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书籍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
注册
』 或 『
登录
』 来获取此功能! 喜欢本站记得-->
『收藏到浏览器』
本站域名,
ggsj4.com
。
最新电影
首页
都市言情
魔法玄幻
武侠修真
历史军事
网游竞技
科幻穿越
恐怖悬拟
文学名著
激情
其他
最新
热门
排行榜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军事
>> 历史的性格
历史的性格
报告错误
小说类别:
历史军事
上传者:
沸点123
作者:未知
小说大小:91K
更新时间:2023-03-12
完结状态:
全本
小说热度:2
推荐量:0
收藏量:0
您可能喜欢
·
唯一男性适格者
·
庶出格格闹京华
·
尔国临格
·
空白历史
·
网游之格斗-战无不胜
·
还珠之格格千岁千千岁
·
末世神格
·
三世清缘之蒙古格格
〖
在线阅读
〗 〖
本书TXT电子书下载
〗
放入书架
赞
(
0
)
踩
(
0
)
章节目录
小说简介
下载帮助
本书公告
惊喜
《历史的性格》阅读目录
第
1
章
第
2
章
第
3
章
第
4
章
第
5
章
第
6
章
第
7
章
第
8
章
第
9
章
第
10
章
第
11
章
第
12
章
第
13
章
第
14
章
第
15
章
第
16
章
历史的性格书评
读书随处净土 (代序)(1)“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此联出自明人陈继儒的《小窗幽记》,我很是喜欢。熙宁元年(1068),《资治通鉴》的编撰者司马光请辞“翰林学士”一职,对宋神宗说:“臣讲读经史,粗有所采,而应对宾客,实非所长。”不佞不敢与温公比,但“讲读经史”的性情却是相近。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祖籍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世称涑水先生。公元1019年,司马光出生在河南光山县,其父司马池时任光山县令,便以“光”命名。公元1086年,司马光病卒,年六十八,死后追赠太师、温国公,故后人又称司马温公。司马光一生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被目为“旧党”、“保守党”,此又另当别论。 司马光编撰《通鉴》是花了大心血的,前后总共花去19年时间,这还不包括他写《通志》的时间。治平三年,司马光向宋英宗进呈《通志》八卷,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通鉴》周纪5卷、秦纪3卷。司马光编撰《通志》的缘起,是鉴于前代史籍太多,一般士子读来已是不易,更何况政务缠身的皇帝,于是立志要编一部简明扼要的通史,叙历代王朝兴衰,让本朝皇帝有所借鉴。这个想法得到宋英宗的支持。治平三年(1066)夏四月,英宗命司马光编“历代君臣事实”,同时授权他在崇文院组建书局,自己决定人选,允许借阅龙图阁、天章阁、三馆、秘阁藏书。治平四年(1067),英宗崩,神宗即位,给这部书赐名“资治通鉴”,并亲自写了一篇“序”。这个序言后来威力大了去了。绍圣四年(1097),蔡京的哥哥蔡汴授意一个叫林自的人,上书宋哲宗请求将《通鉴》刻板毁去,太常博士陈瓘便祭出神宗的“序”,言下之意是说,你们敢毁去神宗钦定的书?蔡汴一流也担心被扣上“诬毁先帝”的罪名,只得手软,偷偷将刻板收起来,不让再版就是,复不敢议毁版事。... www-ggshuji-com
1、本站提供了《历史的性格》TXT格式电子书免费下载,直接点击即可下载,为保证下载速度和下载稳定性推荐使用迅雷下载。
2、本站在线阅读时有部分文字或小说出现乱码,是程序切割小说时导致,对下载小说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3、如果您发现下载链接或者其他错误,可以用个留言、邮箱和站内信箱请告诉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
报告错误
4、txt格式的电子书体积小、不会中毒,绝大部分电脑和移动设备都支持txt格式阅读。如果您的需要用其他格式阅读,可以下载本站提供的格式转换工具进行转换。
5、本站提供的《历史的性格》来自于网友上传分享,仅作为阅读交流,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所有。如作者、出版社认为本站行为侵权,请联系本站ggshuji_com$163.net($换成@) ,我们会立即删除。
1、《历史的性格》至上传到现在,已被阅读2次,有0名网友觉得《历史的性格》不错,有0名狗狗书籍会员收藏了《历史的性格》。
2、《历史的性格》由网友沸点123上传分享,本站作为存储平台。感谢沸点123的无私奉献,如果您也有觉得不错的小说,欢迎来狗狗书籍分享。
3、狗狗书籍是广受网友喜爱的小说电子书下载、阅读、分享、交流平台!意在提供绿色、免费、海量、便捷的阅读和下载服务。如果你觉得还不错,可以介绍给你身边的朋友。
1、分享赚金币活动、登陆可见!
2、通过分享小说、 上传小说、评论等都可以获得本站金币。本站金币用途广大,可以直接兑换,想边看小说边赚点话费、网费的童鞋赶紧走起!
[置顶]
管理员
对所有小伙伴说:
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
哦!
(于 2025-02-07)