大臣,还有尚方宝剑在手。
秦宇当时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一震,他将想了一晚的想法全盘托给徐直清听,主要是要在朝中有一个自己主动的靠山,从而借助徐直清之力一步一步向皇上靠拢,他原本以为自己这番想法,徐直清会以他自己的名义告诉皇上,但是没想到徐直清一点没有抢功的意思,全盘告诉了皇上,现在皇上虽然圣旨中语焉不详,但是秦宇心知肚明,此去江浙就是一个任务-讨钱。
秦宇早朝后居然被叫去了暖春阁,能去暖春阁的官员除了徐直清和三公之外,只有几位王爷和尚书大人了。
秦宇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和皇上接触,掌心全部是汗。
李玉基仿佛看出了秦宇比较紧张,微笑道:“此处只有我和徐丞相两人,你不必拘谨。”
秦宇低头道:“谢皇上。”
李玉基道:“听说这个向富绅地主借钱的法子是你想出来的?”
秦宇没有客气道:“是,皇上。”
李玉基点了点头道:“很好,朕这次派你去江浙,事关重大,江浙如果能成,则成功了一大半,你肩上的担子不轻啊。”
秦宇道:“臣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玉基从旁边拿出一张盖了玉玺的信笺道:“你此去江浙,如需协助,拿这个去各州府,自当全力协助你。”
秦宇恭敬的接过来道:“多谢皇上。”
李玉基意味深长的道:“好好办差,不要让朕失望。”
秦宇脑门上一粒汗珠险些滴了下来,恭敬道:“臣一定不会辜负皇上的期望。”
李玉基闭上眼睛道:“你先下去吧,此行需早日出发,早去早回,有其他需要,徐丞相自会安排,还有赋税改革一事,事关重大,而江浙向来为我大楚的粮仓,你此去江浙,也可询问当地农人和官吏,也好方便以后行事。”
秦宇应了一声跪叩后退了下去。
仁王府中仁王爷也正在对叶若兮安排着什么。
仁王爷道:“今日皇上让秦宇以钦差的身份去江浙一带办差。”
叶若兮惊道:“钦差,怎么可能?”
仁王爷苦笑道:“我也不知道这背后是何原因,实在是大大出乎我的预料之外。”
叶若兮忙道:“皇上怎么会认识秦宇,他才刚刚不过进京几日而已。”
仁王爷脸上同样是不解的神情道:“我也是很奇怪,这秦宇刚进京时明明是吴仁在安排一些,这怎么一下子变成皇上的红人了,难道明轩和皇上。。。”旋即仁王爷又摇了摇头。
叶若兮听到秦宇窜升如此之快,心中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除了惊奇之外竟有一丝欢喜。
叶若兮小心道:“那王爷叫我来的意思是?”
仁王爷哼了一声:“我不知道秦宇究竟和皇上如何搭上的,但是这秦宇确实是有一些本事,他秦家在丰县就是一个富商而已,风堂也彻查过,家世并无可疑,没想到居然在进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从一个从六品升到了三品,还成了钦差,掌有先斩后奏之权,看来我当时的计划不得不改一改了,你这次要跟随秦宇去一趟江浙。”
仁王爷和叶若兮在秘密交代的时候,在京都的另一侧,有三个同样不解的人正凑在一起。
卢尚丰和吴仁分别坐在两边,中间的正是当朝的二殿下李明轩。
卢尚丰似乎有些妒忌的道:“二殿下,今日这事透着诡异,这秦宇到户部不足一月时间,居然以钦差的身份出去办差,而我居然一点消息也没有得到。”
李明轩哼了一声道:“我也没有想到,居然会这样,吴仁,当时你确定此人身世清白,和朝中大臣没有关联。”
吴仁点了点头道:“我查过,确实身世清白,只是丰县一富商之子而已。”
李明轩恨恨道:“当时威远公找我的时候,我就觉得奇怪,堂堂威远公怎么会找我要我提这个人为户部侍郎,当时也没在意,就答应了,没想到居然有了今日的局面,他秦宇如何和威远公有勾连的。”
卢尚丰第一听到,忙问道:“不是皇上吗?怎么是威远公推荐的。”
李明轩缓缓道:“如果是皇上,对秦宇我自然会加倍小心,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